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国纪录》专访刘建国:为民营企业家做公益活动是我毕生的追求时间:2021-07-09 《中国纪录》新媒体 翟俊辉 武汉报道 ![]() 2021年7月1日,《中国纪录》新媒体专访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国家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教师刘建国。以下是记者与刘建国之间的一场“对话”。 ![]() 《中国纪录》:刘老师,为了让我们的读者对你有一个了解,请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刘建国:我是1954年9月出生,1975年5月入党,法学本科文化程度,社科类副研究员,曾任中国检察出版社湖北发行站站长、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电大湖北检察电大分校负责人、曾经任国家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教师、兼任人民网湖北法治在线法律顾问、其行政关系隶属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我在调进湖北省检察院工作之前,在省交通学校担任哲学讲师,曾被评为优秀教师,1983年在突击防汛抢险救灾中荣立三等功,经组织推荐,我到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1978年任湖北省交通厅系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荆门带队干部。1985年调进湖北省检察院工作,1987年曾被评为湖北省直机关优秀党员,荣立二等功。 我在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6年向省市政府建议47件,五成以上被采纳,我连续5年被武汉市政府和楚天都市报评为“武汉市十大热心市民”之一。 我在担任中国检察出版社湖北发行站工作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湖北的发行工作做得很好,特别是回款率很高,达到97%。刘建国同志言语少,没有任何花言巧语,特别能吃苦,特别会干事,工作能力很强,是一个难得的好同志。” ![]() 《中国纪录》:你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一定有一些难忘的故事,可以说说吗? ![]() 刘建国:1994年,社会上国企民企效益都很好,检察学校面临不景气,没有福利待遇,医疗费由学校自筹资金解决,学校领导号召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而且去北京最高检检察出版社批示一个湖北发行站让大家承包,每年交承包费1千元,竟然无人承包,多数人只想拿个工资,有饭吃能打牌就行了。 一个月过去了无人承包,我找到孙际中校长要求承包。万事开头难,当时生活困难,出外带干粮,出差去北京买不到火车票,就站在车厢两头,买张报纸看完后铺在地板上坐一会,必需能吃苦耐劳,才能完成承包任务,就是凭着吃苦精神,3年内不仅完成任务,而且为学校买了一辆面包警车,由于超额完成任务,本来应该为我请功庆贺,然而个别人出于嫉妒也要求承包,我主动转包让位,转包后不到半年垮台…… 我又负责检察学校电大的工作,开始新的征程,经过一番酸甜苦辣获得成功,又有人嫉妒要取代我的位子,我又主动让位。学校领导孙校长了解我的胸怀宽广很大度,是个与世不争的人,当学校开办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电大法学本科班招生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省院领导决定让我负责法学本科班工作,由于我能吃苦能干事,我不到一周的时间,招生名额爆满,指标不够用,学校领导与我一起去教育部及中央电大申请增加招生指标获得成功。 随后7年半时间,我负责法学本科班工作作出贡献。随后,学校又搬到江夏汤逊湖国家检察官学院湖北分院,我开始安下心来巩固自己的教学业务以及研究摄影制作技术,业务时间出外讲课或摄制视频,直至退休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 ![]() 《中国纪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家领导多次除了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兴国”等战略,请问你是怎么看的? 刘建国:我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特别是法治文化,兴国运兴,法治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法治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退休后在湖北民营经济研究会张秘书长及操秘书帮助下,不参股不拿工资,积极做公益活动帮助筹建《长江乌木文化》公园,申请两项世界吉尼斯之最以及帮助湖北青年民营企业家创办《酒茶名优农副产品研讨会》。 在广州商会张秘书长指导下,把湖北的名优农副产品与香港新华集团及广州商会对接,得到企业家的好评。 ![]() 《中国纪录》:最后请谈谈下一步你对事业的打算或者计划。 ![]() 刘建国:我是一名人民教师,退休后有一份微簿的工资知足常乐。在我有生之年,继续为社会为民营企业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特别是希望我们多年研究的两款软件能够得到软件公司继续开发见成效,以此贡献于社会和人类,让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奉献,让社会公平和谐。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