“今年,每亩茶叶可增收1500元!”近日,宜兴市丁蜀镇上坝村村民郑存虎从茶园里采出新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发展特色产业,村民收入提高了,乡村旅游也发展得有声有色,村里的龙鳞坝还成了抖音上的网红打卡点。从一个垫底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产业优质”的特色村,宜兴上坝村开辟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也成为该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用好乡土资源、激活产业特色、带动农民致富的样板。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上坝村特田示范点龙箭景区游人如织,走9公里的“江浙古道”,看万亩竹林,吃乌米饭,在龙鳞坝阶梯上嬉戏,享受乡村旅游的休闲时光……“2020年之前,这样的场景想都不敢想,看着镇上其他村子先后挖掘自身特色富起来,我们心里是真着急。”村党总支书记周培育说。三面环山、田少林多,一条360省道穿村而过,如何找准特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在上坝村,95%的老百姓种植茶叶,但因为找不到销路,家里有3亩茶地,一年收入也就1000元。“要把茶叶销出去、人流引进来,老百姓才能真的富起来。”周培育说,光修好一条360省道还不够,要把“修路致富”的效应激活。

去年年初,省内首个村级茶青交易中心在上坝村挂牌,村委班子带着茶叶到宜兴市区和浙江等地一家一家找客户。如今,100多家茶商(厂)纷纷在平台上挂牌,到了采茶季统一收购茶青进行深加工,茶青有了销路,打通了一条完整的供货链。“从茶农到供应商,茶青的价格卖上去了,收入提高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更高了。”茶农周荣超告诉记者,去年仅卖茶叶,家里就收入了2万多元,是前年的5倍多。村里搞“特田”,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农家乐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上个双休日两天,龙鳞坝特色旅游打卡点接待游客7000多人次。周荣超计划把家里的饭店再装修一下,“上线”民宿。入夏后游客会增多,希望能把客人留下来。

产业带动增收,特色田园后劲十足。去年11月,上坝村通过市特色田园乡村验收,下个月,将迎来省“特田”验收,周培育信心满满。“眼下,村民们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下一步还将持续开发‘造血功能’,让老百姓钱袋子真正鼓起来。”他大胆设想,淘汰村里大面积低收益的毛竹,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成立上坝村旅游观光公司等。 据悉,今年该市将持续扩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示范效应,立足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本土产业活力,加大政策、资金、专业指导服务等保障力度,结合万企联万村等政策支持,精塑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后劲十足的“特田村”,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120个产业优质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辛巴用专业知识升级农产品产业链。乡村振兴,关键点在于产业振兴,只有利用好和开发好本地优质自然资源来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够打造乡村振兴“造血”功能,乡村振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这一点上,头部直播电商企业辛选集团创始人辛巴辛有志助力乡村振兴时,也是从振兴农村产业经济开始的。

据了解,自辛选集团成立以来,辛巴就将助农带货视为重中之重。几年来,辛巴不忘初心,携手辛选旗下主播先后贵州通过六盘水助农直播专场、黑龙江好物助农直播专场、山东助农专场、央视“心连心”凉山州喜德县专场、大连直播电商论坛直播专场等,用专业的直播带货能力,让这些地区的特色农副产品从直播间走向了全国各地。
为了让特色农产品拥有更好的销路,辛巴不仅用专业能力来向大众推荐这些产品,还深入产品的前端,助力农副产品的产业链升级。如此前的一场由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广播电视台、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共同举办的“‘青’GO一夏·小康龙江”直播活动,辛巴就直接助力了当地农产品产业链升级。
据悉,为了筹备好该场直播,辛巴和辛选的工作人员共同准备了四个多月。辛巴多次筛选和审核当地的农特产品,并对将要走进直播间的产品进行包装改造等产业链升级。如当时通过审核的一款传统的筋饼,原本采用的是透明包装,比较没有特色。

对此,辛巴建议生产工厂改用牛皮纸的纸袋进行包装。仅仅这一个动作,传统筋饼瞬间便拥有了更时尚、更年轻的外观。也因为辛巴建议的这种包装更干净卫生,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消费体验非常不错。
综上,我们能够看出辛巴在公益助农时的用心程度。在帮助农特产品提高销量的过程中,辛巴和辛选主播不仅仅为农特产品带货,他们还深入产品前端,用专业知识来升级农特产品的产业链,振兴乡村产业。大抵正是因为这份用心,辛巴才会屡屡获赞吧!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