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农副产品推荐 >> 恒昌产业扶贫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热点专题
更多
生态产品代言
更多
公益活动宣传
更多
生态法律维权
更多
农副产品推荐
更多
详细内容

恒昌产业扶贫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时间:2021-05-26     【转载】   阅读

产业扶贫是致富的必经之路,是帮助贫困地区造血,促进就业的长远之计。比如,产业链的构建,能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贫困地区全产业链的打造,能够解决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真正帮助农村人口走向富裕。所以,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产业扶贫都是必不可少的抓手之一。作为金融科技企业,自2011年创业之初,恒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定“精准扶贫+慈善公益”两轮驱动基本方略的同时,创新扶贫举措,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及销售作为支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扶贫路径。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恒昌将目光投向重庆酉阳,在立足酉阳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挖当地农副产品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带动生产等方式,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农业订单模式,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恒昌依托自身资金实力、规模实力、资源和渠道,为当地企业赋能。在酉阳县花田乡、黑水镇、涂市乡、腴地乡共流转土地11810亩,支付土地款560余万元,覆盖农户2770户(其中贫困户1205户),共计1万余人。企业获得流转的土地后,出资耕种土地,并吸纳贫困户到土地上务工,务工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此外,还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了适当的保障和帮扶。经过多年的帮扶和深耕,2020年2月,酉阳已经正式退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

  乡村振兴除了要以该地区的产业发展作为引擎提升经济活力,还需要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不仅要能够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滞销问题,还要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而产业扶贫构建的生态圈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在衔接乡村振兴发展,防止返贫的进程中,当前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中国的广大乡村并不缺少优质的农产品和特产,但是因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没有统一的品牌和商标,销售价格普遍偏低、销售渠道和范围也因此受到限制。鉴于此,设立专属地理标志,为农副产品申请专门的商标,打造成熟、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成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必要举措。

  在消费升级驱动产品升级的背景下,恒昌助力酉阳花田贡米成功获得了产品注册商标以及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和有机产品认证,同时也为其他农副产品申请了“酉鸡酉鸭”、“酉阳苦荞茶”、“酉阳山茶籽油”、“酉阳土蜂蜜”等系列优质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为酉阳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打上了“品牌印记”,在显著提高酉阳农副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推动这些无公害、绿色有机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农产品的全产业链进一步专业化、规模化,帮助广大农村人口就业致富。

  其次,在农产品拥有了品牌和商标后,如何持续拓展销售渠道成为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相关专家表示,乡村振兴发展,要注重尝试探索各种销售新渠道和新平台,要结合人民群众的消费特点,实现产业发展与市场消费的精准对接,才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后续活力。

  为了实现扶贫产业化后续的可持续性发展,恒昌创新开拓,通过OMO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扶贫新零售模式,构建农户、产品、厂商、市场间的连接机制,建立了从供应到市场的“桥梁”。线上设立恒生活商城、桃花源严选商城、积分商城等,发展社群营销、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消费扶贫”等多种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的同时,打开了农产品销路;线下则是以恒生活AT智能货柜为抓手,为贫困地区搭建起了消费扶贫新平台。伴随销售渠道不断拓展,恒生活AT智能货柜也成为了促进村民收入增加的“致富柜”,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触手可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