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九号公司高禄峰专访:简化人和物的移动 握住商用机器人风口时间:2021-07-12 来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屈瑞豪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园区内不乏有快手、高德地图等人尽皆知的企业,往园区内部走的一处边缘的楼,看似不起眼但却撑起了中国平衡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它就是Ninebot-Segway九号公司。新浪科技对九号公司董事长高禄峰进行采访,谈谈九号公司的当下与未来。 ![]() 如果你仔细观察,现在市面上看到的电动平衡车或者电动滑板车绝大多数可能都来自于小米,但它们其实都来自于九号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九号公司已经成为了平衡车市场首屈一指的企业。在公司展示厅内,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奖杯,申请的专利铺满了一面墙,就是它们成果的展现。目前,九号公司目前拥有和正申请的专利超过2400项。九号公司如今的成功离不开2015年的那场收购。 一场收购,让九号成了“目标中的自己” 2015年,平衡车品牌Ninebot宣布A轮融资8000万美元,但更劲爆的是Ninebot宣布对平衡车鼻祖Segway进行100%全资收购,而公司的英文名字也变成了Segway-Ninebot。当时的Ninebot仅仅成立了3、4年,对标已经在海外度过14岁生日的平衡车鼻祖Segway,Ninebot还是个稚嫩的“孩子”。这一场收购堪称逆袭,Ninebot将曾经的“目标”对象收入囊中,也让年轻的它开始加速发展。 ![]() 高禄峰称,一般公司收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或者公司横向扩展。而Ninebot和Segway收购最好的地方就是两方的高度互补。比如原来Ninebot擅长的是Segway相对薄弱的,反之也是如此。所以这样一个互补的结构促使后面所有的融合变得比较顺利,互相能够觉得有帮助,最终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 另一方面,收购Segway之后Ninebot对海外市场的探索变得更得心应手。Segway可以称得上是平衡车鼻祖,2002年就领先全球推出了首款产品,为全球的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出行方式。当时的Segway也融到了4-5亿美金,基本上都做了市场的推广和品牌的营销方面,短时间内便在欧美市场有了一定的名气。收购之后,欧美地区仍使用Segway品牌同时Ninebot会将一些更接近消费者的产品输出至海外。 上市7年高出同行市值几倍,多栖发展和智能体验是其目标 “合作伙伴在了解Ninebot之后,没有一个人不买股的”高禄峰非常自信回答。 这句话也反应到了Ninebot的市值上。今年是Ninebot收购Segway后的第7年,也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来自新浪财经提供的信息显示,Ninebot目前总市值超过524.90亿元,对比国内的新两轮出行类公司,几乎是它们的三倍还要多。行业为什么会对Ninebot这么看好? ![]() 九号电动车 高禄峰认为:首先是多栖发展。Ninebot提出目前公司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个是以“简化人”的Ninebot,另外是“简化物”的Segway。“简化人”主要围绕的是新出行。 Ninebot接触更多的是消费者,基本上国内的平衡车、滑板车都离不开Ninebot。2019年年底,随着九号电动车的推出,Ninebot也进入了电动自行车市场,截止2020年九号电动车产品各个型号加起来出货量已经突破了10万辆,并且已经在行业中初有规模。 ![]() 如果说Ninebot可以实现更多的营收,那么“简化物”的Segway则是用来探索未来。Segway更聚焦商业领域,研发面对商企使用的机器人。这部分领域也被公司内部看作新的突破点。高禄峰预计在未来5年商业机器人都将会是巨大的风口。比如像酒店的送餐机器人或配送机器人,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涨,这些机器人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工费用同时提高效率。 其次,是市场的发展。Ninebot的蓝图不仅仅覆盖了国内市场,在欧美地区也是有颇高的人气。国内在原有平衡车的基础上电动自动车作为新发力点,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高禄峰给公司设立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在未来10年,电动车出货量要做到全球第一。 海外Segway则联合多个共享出行品牌,在欧美城市中推出共享滑板,比方短途出行共享平台Lime所使用的产品就来自于Segway。高禄峰透露,基本海外共享出行90%的产品,都来自于Segway。 最后在产品端也是Ninebot和国内两轮电动区别最大的一点。高禄峰介绍,Ninebot在制造产品时首先想到的是智能,去年将整个公司的收入的7.7%投入用于研发更符合人性化的技术,给用户在骑行上带来更好的体验;国内的两轮电动企业更偏实打实的制造业。所以虽然都是电动自行车却从研发的初衷,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