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访谈 >>默认分类 >> 专访|中国银行: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存误区 企业盲目“顺周期”操作风险大
企业访谈
更多
  • 步步联数科风控运营团队拜访青岛华融企业做

    2021年11月13日下午,通过核心创始团队对业务模式的介绍及系统平台操作的演示,四川商投欣盛股权投资及青岛华融实业几位领导对步步联自行研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方案有了清晰、全面的认知,并表示高度认可

  • 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访谈录|即发集团杨为东: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中国纺织行业的短板在哪里?即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即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为东直言:是创意设计。而为了寻求突破,即发集团独辟蹊径,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颠

  • 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我们要聚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以人民为落脚点,这坚定了大家信心。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两会报道20份个人提案,12份联名提案,3份社情民意,这是翟美卿履职十三届政协委员以来交出的成绩单。这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详细内容

专访|中国银行: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存误区 企业盲目“顺周期”操作风险大

时间:2021-06-15     【转载】   阅读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导致外贸企业的收益与损失波动加大,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近日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指出,在汇率双向波动的环境里,如何做好汇率风险管理,对企业尤其是国际业务较为活跃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潘功胜强调,市场主体应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从财务稳健的角度看,企业应审慎安排资产负债货币结构,避免外汇风险管理的“顺周期”和“裸奔”行为,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他同时强调,降低企业汇率风险,需要企业、银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汇率的波动风险方面具有较多的经验。近日,就该问题,中国银行全球市场部资深交易员巨晓津接受了财联社记者的专访。巨晓津指出,尽管外贸企业对汇率变化越来越重视,但当前企业仍普遍将目光聚焦于对汇率趋势判断上,大多数企业关心的仍是如何择到“最好”的价格,而并未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上。

巨晓津指出:“如果企业盲目进行‘顺周期’财务操作,既不利于市场稳定,也会对企业自身长期财务规划决策形成不利影响。”为此,他建议,企业可将汇率风险管理尽可能的从自身经营风险中分离出来,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态、所处环境和财务结构,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长期方案。

企业避险意愿上升但存几大误区

财联社: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中国银行服务了大量的跨境客户,据您的观察,企业在汇率避险方面的意识如何?

巨晓津:今年以来,跨境客户对汇率避险的询问业务量的确有明显上升,但仍普遍聚焦在对汇率趋势判断上,大多数企业关心的仍是如何择到“最好”的价格,而非汇率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外贸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一些企业追求单一汇率交易的损益,而缺乏整体性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未能完善自身的汇率保值体系。

具体而言,部分企业将财务作为利润中心而非成本中心,简单的将外汇衍生品到期时点的即期价格作为衡量外汇对冲有效性的标准,追求汇率管理的利润;一些企业则模糊了主营业务与外汇交易之间的关系,导致企业承担了超出自身主营业务的经营风险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

也有一些企业面临承担汇率风险的意愿与其管理汇率风险的资源不匹配,主动管理汇率风险对于市场资讯、交易人员、风控系统等有较高的要求,但一般非金融企业对以上资源配备不足。还有一些企业财务人员汇兑和外汇保值的时机选择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

针对这些误区,中国银行在帮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比如中国银行在全国各地主办了汇率保值交流会,并结合自身深耕全球外汇市场的经验,编撰了对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解读,对企业确立汇率风险管理原则、优化管理方法提供建议,以期尽量帮助企业落实汇率风险中性。

企业盲目“顺周期”操作或引发市场风险

财联社:近期监管层也提及了企业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顺周期”和“裸奔”行为,强调企业不能押注汇率升值或贬值。您认为,企业的“顺周期”操作可能引发怎样的风险?

巨晓津:企业盲目地“顺周期”财务运作既不利于市场稳定,也对企业自身长期财务规划决策形成不利影响。

一方面,企业盲目的“顺周期”财务操作容易引发“羊群效应”,使得市场累积系统性风险,从而增加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在以往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周期里,人民币汇率的超调往往是由于市场参与者预期过度一致、企业群体性的“顺周期”操作引起的。“顺周期”操作还会反向使得预期自我实现,影响企业的判断力和财务决策,加剧市场的“顺周期”性。

企业是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是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外部环境,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增加实际使得每个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都增大了。市场从“超调”回归到新均衡水平时,企业此前的“顺周期”操作可能引起直接的汇兑损失或者汇率衍生品敞口的估值风险,后者还会增加企业追缴保证金的现金流压力。“顺周期”的外币资产负债配置,也会使得企业在周期结束调整敞口结构时面临额外的市场流动性溢价,从而提高企业财务成本。

另一方面来看,企业缺乏经得住跨市场周期考验的汇率保值制度,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汇率风险定位不明确,使得财务中性定位发生偏移。“顺周期”市场运作使得企业在市场趋势转换过程中,背负过度风险。

从本质上看,实现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的实现路径必然是管理制度化的,以制度代替相对随意的个人决策。盲目的“顺周期”财务运作跳出了汇率风险中性的制度框架,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无章可依,可能使得企业的风险-收益核算缺乏长期稳定的、合宜的盈亏平衡汇率依据,从而影响财务决策的长期有效性。

财联社:那么您认为,企业应建立怎样的风险管理体系?

巨晓津:就单一企业而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没有简单的直接答案,但原则又是明晰的,即需要平衡企业的能力、意愿和资源。没有能力支撑的意愿和资源如画龙无点睛,而缺乏能力和资源的汇率管理意愿则是一厢情愿,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意愿必须建立在自身能力与资源的基础上。

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应当遵循几点原则:一是控制原则,即明确树立以“保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目标,立求将风险暴露和损益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盲目追求对冲收益,而是力图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二是不主动原则,即不应过度主动管理汇率风险敞口,应保持操作汇率保值的纪律性,避免频繁判断和过多主动调整破坏汇率风险中性管理的实质。

三是成本原则,即企业明确汇率风险管理业务为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不将到期时即期汇率作为衡量汇率对冲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并允许支付期权费等财务费用。

建议企业将汇率风险管理尽可能的从自身经营风险中分离出来,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状态、所处环境和财务结构,参照以上原则,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长期方案。

具体而言,对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在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的前提下,保有适当的灵活程度;对于风险内控比较薄弱、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一般的企业,建议提高确定性外汇敞口的对冲比例,动态、全面的管理外汇敞口。

中国银行愿与企业同仁一道,共同探讨汇率风险中性的现实涵义,从自身业务经营和企业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适用于中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案,服务好跨境企业客户。下一步,中国银行将开发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外汇保值方案,以整体性的解决客户面临的汇率风险管理如何落地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