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农副产品推荐 >> 陕西协同提高特色农产品上行能力积极推进县域商业发展
热点专题
更多
生态产品代言
更多
公益活动宣传
更多
生态法律维权
更多
农副产品推荐
更多
详细内容

陕西协同提高特色农产品上行能力积极推进县域商业发展

时间:2021-08-30     【转载】   阅读

 “十三五”以来,陕西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县域商业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商业体系建设,积极提升农产品上行能力,补齐县域商业短板,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见效。

  一、以供应链模式提升特色农产品上行供给质量

  一是出台支持政策,提升特色农产品上行供给质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3+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意见》等系列支持政策,促进了一批特色农产品规模继续保持引领全球全国优势。陕西苹果产能居全球第一,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苹果产量占全国的1/3、世界的1/7,浓缩苹果汁产量和出口量全国第一。马铃薯、奶山羊、冬枣、猕猴桃、马铃薯、小米等产能全国第一,中药材、食用菌等产能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建成1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二是以链长制推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集约化、高端化建设。建立省分管领导牵头、市县协同分工的陕西特色农产品供应链链长制工作推进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形成了苹果、猕猴桃、奶山羊、茶叶、冬枣、食用菌、蔬菜、杂粮、酵素、中药材等产销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三是发挥龙头赋能作用,构建供应链支撑体系。以供应链体系建设赋能,发挥陕果、陕药、欣桥、雨润等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企业赋能带动作用,创新“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投资”长效供给模式,形成了利益紧密联结、产销密切衔接、长期稳定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支撑体系。实施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项目,项目实施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投资合作等长期稳定流通模式的主体农产品交易额占比提升45%,消费者对农产品便民销售情况满意度达到92%以上。

  二、以优化流通网络扩容农产品上行渠道

  一是健全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省商务厅制定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流通及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等针对性政策措施,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的果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多层次的批发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十三五”以来,全省共新建改建提升占地面积30亩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31个,配套建设15家专业批发市场。中省两级财政、商务部门持续出台支持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政策,支持建设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6个、农贸市场68个,采取以奖代补、贴息和股权投资方式支持109个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的冷链等设施设备建设。

  二是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更趋完善。以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和提升网点覆盖率为主要目标,支持菜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零售市场实施环境改造提升,大力推动城区菜市场、社区菜店等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完善供应链末端公益功能。中心城区社区零售网点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建改造营业面积同比增长30%,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直销直供比率达到50%以上,提升了便民服务能力。

  三是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十三五”时期,在81个县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已在75个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建设789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其中贫困村服务点3663个,深度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315个,电商服务覆盖全部乡镇和50%以上行政村。“十三五”以来,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在30%左右,2020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163.74亿元,同比增长41.66%,农产品网销规模不断提升。

  四是加强农产品保供体系建设。持续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完善溯源等设施设备,推进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和设施共用共享,健全农产品保供体系。全省建立了以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等为骨干的23家重点保供蔬菜批发市场和199个农贸市场为重点的保障市场供应体系,增强了民生保障能力。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以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骨干的公益性市场发挥着稳供保供的重要作用。

  三、以强化产后商品化建设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

  以果业等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为龙头带动,以项目建设引领推动,强化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建设,农产品上行能力持续提升。以商务部、财政部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政策为契机,制定严格的项目申报规定,严格按照程序确定支持项目。在评审前及建成验收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的申报资料、建设内容、投资情况、票据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和绩效评价,确保项目实际投入运营、绩效达标、财务合规。

  一是持续加强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能力。2019-2021年共支持建设农产品产后商品化项目70个,农产品标准化、现代化、集约化加速延伸到果业、酵素、茶叶、中药材等行业,产品链条实现精细化发展,消耗了农产品剩余产能,产品价值链得以提升。项目企业农产品产后商品化设施平均使用率由实施前的26%提高至83%,形成了农产品产业链标准体系31个,打造了64个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了当地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二是增强产品错峰销售能力。2019年新建冷藏库气调库共11万吨,2020年建设冷库23万吨,带动提升了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错峰销售能力和冷藏仓储能力,进一步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了农产品上行冷链流通效率和能力。

  四、以品牌建设和培育共推农产品上行长效动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培育的要求,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培育。全省建设培育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9个,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评估位居全国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第二名、果品类第一名。通过大力开展线上宣传推广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促进了苹果、猕猴桃、茶叶、冬枣等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了一批单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形成。近年来,发挥品牌农产品优势,深入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省政府与商务部在延安共同举办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指导下,省商务厅与咸阳市政府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助推农产品上行。通过设立品牌店、扶贫专柜、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品牌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全省特色农产品进入中石化全国易捷销售网点和中石油站点销售渠道,进一步形成高质量的特色农产品上行市场体系。

  下一步,陕西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以农产品上行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提升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地市级覆盖率,强化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提升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共生能力,持续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加快构建畅通高效、贯通城乡、安全规范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