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退役军人工作经验——以石碣镇为例时间:2021-05-24 石碣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中心要求,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关系转接、联系接待、困难帮扶、信息采集、情况反映、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和春节、建军节等节日以及重大变故走访慰问等具体事务;做好优抚优待政策保障落实、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教育培训、创业就业扶持指导、做好信访稳定及双拥等工作,切实服务好、维护好、保障好全镇约1200名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一、全镇退役军人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共有退役军人约1200人,其中户籍退役军人996人,包括军转干部30人,军队离退休干部1人,其它退役军人965人(其中残疾军人7人,带病回乡1人,参战涉核72人,60周岁以上退役军人442人);此外还有现役军人55人,军属55户,随军家属23人;非户籍退役军人约200人。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及关系转接。认真做好秋、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接收安置、自谋职业率达100%。一是做好迎接退役士兵光荣退伍工作,并组织参加全员适应性培训和职业培训;二是做好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及时为退役士兵办理报到、预备役登记、组织关系转接、参加创业技能培训报名、领取自主就业一次性补助金告知程序等手续,对接收退役士兵的档案认真审查、登记、分类及做好社保接续、关系转接等工作。2020年秋冬季共接收21名退役士兵。 (二)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一是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强化政治思想引领。组织我镇秋冬季退役士兵参加市级全员适应性培训及专场招聘会,镇级组织举行了退役士兵分散式全员适应性培训暨欢迎光荣退役座谈会,引导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帮助其尽快融入社会生活。二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落实省市有关招聘任务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动态掌握失业待岗退役军人情况,通过微信群、政府网等渠道及时发布退役士兵招聘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为我镇退役军人创业机构“军迷特训营”提供指导和协助,促进我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镇退役军人失业待岗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三)加强光荣牌悬挂管理。一是严格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规定,加强光荣牌悬挂管理服务工作,维护光荣牌的庄重性和荣誉激励作用。落实村服务站为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家庭上门悬挂光荣牌,举行庄重、简朴的悬挂仪式,全镇共悬挂光荣牌1034块。二是建立“一人一牌”登记制度,摸清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底数与基本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扎实做好安装悬挂服务管理工作,有效维护光荣牌的庄严性和发挥政治荣誉激励作用。 (四)加强退役军人信息管理工作。一是全面完成我镇近千名全国优抚信息系统登记在案的退役士兵数据统计,统计涉及16份电子表格,并加强信息动态管理。二是做好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在退役军人退伍返乡报到时第一时间进行信息采集,服务站跟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智能服务作用,实现“让数据信息多跑路,让服务对象少跑腿”。三是今年共开展了两次基线调查,全面掌握我镇退役军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年老体弱、长期患病、失业待岗人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将党委政府对退役军人群体的关爱落到实处。 (五)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和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围绕“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深入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思想工作、末端推动政策落实、真心实意帮难解困”五方面要求,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工作, 建立15个村社区退役军人微信联络群,深化开展大走访,突出走访重点,做到“六必访”(退役返乡必访,立功受奖必访,英模典型必访,重要节日必访,遇到困难必访,重大变故必访),常态化联系涵盖全部重点优抚对象、重病及长期患病、失业待岗退役军人共约150人。开展好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党政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组织召开退役军人代表茶话会,主动了解退役军人群体的思想状况、生活状态,认真做好政策宣解,密切与退役军人群体的感情。 (六)落实优抚优待政策保障到位。高度重视优抚优待政策的落实,依法依规做到各项保障资金发放到位。依时发放各项优抚优待金,落实好政策性提标工作,注重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落实义务兵家属优待和“三属”、残疾军人抚恤,复退军人、参战涉核人员、“五老”人员定补专款,确保抚恤、定补、优待政策福利100%兑现,2020年共发放各类政策性补贴570多万元。 (七)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保补缴、应急救助资金申请等专项工作。一是完成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补缴工作,对市局下达的82名对象进行了逐一排查核实,5月份前完成7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社保补缴;6月份后,该项工作被纳入常态化管理。二是做好省应急救助专项资金申请办理工作,组织了专题业务培训,对患重大疾病退役军人情况进行逐一摸排,做到应补尽补、应救助则救助,不遗漏一人。 (八)加强宣传和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通过宣传折页、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群、公众号、〈石碣退役军人之家〉季刊等形式,重点宣传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工作的导向、政策法规、服务保障措施及流程,做好来访来电政策咨询,提升退役军人群体和社会公众对退役军人工作的认识。二是2020年5月前因地制宜全面完成镇、村两级政治文化环境建设,提升退役军人群体荣誉感、归属感,积极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在第7个烈士纪念日期间深入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组织开展了以“追寻先烈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开展红色教育进校园主题班会课、参观刘屋抗战纪念遗址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烈士纪念日和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四是广泛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及退役军人工作政策法规。联同司法部门在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并以全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在15个村社区开展了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 (九)引入社会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涵。今年我中心以购买社工岗位的方式引入社会工作机制,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一是组建镇村两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辟了“退役军人之家”活动场所,为辖区退役军人提供文化娱乐、精神慰籍、帮难解困、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二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八一期间,组织社工、志愿者开展了关爱退役老兵活动,探访了城中社区等6个村社区部分退役老兵;联合邮政部门开展了“岁月静好,皆因有您”退役军人感恩月活动。三是从2020年起开展70周岁退役老兵季度集体生日会和老兵故事分享活动,为全镇250多名老兵送去生日祝福和温暖,促进社会大众对退役军人群体特别是参战老兵的关注和关爱,提升退役军人社会荣誉感。四是在15个村社区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探访参战老兵和困难退役军人,加强人文关怀,为退役军人帮难解困。 (十)加强信访稳定工作。 做好信访稳定是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的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加强各个重大节日、纪念日、党的重要会议等敏感节点的信访稳定工作。一是常态化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重视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退役军人群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加强舆情研判和信访管控,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与相关部门保持信息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化解矛盾诉求,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2020年共妥善解决了1宗镇内信访问题,目前全镇涉军信访局面保持稳定。 (十一)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促进军地融合。“八一”建军节前,邓卫洪书记、香杰新镇长等镇主要领导和退役军人事务分管领导率我镇拥军慰问团先后赴东莞军分区、武警东莞支队等4个驻莞部队开展走访慰问,与官兵亲切座谈,加强相互沟通,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自2019年起,石碣镇与武警东莞支队结对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签订《军民共建公约》,并通过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加强军地交流等,增进军民共建鱼水情。二是继续开展好关爱功臣送医送药活动,为全镇80名重点优抚对象送去家庭保健药箱和义诊服务,持续营造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及时调整镇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镇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同时各村成立了村委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为做好双拥工作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夯实了组织保障基础。 (十二)统筹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和发挥退役军人迎难而上的担当本色。一是做好服务保障机构日常防控工作,中心工作人员佩戴好口罩上岗,每日安排专人负责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加强办事窗口管理,认真做好接待场所日常清洁消毒工作;二是引导辖区退役军人和工作人员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工作,疫情高发期间各村(社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退役军人有近200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和责任担当。 (十三)加强内涵建设,筑牢发展基础。 将强化内涵建设,筑牢发展基础,作为推动全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以“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思想政治建设年”、“基层服务中心(站)三年提升计划”、服务中心季度任务清单等一系列工作部署为抓手,循序渐进推进工作专业化、经常化、制度化、精准化发展,受到市局第三方评估组的好评。一是完善制度建设,编制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保障中心有序运行;二是加强工作指引,编印了《石碣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指南》,加强常态化督导,指导落实基层服务站八项制度,提高村级服务站的运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工作谋划,根据各时期退役军人工作的发展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每月制定重点工作安排,每季度召开镇、村两级机构工作例会,每半年开展一次村级服务站督查,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落实,循序渐进地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四是落实教育培训制度,每季度组织退役军人系统全员培训,提升整体工作能力。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