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人物专访|杨扣林:做年轻一代的桥梁时间:2021-08-15 人物专访|杨扣林:做年轻一代的桥梁### 近四十年激扬岁月,一代代双良人矢志不渝,用梦想照亮征程,用奋斗抒写初心。每一位功勋,都是双良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的见证者、引领者、践行者,他们的情怀与身姿不断鼓舞着双良年轻人勇敢地继续向前。 ![]() “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我的信条其实就一个 艰苦奋斗、诚挚守信的“钉子精神” ” 从鱼米之乡来到黄土高原,为双良事业开疆拓土十数载,甘肃双良能源系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扣林感慨自己都无法辨清哪里才是故乡了。作为进军甘肃市场的引路人,他与许多投身这片热土的双良“志愿军”们一道,以一员老将久经沙场的笃定与坚守,贯彻了高瞻远瞩的战略和高效的执行力,不仅实现了双良热泵产品与供热服务在甘肃多个领域的突破,更让“双良”成为西北热能行业的一面旗帜。 一次暖心会面 2010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很多江苏企业参与甘肃投资建设。因为一笔电厂热泵大单,杨扣林与双良有了第一次合作。“当时我多渠道了解到双良是一家中国民企五百强出口创汇企业,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规模很大,这坚定了我与双良合作的决心。”于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项目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果,自此杨扣林便开启了与双良的不解之缘。 ![]() “和蔼、儒雅、开朗,学习到很多。”杨扣林这样形容与双良创始人缪双大第一次见面时带给自己的触动。2011年是兰州蓝天保卫战冬季大气污染重点防治之年,兰州市针对“五点一线两面”的重点污染源着力管控。一时间,存在于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的天然气锅炉、煤炭锅炉、大小型采暖设备都亟待升级改造,以提高节能减排与重度污染天气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杨扣林敏锐意识到:双良成熟的工业余热利用技术与装备,正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回收利用余热资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这是打开西北市场的重要契机!于是,他一路快马加鞭,回到江苏去见缪双大。彼此交流中,杨扣林就感到:“缪主席平易近人,谈话让人没有一点压力,彼此间没有遥远的距离感,甚至不禁想要再和他靠近一点。”见完面,合作就这样在温暖的氛围中诞生了。返回兰州一周后,甘肃双良能源系统投资有限公司就成立了。以市中心兰州兰海商贸城为试点进行烟气回收,同时在其他区域开展天然气锅炉余热回收,这些快速行动为双良节能挺进兰州打开了良好局面,也让当地感受到了双良热能回收技术带来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多重效益,并为当年兰州的蓝天保卫战贡献了力量。 “ 我想,双良之所以这么强大,就是因为有着像缪主席这样坚韧的基因作支撑。在和双良合作中,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赋能。 ” 直到现在,杨扣林脑海还会时时闪现与缪双大主席初次见面的回忆,那份投在自己身上的信任目光令他铭记于心。 好蓝图一干到底 百转千回的重重挑战下,杨扣林与团队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企业共同成长,奉行“紧跟国家战略,顺应地方发展,看懂趋势,把握好政策、市场、技术等重要因素,做出正确判断”的策略。 煤烟型污染是导致兰州市大气污染严重的主因之一。“西热东输”工程的推进,对改变兰州市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富有重要意义。2012年,“西热东输”三线工程在兰招商引资,当时兰州新区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区。双良及时把握历史机遇,积极响应国家级新区建设号召,成立了兰州新区双良热力有限公司。这座将“双良装备、双良技术、双良铁军、双良精神”融为一体的生命堡垒,从2013年开工建设,到2015年建成供热,可以为兰州新区900万㎡的入网用户提供供热保障,并且七年来一直平稳运行。杨扣林记得,当时竞争者云集,是技术、资金、管理的综合优势让双良脱颖而出,赢得了信赖,这也是企业把握住了进入高层次发展的一次良机,展现了双良出众的工业余热供热,清洁燃煤供热,节能、高效、协调的取暖体系。在完善智慧供热平台系统后,兰州新区双良热力还实现了机组自动调节,热站无人化值守,全方位查看热源、管网、热力站运行情况,掌握不同气象条件下供热的热耗、水耗、电耗、成本等基础数据,了解供暖诉求,实现设备全生命运行状态自评估,成为政府、同行、高校观摩考察的重要基地。 ![]() 在甘肃一些存在大量低品位余热的高耗能工厂,双良从节能环保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的解决方式,比如华能西固热电厂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项目。该项目配置了6套蒸汽单效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利用发电机组的排气冷凝热,满足了240万㎡供热需求。该项目还先后被列为国家节能示范试点重点推进项目、甘肃省2015年重点项目以及兰州市2015年度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在设备正式投入运行的首年,累计回收循环水余热127.0557万GJ,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4.25万吨,年节水量39.52万吨,有效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提升了华能西固热电厂的供热能力和环保指标,更为华能西固热电厂后期经济运行奠定了基础。 ![]() “ 余热回收、清洁供热是赋能于生产企业,与国家产业政策、地方发展战略相吻合,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课题和具体实践。 ” 杨扣林为投身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如今,伴随双良以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为利器,加快从设备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投资运营商和能源环境服务商转型,巨大的商业价值得以孕育而出,这对杨扣林团队开拓外地市场赋予了更多选择和优势。 ![]() 伴随国家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进的持续推进和城乡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杨扣林以精准的洞察力挖掘到了酒钢电厂余热回收及酒泉清洁能源集中供热的共建价值。双良构建起的从热源侧到热网侧的“多能互补节能供热系统”助力解决了嘉峪关和酒泉市清洁能源集中供热热源短缺,酒钢电厂余热回收管网输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伴随双良以优势特长为嘉峪关市、酒泉市、酒钢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集中供热提供的有力支撑,甘肃市场进一步巩固,并成为开拓西北其他省市的良好开端,杨扣林团队还将持续为推动余热回收在西北产业化规模化而齐心努力。 ![]() 十多年共进路,杨扣林实现了个人与双良的深度融合。“在一些公共场合,人家都不叫我名字了,都喜欢叫我‘双良’,比如‘双良来了没有?’‘双良的意见是什么?’,这让我十分欣慰。”虽已年过六旬,杨扣林却还很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与他们在一起,自己那颗跃动的心也跟着一样富有生机和活力。他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经典案例在双良年轻群体中迸发,而自己可以做一架桥梁或者一层台阶,让年轻一代从他身上走过去,为他们打好基础。 “时光往前走,岁月不停留。此生对我来说就是趟‘一次性’的单线旅程,走过路过都是宝藏,得过失过都是勋章。一批批年轻力量,正以前辈为阶梯,他们还会续写双良的传奇和荣耀。”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