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农副产品推荐 >> 特色农产品如何走向国际?四川给兄弟省市分享了这几招
热点专题
更多
生态产品代言
更多
公益活动宣传
更多
生态法律维权
更多
农副产品推荐
更多
详细内容

特色农产品如何走向国际?四川给兄弟省市分享了这几招

时间:2021-06-06     【转载】   阅读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5月28日,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交流会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启动会在蓉启幕。会上,四川分享了“川字号”农产品走向国际的经验及做法。

“十三五”期间,四川农产品贸易连年增加,农业对外投资覆盖五大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全国前列,“南南合作”项目被誉为可持续发展典范。这是如何做到的?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介绍,四川的经验可以概括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进产品、资本、技术、智力“走出去”和“引进来”。

首先是建好基地这个平台。目前,四川已累计建成10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食品农产品基地501个,以及直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13个。依托基地,四川按年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备案、国际认证、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并组建了涵盖全省207家涉农企业的四川农产品出口联盟,带动特色农产品出口。

其次,建好园区,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目前,四川已累计在境外建设农业园区5个,投资金额7亿元。其中,中乌农业合作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首批国家级境外示范区。而“引进来”方面,以“10+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引导各地积极引进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先进技术和标准,促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省级。2016年至今,四川涉农企业已在境外投资注册企业73家,投资覆盖五大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农业直接投资存量10亿美元,排名全国前列。

最后,依托节会等平台,擦亮“川字号”品牌。迄今,四川已连续举办七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最近一次有7个国家设置了国家馆,31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接下来,四川将把天府农博园作为四川农博会的永久承办地,打造成为四川农业对外开放平台。借助各类在川举办的国际性论坛,四川不断提高本土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而农业援外项目,特别是“南南合作”和双边援助,四川展示了自身农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