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昆仑学堂学员访谈实录:业务转型期,创业者如何做到不慌不忙?时间:2021-06-30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业方法?如何避免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对此,昆仑学堂一期班学员、五节数据创始人 CEO田文军接受访谈时透露创业的秘密,揭示技术创业者如何实现战略突围。以下为访谈实录。 访谈问答一、业务转型期,昆仑学堂给过你什么关键启示? 田文军:创业者的基因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战略打法,每个行业它的打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创业算比较早,2009年开始创业,最开始做的是互联网营销。2017年决定进入大数据加营销这个点,读昆仑学堂差不多是2019年的时候,正好做了两年。第一个业务还是在发展,能看到瓶颈,但还能够有一定的成长。新的业务其实很小,而且一直在投入。这个时候也比较困惑的,因为我们知道未来可能是在第二个业务上面,但是赚钱可能是第一个业务。但是第二个业务你投入的时间精力可能没那么多。 昆仑学堂说童年期企业只能聚焦做好一个产品。特别是读了创业阶段论,所以就是读了没多久,基本上把这两个业务拆出来。原来那个业务独立出来就原来的团队为主,继续在原来的赛道上发展。然后就把大数据这家公司以我为主,聚焦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聚焦一件事之后,再把事情拆阶段,然后再把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给它拎出来。比如说找卖法是现在最重要的事儿,再把这个事深入分解,院长也讲了横分解和纵分解,我们再去分解会发现哪个现在效率最高,我先做到极致。 访谈问答二: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最大挑战在哪? 田文军:你要把你自己的一个技术的基因给抛开,举个例子,今天如果创业者选择了一个赛道,它是需要融资才能够快速成长,像共享单车之类的模式,创业者没有这种属性的话,很容易就被这个行业给淘汰。技术出身的特性决定了选择的是一个技术的领域,这是战略的选择。但是选择好了以后,一个企业经营,作为创始人不能只会一个点,作为CEO得懂一些财务,懂股权分配,懂激励,得懂企业文化,需要把个人属性抛开,这也是为什么说要抛开技术基因。 技术出身的很多的人在销售上面会犯错,或者说是不愿意一线去做。这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客户新的需求在哪里。如果单纯让销售去看客户,他看的是客户里面的钱,客户新的需求,他不会去太关注。对于CEO来讲的话,去关注客户一定有个好处,是帮客户去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跟客户去谈,加上自身又有技术的背景,能够知道后续的技术改进方向。 访谈问答三:学昆仑学堂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田文军: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让我知道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因为一个人可干的事情特别多,如果你不聚焦,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干不好。为什么人家企业成长比你快,为什么人家能成功?我觉得很多时候其实聚焦这个是最重要的。 以前会知道可能公司做战略,或者说公司做培训、做企业文化很重要。我们还请过麦肯锡团队,给我们做整体的战略,包括很多的内训,其实应该是企业到了另外一个阶段,比如说成长期或者成熟期,应该干的事儿。这个阶段其实你应该抓销售,或者说你第一个阶段就应该抓产品。 我们在2019年刚上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应该抓产品。没有花那么多时间放在新产品的培育,或者说不是一把手去干,比如说招一个产品经理让他去负责这个产品,其实都是不对的,就是浪费你的机会成本。这个是在昆仑学堂学到的最重要的事。 访谈问答四:昆仑学堂与其它商学院有什么不一样 田文军:有体系的商学院可能没有实战经验,有实战的一些商学院,它没有一个体系,我觉得昆仑学堂是二者兼之。 昆仑学堂很重要一点是在实战体系上面很有价值。因为很多商学院有一个体系,但它这个体系是非实战的体系;另外很多商学院可能它是没体系的,基于比如说企业家特性,他可能讲到哪儿是哪儿,昆仑学堂就是融合了体系加实战。 可以说,在读完昆仑学堂,能够将里面的一些实战的体系的经验,直接融入公司。其实很多教授的一些内容,只要搬到公司可能公司即可。对于想要创业或者已经创业的人,来昆仑学堂学习实战经验,以及系统的创业体系,无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了走弯路。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