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讯
更多
  • 曾伯怡督导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整

    新冷水江3月8日讯(郭渺洋)7日,冷水江市委书记曾伯怡带队来到中连乡,督导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好生态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曾

  •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3月份企业服务日活动

    3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以召开座谈会形式,组织开展3月份企业服务日活动,倾听企业呼声、解决企业问题,助推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办公室、宣教科及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参加会

  •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赴支队调

    3月8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赴支队就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副局长方军,驻市监测中心及局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支队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

生态修复
  • 太原:五大工程协调推进“治山”生态修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海滨近日,占地面积3738亩的太原市王家山森林运动公园完工投运。这是太原市高标准“治山”造林示范工程,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又一处休闲、健身、运动的生态公园。这个公园是太原市西山绿化重大工程,以前这里曾经是黄土漫天的填埋场,经过8年的黄土填埋整治,如今站在观景台上,清风拂面,葱茏郁翠的景象尽收眼底。这里紧邻太原东山旅游公路暨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道,在公园建设中突出“森林中的运动”主题,注重体现生物多样性,乔灌草结合、阔叶林针叶林混交,工程共种植各类树木30余万株,配套了电网、水网、路网等设施,

  • 生态文明建设·答记者问③丨湖南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

    7月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红网时刻7月5日讯(记者 李璐 杨朝文 徐士洁)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专场。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牵头抓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持续加大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有力地推进了自然资源领域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皓介绍,2018年10月,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山水

  • 深汕合作区举行首届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暨休渔放鱼活动

    来源:深汕视点  6月3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首届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暨休渔放鱼活动在小漠国际物流港举行。在海洋渔业专家的指导下,60万尾黑鲷鱼苗、350万尾斑节对虾虾苗通过放流槽顺利下海安家。    据悉,此次活动由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旨在通过补充一定数量的鱼虾贝类渔业资源,与海洋建立一种新平衡。  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表示,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恢复区域海域鱼虾种群数量、优化海洋生物种群结构,保持生态平衡,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

  • 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聚焦重点任务 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6月30日,副省长、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委员会主任曹立军主持召开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听取全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委员会工作要点,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重点生态工程区生态质量持续改善、服务功能稳步提升,但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必须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努力将生态系统保护好、修复好

  • 生态修复绘就绿色画卷 新区着力构筑城市绿化最美风景线

    六月的新区,草木葱茏。从水秦路驶入兰州新区,沿线边坡上绿草茵茵,“实施生态修复,打造陇中平原”12个大字屹立山头。近年来,新区坚持将生态复绿理念融合到项目建设和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中,以“绿化造林推进国土绿化”为主线,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构筑水秦路沿线最美的风景线和最坚固的生态屏障。作为承担新区绿化工作的主力军,兰州新区市政集团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作为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科学植绿”,着力打造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

  • 生态修复绘就绿色画卷 新区着力构筑城市绿化最美风景线

    六月的新区,草木葱茏。从水秦路驶入兰州新区,沿线边坡上绿草茵茵,“实施生态修复,打造陇中平原”12个大字屹立山头。近年来,新区坚持将生态复绿理念融合到项目建设和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中,以“绿化造林推进国土绿化”为主线,强化使命担当,着力构筑水秦路沿线最美的风景线和最坚固的生态屏障。作为承担新区绿化工作的主力军,兰州新区市政集团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宜居环境作为服务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科学植绿”,着力打造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

  •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好生态修复实事,这些地方绿水青山重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通讯员 吴真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学史力行方面,坚定“办实事”就是践行党的宗旨,努力把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关停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生态环境。平阴

  • 云南开远水环境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原标题:水美开远幸福长~~  开远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水质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的核心目标,念好“退、减、调、制、管”五字诀,多管齐下,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水环境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为更好地改善三角海水质,全面提升三角海生态环境,三角海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正抓紧推进。施工现场,各种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几台大型机械正在对观海广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环湖绿道、生态滤沟、周边的植被恢复进行作

  • 【关注】扎赉诺尔露天矿生态修复旧貌换新颜

    六月,呼伦贝尔草原上郁郁葱葱,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开放。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以下简称露天矿)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工作自2011年至今,历时十年,依然在生态修复的路上前行。据了解,扎赉诺尔露天矿始建于1960年,1966年投产,2016年初结束生产后进入闭坑阶段。自建矿伊始至闭坑共生产煤炭5165万吨,排弃土方2.4亿立方米,作为蒙东地区主力煤矿之一,为东北地区煤炭发展作出极大贡献。露天矿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工作始于2011年,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相继委托科研及相关资质单位编制了《露天矿闭坑安全及生态恢复综

  • 荆山楚水新颜值——松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纪实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李陈 通讯员 肖永军 卢小娟  6月19日,夏日雨后,松滋市碧波荡漾的小南海稻谷溪湿地公园内,成千上万只水鸟在此嬉戏。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松滋市小南海生态涵养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沈卫说,小南海正发力冲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建设中的小南海  曾经的稻谷溪南海片区,因其水体发黑发臭、蚊蝇肆虐,被称为“城镇化粪池”,其“刮骨疗毒”的治理转变,是松滋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  稻谷溪与小南海、庆寿寺3个湖泊共属松滋市南海片区。这片湖区既调蓄流域内雨水,又承纳城区污水处

  •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颁布实施10年 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远莉) 6月28日,记者从贵州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修订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介绍,2011年7月,贵州就率先颁布出台了全国省级层面第一部针对流域保护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实施10年来,对防止长江流域水污染,保护赤水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引领和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赤水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议现场生态修复成效明显《条例》颁布

  • 酒泉玉门市: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每逢外地亲友来访,酒泉玉门市市民杨女士总喜欢带着他们去玉泽湖公园逛逛。公园湖景开阔,绿植葱郁,空气清新,扑面而来的自然气息让人无法抗拒。这只是玉门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的一个缩影。绿色转身走进酒泉玉门市玉门镇东线风沙口,一片苍翠。玉门市城东公益林管护站护林员正忙着给林木浇水。“目前,我们主要对2900多亩林地进行巡护,对防火和破坏树木等不良行为进行管控。”护林员赵玉青告诉记者,他们在做好林木管护养护工作的同时,全面采取综合绿色防控措施,科学有效地防控病虫害,加大防火管控力度,确

  • 《荆门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 (试行)》征求意见

    导读:《荆门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 (试行)》,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意见的单位或公众在2021年7月2日前提出意见。  为贯彻落实《荆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工作安排,我市牵头起草了《荆门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 (试行)》,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意见的单位或公众在2021年7月2日前提出意见。  荆门市生态环境局  2021年6月24日  荆门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实施,确保生态环境及时有效修复,根据《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

  • 我院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专班赴现地开展工作

    6月24日,我院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技术支撑专班一行12人前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木里镇,开展木里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指导工作。目前,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采取“一坑一策、渣土回填、边坡稳定、种草复绿”的生态保护治理思路,11处矿坑正在全面修复阶段。我院技术支撑组提出在全过程监测的基础上,尽快开展成效评估,借助无人机航拍和固定样地,选定参照样地,监测土壤、气候、水体水质、植被盖度等自然地理要素,评估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同类地区矿山修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

  • 存量盘活生态修复 江苏这样点“土”成“金”

    □ 本报记者 丁蔚文 沈佳暄6月25日,第31个全国土地日如约而至,今年主题仍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食为政首,地为粮本,“十三五”期间,江苏亮出盘活存量土地、精准生态修复、严守耕地红线“三板斧”,锻造出解决土地保护、利用与治理的“金钥匙”。节约集约,唤醒50万亩“沉睡”的土地在宿迁市泗洪县西南岗片区的天岗湖乡,能看到这样一幅“奇观”:田里种的不是水稻或小麦,而是“长”着一排排湛蓝色的光伏面板,阳光一照,仿佛连绵浪涛波光粼粼。不远处,天岗湖湖面连片的光伏矩阵下,绿油油的“水上牧场”美不胜收。不种庄

  •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抚仙湖流域治理案例入选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原标题: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抚仙湖流域治理案例入选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发布  6月24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自然资源部发布  10个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其中  云南抚仙湖流域治理案例入选  6月23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北京联合发布10个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自然资源部表示,这些案例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生态修复的本地化应用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此次发布的10个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包括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云南抚仙湖流域治理、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保护

  • 南市河生态修复工作即将启动

    中吴网讯 长期以来多地河道受面源污染、流动性差等因素影响,水质一直得不到保证,保持水质不恶化的主要方法就是靠水利泵站定期抽排,用外河原水替换市河内的死水。为实现常州市老城厢“水环境品质提升,透明度1米以上”、实现市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达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效果。2021年春节过后,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开始在市河建设超磁水处理泵房,向老城厢范围内的市河补充净化水,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提高市河水体质量。另外,为恢复水体生态系统达到水体自净能力,市排水处在老城厢南市河选取1公里左右的区间进行生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月底将全部完成

    看着赛区内植被茂盛、绿意葱茏的景象,已在小海陀山奋战了700多个日夜的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景观工程师赵瑞勇百感交集,也倍感自豪。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始于2015年,从那时起,和赵瑞勇一样的成千上万建设者克服种种困难,他们以7条雪道和市政道路周边的边坡为主要修复区域,边建设边保护,生态修复面积多达214万平方米。市重大项目办介绍,到本月底,生态修复工作将全面完成,接下来进入美化、优化、精细化阶段。海拔2198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平台周边、高山草甸,花草树木依旧茂盛。 北京日报记者 潘之望摄对

  •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月底完成

    北京水毛茛、核桃楸、红丁香……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从山脚到山顶覆盖着数十种植被和花卉,其中北京水毛茛更是北京特有的植物,属于濒危物种。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顶,将成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出发平台。6月23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延庆赛区生态修复情况。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披露,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作将于本月底全面完成,下一步将进入美化和精修阶段。这也是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在过去的6年内,他们共完成了214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生态修复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从市区出发,沿着京礼高速

  • 川渝共同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6月24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共同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川渝两地将围绕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和沱江等重点流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水陆域开展生态缓冲带和生态隔离带建设,连通生态廊道,重塑自然岸线,保持长江流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川渝两地将共同编制《“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1-2035年)》,加强毗邻地区规划统筹,推进区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

  • 我为群众办实事|300余万鱼苗放归资江,新化检察助力生态修复!

     6月16日,新化县第一届公益诉讼生态修复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与娄底市第十八届、新化县第十四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合并举行。当天,在新化资江风光带渔政码头共放流鲢鳙夏花300万尾、鳜鲌苗种1万尾,有效增殖天然水域渔业资源。    谁破坏谁治理,生态修复寸步不让  刘某合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一案,是新化县检察院立案办理危害水生生物资源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一个缩影。刘某合通过投放丝网的方式在资江捕鱼时被新化县农业农村局渔政人员查获,并被依法扣押钢板船1艘、丝网8张、渔获物13.88斤。新化县检察院在履行审查起诉职

  • 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21年6月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 黄润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长江保护法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安排,受国务院委托,就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沿江省(市)调研,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

  • 海南将重点开展矿山、湿地、河流和水源地生态修复项目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6月21日消息(记者 谭琦)“我们将把海南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重点,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海南将积极开展矿山、湿地、河流和水源地生态修复,大力推动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为做好海南生态环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把生态环境保护单独列一个专章,一方面彰显了国家对加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

  • 生态修复绘就绿色画卷

      邹城采煤塌陷地生物链治水项目。   □通讯员 张欣欣 马向阳   记 者 张思凯 报道  本报济宁讯 “原本打算去海边拍婚纱照,但现在邹城环境越来越美,山、湖、桥、堤、岛应有尽有,在家门口也能拍出超美意境的婚纱照……”近日,在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里一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邹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境内煤炭资源丰富,年产原煤近1883万吨。煤炭开采助力邹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大量采煤塌陷地,成为环境“痛点”和生态“伤疤”。近年来,邹城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地质灾害搬迁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