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访谈 >>默认分类 >> 独家专访平安集团张江:监管设置了显性标准,时间给企业设置了隐性标准
企业访谈
更多
  • 步步联数科风控运营团队拜访青岛华融企业做

    2021年11月13日下午,通过核心创始团队对业务模式的介绍及系统平台操作的演示,四川商投欣盛股权投资及青岛华融实业几位领导对步步联自行研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方案有了清晰、全面的认知,并表示高度认可

  • 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访谈录|即发集团杨为东: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中国纺织行业的短板在哪里?即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即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为东直言:是创意设计。而为了寻求突破,即发集团独辟蹊径,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颠

  • 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我们要聚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以人民为落脚点,这坚定了大家信心。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两会报道20份个人提案,12份联名提案,3份社情民意,这是翟美卿履职十三届政协委员以来交出的成绩单。这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详细内容

独家专访平安集团张江:监管设置了显性标准,时间给企业设置了隐性标准

时间:2021-07-22     【转载】   阅读

“监管设置了显性标准,时间给企业设置了隐性标准。”上交所科创板首届咨询委委员、现任平安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张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判断一家企业拥有不断创新的长期竞争力,最开始可能是看专利和产品数量等,随着企业的发展,比拼的还有企业的内在,如内部机制、核心团队能力、企业家精神等,这些是难以通过客观披露的形式所体现的。

张江坦言,科技创新往往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而是通过不停的升级和迭代实现,需要不断地激发企业内部新一代人的创新能力。“企业走下坡路的首要原因,可能是企业家开始走下坡路了。始终保持企业家精神是不容易的,对于科技企业更是如此。”

张江表示,监管机构设定的规则更像一个及格线,而科创企业的目标不应该只是及格。优秀企业所需要的品质,还要靠时间来证明。

机制更加完善

根据公开信息,上交所科创板咨询委作为专家咨询机构,侧重于为科创板建设以及发行上市审核提供专业咨询和政策建议。委员主要由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员、知名企业家、资深投资专家、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权威专家组成,均为兼职,以个人专家身份履行职责。第一届科创板咨询委由48名委员组成,张江正是其中之一。

据张江介绍,咨询委一方面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给出公正客观的建议供上交所参考,另一方面也会对申请IPO的科创企业补充提问,或建议上交所让企业披露更多有效信息。

在张江看来,监管机构设定的规则更像一个宽泛的及格线,给符合标准的企业以发展空间,但以登陆科创板为目标的企业应该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为了保证透明且可执行,只能设定定量指标,但是很多的指标实际上无法被逐一定量。”张江解释称,定量的指标很容易被绕过。比如,专利除了数量之外还应有质量,但很难用规则要求质量。

并且,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具体情况不同,很难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如果有这样一把标尺,放高了会错杀高潜质的企业,因此标尺必须放在“及格线”而不是“优异线”。

据张江观察,科创板成立两周年来,企业信息披露和招股书的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刚开始各方都还在摸索如何有效披露科创属性,有些中介机构自身的专业性尚不足,并不是很清楚应该披露到什么程度、披露哪些关键指标,以及披露的信息是否有事实作支撑、丰富的举证等。”张江举例称,形容某个公司产品应用全球一流的技术,就需要披露“一流”在什么方面,比如列出的奖项和荣誉与企业是否有相关性,奖项本身的含金量如何等,不能笼统概括。

再比如,虽然一家上市公司给股东创造的价值是通过商业业绩来体现的,但科创板的定位是科技属性,所以在评估公司时,需要明确取得当前的市场地位是因为科研能力强,还是销售能力强。“不仅要看它所处行业地位,还要看所取得的行业地位是否是长期的,产品或技术是否有壁垒等等。”张江称。

两年间,包括券商、中介机构、会计所、律所等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市场的投资机构专业评估能力也在不断上升,科创属性的标准也在更加明确。

2021年4月,证监会发布公告《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后从原本的“3+5”调整为“4+5”(4项常规指标+ 5项例外条款)的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增加“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要求。

对此张江表示,监管是动态的,因为市场是动态的,中国科创的水平也是动态的。“过去不代表现在,现在不代表未来。在学习摸索的过程当中整个生态逐渐成熟了。”

让市场修正估值

2021年,科创板的表现几乎独占鳌头。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总体平均增长率为70.55%,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78.54%,表现亮眼。从已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亦有超六成公司业绩预喜。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蜂拥而至,不仅超过200家科创板上市获得机构调研,首批9只双创ETF基金发行吸引超过250亿元资金争相购买。

然而,个股层面却出现较大分化,有的个股较发行价“打骨折”,有的股价一骑绝尘上涨几十倍。是估值的方法不适配,还是市场的喜好难测?

对此张江表示,由于主板上市之前都是盈利企业,以往的估值有较为明确的估值方法。对科创板企业采取询价的方式,实际上某种程度是将估值的判断力交给了市场。他认为,有买卖即是合理的,波动本身也是合理的,且买卖会动态变化。

对于部分公司股价高企的情况,市场偶有是否存在泡沫的疑问。张江则认为,如果科创板股价中有泡沫也不见得是坏事。

“现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还不够多,这其中还有流动性和供给的问题,随着同类型的企业越多,逐渐形成充分竞争的状态,从而达到价值回归。”此外,他认为股价涨得快的大部分是不错的企业,而核心竞争力不够的企业股价明显下降,上市时估值过高之后也会下跌。“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股价一定会回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点。”

张江进一步表示,现在的股价已经显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未来还会加剧。分化的点不在于企业股价前期是否长得快,而在于后期是否长得久。

“长得快的不一定是好的企业,长期来说好企业一定是创新力强的企业,体现在业绩上涨、科研突破等。”张江以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及生物机械企业举例,部分企业上市多年至今未能收支平衡,但股价却一再走高,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不断地在一些产品或技术上取得突破,从而推高了市场的预期。

在张江看来,目前市场对中国科创企业的硬科技仍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在学习摸索的过程当中,科创板的整个企业生态、投资生态都逐渐成熟,市场会主动形成优胜劣汰,达到平衡。

“对于科创水平、企业生态的包容有时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我们需要尊重客观规律,给足时间去孕育成熟。”张江称。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