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残疾阻挡不住志愿服务的老党员。在凤凰村院落的一栋居民楼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老党员--听力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徐国平,他在夫人沈琴的帮助下默默无闻地为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身处简陋的徐国平老人,入党三十余年,他虽然听不见,但是会用眼睛去看。清澈的眼神、洋溢的笑脸让人可以感受到骨子里的“少年气”。
据了解,身患残疾的徐老在长江网和汉网等新闻论坛上担任版主。1967年长江日报发行的《十八芳华——与武汉同行》这部书里他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记载了十八岁那年青葱岁月里的故事。他对学习的热爱,不亚于健全人,平时一有空余时间就带上老花眼镜用手机在学习强国APP上刷题、学习党史知识,积极参与知识竞赛,经常拿满分。左右邻居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其是“活到老 学到老”的典范,他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生活中的徐国平老人与人交流、沟通都是离不开手中的笔,徐老表示“虽然听不见,但不会与社会脱节,他会用文字和相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表达自己对党的追随和热爱。”
虽已年迈,退休在家的徐老身体不如从前,但他表示能为党和群众服务,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高兴。在徐老的家中,厚厚的一沓子奖状证书是对徐老的鼓励。
“虽然作为一名残疾人,也是一名退休党员,但内心还是渴望学习,坚持为党、为民众服务,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徐国平老人动地说:“我在前不久还参加了志愿者清明节悼念先烈的悼念活动。在活动现场,我用手机和专用像机拍摄照片和视频。感觉自己为活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似乎成为了我的义务和使命。”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例如残联、红十字会、环保垃圾分类等。


徐国平与夫人沈琴互相扶持走过了人生大半,却始终不忘党和人民,心系党和人民。耳朵也许无法听见,但依旧可以用手、用眼睛和生命去追随心中的那一团热烈的红色焰火。
通讯员: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道凤凰城社区 杜成章
责任编辑: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