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鄢陵30名退役军人既获证书又拿到聘书时间:2021-06-03 河南省鄢陵县破解学生军训教员缺口难题 优秀“四会”教练员获军训教员聘书 文丨丁鹏远、张 敏 5月下旬,河南省鄢陵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四会”教练员集训。集训结束,30名考核成绩优秀的民兵“四会”教练员获得军训教员聘书。 鄢陵县驻军少、学生军训任务重,教员缺口大。以往到了军训季,各学校只能各显神通:有的安排本校体育老师或职工临时充当教官;有的千里迢迢跑到外地请外援,军训质量一度受到影响。 前不久,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颁发新修订的《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其中明确“基本军事知识授课教师由学校采取专兼职办法配备,基本军事技能组训教官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骨干出任”。该人武部立即提请县委议军会建议并成立县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人武部设立由人武部和教育局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建立起由人武部、教育局、公安局、卫健委等部门和各高中阶段学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学生军训相关问题。 在经费保障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规定,“民兵预备役人员担负学生军训任务的计入年度后备力量训练任务,其误工补贴、伙食补助、差旅费等从民兵预备役训练经费中予以保障”,采取“民兵训练经费补一点,学校办学经费拿一点”的方法来共同保障;在器材保障上,将学生军训所需模拟训练器材从民兵训练装备器材中统一调整解决;在场地保障上,充分利用学校和人武部现有的场地开展学生军训工作,以教官走入学校开展军训为主,以学生到民兵训练基地训练为辅。 结合正在进行的民兵整组工作,人武部重点编组数十名政治思想过硬、军政素质良好、在部队有过军训经历的退役军人,作为军训教官苗子重点培养。在民兵“四会”教练员集训中,他们除了规定的训练课目外,着重安排这些军训教官苗子学习学生军训法规政策、组训法、教学法、青少年心理学等特殊课目教学内容。集训考核在许昌第二高级中学进行,当天有近2000名师生现场观摩,一批优秀“四会”教练员经考核合格后,领取了学生军训“上岗证”。 ☆学生军训交流群 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负责军训的同志 学院(校)武装部、军事教研室老师请进群 工作讨论交流群,其他人员非请勿入 浅谈破解学生军训的“紧箍咒” 文丨程如意 近年来,随着学校扩招和兵役制度改革,帮训官兵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教官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军训发展的“紧箍咒”,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军训工作的落实。 鄢陵县人武部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将民兵教练员与学生军训教官共训共享共用,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军训教官不足的矛盾,破解了套在学生军训工作头上的“紧箍咒”。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 一是对教官队伍管控力度加大,确保学生军训工作落实。由人武部从优秀民兵“四会”教练员中选聘军训教官,负责组建、使用专门的学生军训教官队伍,并派人随队管理,其人员进出、奖惩、工资发放由人武部根据培训考核及其承担军训任务表现决定。而且这些民兵教练员多数为从军多年的退役军人,军营历练时间较长,基本均已成家,心智相对成熟,心态较为稳定,本身又有军队情结,较高而又稳定的工资收入对于大多数人都具有吸引力,会成为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最好的抓手。 二是教官队伍相对稳定,应对突发事件经验丰富。这些民兵“四会”教练员在承担学生军训任务前经过军分区和人武部的专题培训,可以长期聘用军训教官承担军训任务,通过长年累月的学生军训组训实践,就可以让这支队伍不仅能够做到自身素质过硬,而且对于学生军训整个流程很清楚,对于参训学生心理发展变化也很容易把握,可以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预备工作,即使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很容易处置。 三是教官组训能力不断提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优秀民兵“四会”教练员直接转为学生军训教官,可以使军训教官越用越精,越训越好。对于拟聘用教官,军分区和人武部要专门组织学生军训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学生军训法规政策,熟悉学生军训教学大纲,统一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标准和组训要求,以便帮训教官熟悉业务、明确职责、记住要求,更好地组织学生军训,培训完毕要组织承训资质考核,考核合格颁发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承训资质证书,否则不准承担军训任务。对于已聘用教官,每年还要利用民兵复训时间组织在岗轮训,主要学习学生军训最新法规政策,交流经验、讨论问题、总结工作,年底组织考核评级,根据考核成绩和平时表现将教官评为初级、中级、高级,并与工资相挂钩,以此促动教官不断提升个人组训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横跨军地 纵览天下 国动智库 权威发布 请关注“中国民兵”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张和芸、单慧粉 ○微信值班:苏润淇 ○ 中国民兵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