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专题 >>生态法律维权 >> 办实事|守护宜居环境,公益诉讼不停步
热点专题
更多
生态产品代言
更多
公益活动宣传
更多
生态法律维权
更多
农副产品推荐
更多
详细内容

办实事|守护宜居环境,公益诉讼不停步

时间:2021-06-17     【转载】   阅读

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河道返黑、雨污混排,公益诉讼检察官现场检测推动水体治理;垃圾堆放、露天焚烧,公益诉讼检察官现场勘察督促及时清运;外墙脱落、“飞线”隐患,公益诉讼检察官多方协力助力整改……守护宜居环境,检察公益诉讼不停步!

推动污染水体治理

共筑宜居生态环境

世界环境日 静安检察在行动

今年5月31日,静安区检察院联合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房管局、相关街道办事处,针对沿街餐饮户和大型商场的排水、排污整改情况开展联合检查。检查中发现,相关餐饮户对于上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基本已经整改到位,违法排水、排污现象有了明显好转。

接下来,静安区检察院将深入发挥公益检察职能,将“回头看”行动作为常态化工作,协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和侵害排水设施等行为,全力保护辖区内水环境。

奉贤区检察院召开“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季度例会并开展联合巡河活动

2020年开始,奉贤区河长办、奉贤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今年3月,奉贤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军,南桥镇副镇长王爱明,镇河长办主任沈建国一起实地巡查了南桥镇南横泾,并就河道污染原因及整改方案进行探讨。

奉贤区检察院联合河长办与有关职能部门以圆桌会议、合作磋商等形式排摸河道污染的根本原因。经过一个多月的密集治理,河道水质已经有所改善,最新的检测表明:河水由劣五类转为四类水质。

“小区门口再也没有难闻的味道了, 出门也不用绕道走了!”

杨浦区一宠物医院未经许可开展动物诊疗活动,且存在医疗废水乱排现象,影响周边小区环境。杨浦区检察院收到举报线索后,公益诉讼检察官立即前往现场调查,并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关停无证动物诊疗机构,完善相应的医疗废物贮存和污水处理设施。3家宠物店也积极配合执法,目前已全部关停。

近期,为加强监管,整治乱象,行政机关结合区域实际专门制定了规范动物诊疗行为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目前已针对性地排查50家相关宠物服务机构、18家动物诊疗机构的经营情况,并对1家涉嫌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宠物商店立案。

关注居民急难愁盼

督促固废垃圾清运

公园内露天焚烧垃圾!?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环境恢复

2021年2月底,崇明区检察院履职中发现,一市民公园内存在垃圾堆放、露天焚烧现象。公园是周边群众休闲健身的场所,在市民公园内堆放、焚烧垃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垃圾焚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活,有损社会公共利益。

崇明检察院对上述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及时立案,并向属地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属地镇政府依法加强监管,对辖区内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对区域内生活垃圾违规堆放以及露天焚烧行为进行巡查和监督。2021年3月24日,属地镇政府书面回复崇明检察院,已整改完毕。

近日,崇明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前往该市民公园“回头看”,发现该市民公园内的垃圾已被清理干净,损毁的树木也被更换,市民公园恢复原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48小时内,居民小区加水站旁的垃圾清完了!

“这次检察院和城管执法局一起联手把垃圾处理了,我们还是十分开心的!”今年4月15日,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处理垃圾时,小区老大爷拍手称快。

从4月13日静安区检察院发现垃圾随意堆放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线索,4月14日检察官完成所有调查取证,到4月15日一早制发检察建议,下午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即现场执法,短短48小时内,双方依托“检助力平台”,及时协作配合,快速完成垃圾清运,高效保护公共利益。

同时,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还在当天约谈了该垃圾处置相关责任人,明确了今后不能在此堆放垃圾,行政机关会加强执法回头看。该局还表示,将对辖区内有无类似情况开展排查,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

聚焦固废垃圾“随意弃” ,当好公共利益“看护人”

2021年1月,宝山区公益诉讼检察官发现一条线索,在某小区西侧门口处堆放了大量建筑垃圾。该处设有垃圾回收站以及垃圾处理中心,每天很多车辆将垃圾运来,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经对现场查,检察官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对所在地的镇政府制发了诉前检察建议。镇政府高度重视并落实整改。

2021年4月,检察官至该小区进行检察建议落实整改后的“回头看”发现,现场情况虽有好转,但仍有部分生活垃圾露天混乱堆放。为此,检察官联系镇政府反映上述情况,要求督促物业加强后续管理,等待清运过程中进行绿网覆盖。几天后,当检察官又一次“回头看”时,现场已经整改完毕,将需要中转处理的垃圾集中堆放并进行了绿网覆盖。

“检察官给我们办了件大实事,给你们点赞!”小区居民纷纷对检察官表示感谢。

聚焦公共安全隐患

助力守护居住安全

“既安全又实惠,再也没必要飞线充电了!”

2020年3月14日,黄浦一小区居民从二楼“飞线”为楼下电动自行车充电,充电过程中车辆突然起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公益诉讼检察官调查取证发现,电动车消防安全既有电瓶质量、车辆违法改装、使用人安全意识缺乏等原因,也有小区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推进缓慢的因素。

为此,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加强对电动车违规充电的教育查处,因地制宜解决群众充电难的问题,同时与多个街道达成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磋商意见书,助力街道深度精细化开展电动车违规充电专项治理。

经过一年走访推动,黄浦区10个街道均已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政府事实项目,分阶段、有重点地予以推进,增加了315个公共充电区域,减少了社区消防安全隐患,为居民生活添一份平安。

检察为民办实事,全力守护群众身边安全

近期,一则新闻报道引发了长宁区检察院的关注——辖区内春天花园小区建筑物外立面饰条曾发生脱落,目前仍无法加固整改,且地下车库有多处井盖缺失损坏。

长宁区检察院立即前往实地开展调查,并针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问题,约谈了小区物业等单位,督促街道、物业、业委会等多方合力,制定应急措施指定整改方案,消除安全隐患。

经检察机关介入调查后,截至4月9日,小区共计111条外墙装饰条已全部完成加固,而窨井盖、防火门维修方案正在进一步落实整改中。同时小区所在的街道成立了高空坠物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班,对街道内共计54个小区、14个商务楼宇和园区的房屋安全开展全面排查,对安全隐患突出的小区开展重点整治。

排查公共安全隐患,维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

近期,闵行区检察院根据市检察院提示的线索发现,闵行区某小区房屋外墙等处长期存在大面积空鼓、开裂、脱落的情况,具有重大公共安全隐患。该院当即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一系列相关工作。

公益诉讼检察官对全区住宅小区外墙脱落的情况进行梳理排摸,赴区建管委、区房管局、各街镇房管办、检测机构,和外墙脱落现象较为严重的小区及其居委、物业等多方走访调研,发现采用水泥基无机保温砂浆筑立的外墙保温系统出现脱落的情况较多,该材料已在2018年被上海市住建委禁止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外墙外侧作为主体保温系统使用,但之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下一步,闵行区检察院对于已经出台解决方案的小区,将持续跟进督促整改;而对于尚未形成整治计划的小区,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坚持“安全第一、不等不靠”的原则,切实履行牵头协调和指导监管职责,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