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唐迎红:53岁“广东最美退役军人”再上疫情防控一线时间:2021-06-11 开栏语 连日来,广州市与新冠病毒疫情正面交锋。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冲锋在前,奋战一线,坚守在城市需要的各个角落,为人民守护安康。 即日起,广东卫生在线重磅推出“致敬核酸检测英雄”栏目,报道先进典型和事迹,讲述一线故事,向抗疫工作人员致敬。 早晨8点多到下午2点,“大白”一直没有离开采样岗位。身形高大的她躬着身子,又快又稳地将拭子伸进来者的口腔,动作一气呵成,队伍快速前进。 如果不说,没有人会发现,这名“大白”,是一名已经53岁的女护士。在5月21日疫情爆发以来,她已经5次带队出征,支援核酸检测。 她叫唐迎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介入导管室护士长,“广东省优秀护士长”,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也是驰援荆州的“洪湖十四勇士”之一。 她还是一名有着12年军旅生涯的首届“广东最美退役军人”。 带着“加油广州”去战斗 “现在是特殊时期,我必须冲在前面。” 5月31日,海珠区启动全区全员核酸检测,按计划,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要派出100人核酸检测采样应急队,支援琶洲街道、赤岗街道等海珠区17个社区核酸采样点。 酷暑天身着防护服采样数小时,对身心都是严峻考验,但53岁的唐迎红还是主动站了出来,果断请缨。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如此坚持时,她回答,“作为护士长,我经验丰富,也懂管理,可以更好地带领年轻护士完成任务,我应该上。”在唐迎红看来,这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8点不到,唐迎红和4名队友已经到达海珠区琶洲街道琶洲新村采样点,她们要完成一个大型社区3000多居民的检测任务。在更换防护服时,唐迎红坚持让大家在背后写下“加油广州”四个大字。“这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激励,广州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她告诉队友。 希望快点为排队的人群完成采样的念头让神经紧绷,而机械式的重复动作又让时间的流逝变得悄无声息,等到中途换班休息,唐迎红才发现,已经是下午2点了。换下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她发现里面的工衣已经湿透,胳膊也酸软了。 等不及衣服晾干,匆匆吃过午饭,休息几分钟,唐迎红又投入了工作,忙着维持现场秩序、指导居民填报资料、为队友搬运物资等。 “看到有那么多人等着,手头的动作就停不下来,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干完。”她解释。 “她身上,始终有一份军人风范和党员担当” 这不是唐迎红第一次主动请缨。 2003年,她参加抗击“非典”,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个人二等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她又在春节英勇逆行,被任命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带领13名重症医科骨干,在收治危重患者最多的洪湖市人民医院重症病区开展救治工作。 驻守ICU的一个月内,唐迎红主动承担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CRRT治疗、俯卧位通气等高危护理操作。和广东医疗队其他队员一起,累计收治患者345例,出院332例,创下荆州地区救治危重患者最多、死亡率最低的记录。 “她的身上,始终有一份军人风范和党员担当。”有人如此评价。 18岁入伍,12年的军旅生涯在唐迎红身上留下鲜明的烙印,直到现在,她依然习惯在疲惫时仍保持身姿笔挺,依然会在每一次任务来临时抢着冲锋。 是“女汉子”,也是“暖心大姐”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她始终爽朗的笑容,和那份真诚而朴素的温暖。 援洪湖期间,除了给患者必须的医疗救助,唐迎红还是病房里的“暖心大姐”。听到有患者反应饭菜不合胃口,她分享出了自己的奶粉、汤包;有人随口提了一句“天气干燥,皮肤干裂了”,她就把自己的润肤露带到病房。原本用来预防护目镜压伤的敷料,她也送给患者使用防压疮。 这次支援广州核酸检测也是如此。5次出征,唐迎红每次都会全力以赴,即使胳膊酸软,也保持着动作的快速和平稳,尽可能地减少队伍的等待时长,也尽可能避免采样动作给群众带来不适。对于年轻的护士,她也是尽力照顾,通过合理排班、充足保障,让大家可以更顺畅地开展工作,避免过度疲劳。 虽然很累,但提起支援采样的经历,唐迎红还是露出了真诚的笑容。她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市民和队友带给她的感动:恶劣天气里,冒着酷暑、烈日与风雨排队参加核酸检测的市民,没有因为等待而发脾气,还总是对着医务人员真诚道谢;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应急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号召,勇担重任,连续多日派出核酸采样应急队伍支援荔湾、海珠等多个社区核酸采集点,每一次,医护人员都会踊跃报名,其中有不少90后队员。 “他们还这么年轻,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但在疫情面前,却成为挺身而出的勇士!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她感慨。 记者 |岳超群 苏海宁 编辑 |尹蓁责编 |张秀丽 通讯员 |何昊书 黄怡辛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