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懂车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时间:2021-06-06 [懂车帝原创 行业]过去的2019年,我国的电动车消费市场上演了一出大起大落的好戏。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在去年年中,国内电动车销量达到历史巅峰,但辉煌过后,随之而来市场呈现的却是断崖式下滑。可以说,从目前来看,电动车消费依旧处于政策导向,如何让消费者主动去选择电动车产品,一直是有关部门和车企正在攻坚的一大课题。 当然,尽管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普及率和市占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电动车行业的关注度和话题度却始终有增无减。包括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都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针对电动车行业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等问题,日前,应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邀请,懂车帝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黄其励院士。他强调,发展电动车对能源领域将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因为这既有利于能源清洁化、有利于二次能源的电气化、还有利于实现全民节能。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减): 懂车帝:现在电动汽车供给能源方式大多数是煤炭来发电,电动车用电是清洁能源,现在使用煤炭发电是不是也会污染环境?我们能不能说即便是用煤发电也是环保的清洁能源? 黄其励:我想先从宏观来说,再谈微观。大家都知道,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能源发展也正在面临转型。能源转型是很大的题目,归纳起来我觉得有比较关键的三个方面: 一是一次能源的清洁化,尽量少用煤炭、多用可再生能源; 二是二次能源电气化,尽量多用电、少用其他的热能等少用; 三是全民节能。 电动车占三个环节拉手的地方,和三个都有关系。所以发展电动车,我个人是比较积极的。因为它的发展1+1大于2,既有利于能源清洁化、有利于二次能源的电气化、还有利于全民的节能化。 我一直的观点是,电动车应该是用清洁电,而不是去用已经很干净的煤电。怎样才能保证电动车用的电是清洁电呢?这就要靠电网来解决。举例来说,现在大家都用淘宝、京东买东西,网上有成千上万种产品,我选择其中一种产品,选中以后就通过它的系统运到需求地。能源使用也是如此,在远处供电侧是多种产品,经过运输系统到了业务需求侧就是一种产品。煤电、水电、核电都可以加以利用。 煤电是在逐步减少的,新能源汽车是增加的,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电力也在同步发展,现在我们国家的风电、太阳能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位了。 我们的目标就是用可再生能源的清洁电力,这两个是相辅相成不断前进的,现在我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到去年11月份是314万辆,整个新能源汽车385万辆,整个占比还是很少一部分。我国的风能、太阳能储备非常雄厚,因此新能源电力的来源不用愁,“放开膀子”发展电动汽车,动力不会成为限制问题。 电动汽车还有一个问题,除了源头的动力以外,报废电池怎么办?这是必须想的问题。国家去年制定发表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一个是“动力电池溯源”,从这两个文件来看将来电池是肯定要回收的。因为三元锂电池,钴、镍、锰,这些贵金属都需要回收,从循环经济角度实现再利用,这也是可以做到的。 懂车帝:新能源汽车作为用电终端,具有交通工具和能源装置双重属性,从这点来说,您觉得新能源汽车发展与能源电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者之间如何能更好地相互促进发展? 黄其励:新能源车或者说纯电动车,和电力发展的关系,这个关系应该说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电动车是孩子,电力就是母亲,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 现在电动车大部分都在城区小区我们叫配电网,过去这个配电网负责电灯、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就够了,现在还要应对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动汽车。现在很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电力线路已经比较老化,将来就要根据电动车发展,规划当地的配电网怎么发展,补齐短板,新建小区也要一步到位。 另外,我感觉电动车和很多市场和领域都有关系,因为它既是用电设备,也是储电设备,还是交通设备。电动车的多属性注定了它的灵活性,它发展带动了很多领域,如果不跟它发展配合肯定要出毛病。之前谈到电池将来怎么办,像现在就作出了电池报废、溯源的办法,这是管理方面。同时技术也在加强,电池到寿命以后怎么拆装,材料怎么提纯,这些方面都要统一起来考虑。 打个比方来说,家里的两岁小孩小不小呢?可是他在家里就是主人,都得听他的。母亲不听别人的,但是听孩子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电动车就是个小精灵、小哪吒,可能不一定哪一天就会起到翻江倒海的作用,影响电力的发展规划和改革。 懂车帝:燃料电池,具体到氢燃料电池,制氢、用氢的瓶颈未来会有多大程度的改善?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来将会如何发展? 黄其励:氢经济在国际上也是最近才开始兴起的。这件事需要从两方面看:第一,从交通工具来看,传统燃油车烧油,纯电动车烧电,氢燃料电池烧氢。国内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谁有本事谁就发挥,谁能够做到技术攻关、性价比合理就冲上前去,事先规定一个路线是可以的,但还要看创新能力和最后取得的效果。 说实话,每当发现一个新油田的时候,一般人心情很高兴,我个人的心情是很复杂。我们这代人不能把子孙后代的资源用光,所以燃油车必须转型。像国外的车企,丰田在很早就做到了百公里3升的油耗,我们国家现在也开始大力推进,从国5到国6,排放法规更加严格,更快找到出路。 说到氢能源的问题,用什么手段制氢呢?电制氢还是淡水制氢?我们国家人均水资源排在世界第84位,属于贫水国家,能用水制氢吗?用海水制氢,腐蚀怎么解决?除此之外,氢气的运输、储存都还没有攻克。比如用金属容器储存氢气,加重了车辆的负担,间接增加了汽车的耗氢量。所以,关于氢能源的使用,我个人觉得是很有希望,但是现在还不成熟,还处于攻关期。 懂车帝:2019年电动车发生了很多安全的问题,包括一些自燃事件,看您之前也在多个场合呼吁电动车充电的安全,充电安全实际就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比如充电设备、充电接口等等,目前充电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短板和问题亟待解决? 黄其励:我认为电动车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充电线、接口,包括车上的系统都是一个整体。 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到现在已经十年多了,我们看统计数字,应该说电动汽车发生事故的比例并不比燃油车高。我们大家通常的观点是,能量越密集、能量越集中,危险性就越大,从这种观点来讲,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在也就在200瓦时/千克,而燃油车油箱里面装满汽油之后比电池的危险系数还要高。 实际上,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和市场应该给电动车宽容的环境使其发展。回归到具体的充电安全问题上,电动汽车的充电标准,例如GBT27930非常明确。另外,我认为还有电池本身机理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是发生在充电结束之后或者是在运行中的,特别是充电之后不太长一段时间的静置状态下发生电池燃烧的个例还是挺多的。所以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去提高电池本身的技术和材料工艺,才能确保电动车电池安全问题。 懂车帝:电动车充电可能很多人会比较信任“国家队”,有数据显示,国网自建的充电大概有9万个左右,但是全国公用充电桩大概在50万个,可能在现在市场上的充电桩来说可能我们大概自己建的应该是在20%左右,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组建充电桩的“国家队”或者制定行业统一标准? 黄其励:我的想法是,让国家电网来整合这件事。整合成共同标准,要干就干好,不然就不干,别对付老百姓,有问题可以共同解决,逐个问题攻关,我们国内的充电设备或者电动车的设备要做就做世界最好的、最安全的、对老百姓最方便的,我觉得唯有国网有这个气魄,也有这个能力。 懂车帝:现在车企都在布局换电,比如像北汽新能源、蔚来等企业,您觉得换电模式未来实现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 黄其励:换电如果能解决好,确实是一个可以采用的方式。首先换电没有排它性。比如我们国家的车用电池规格、电池寿命都不太一样,另外,包括充电的电池管理系统,各个厂家的电池管理是否一致都需要解决。新的途径只要是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用户方便就可以做,而且我们国家电力市场这么大,汽车市场这么大,对电动车的充电方式应该支持多重手段并举。 懂车的:普通老百姓对电动车的购买欲望还是比较弱,因为又了国家补贴和政策还有牌照的因素才愿意买,请您预测电动车还需要多长时间能够真正普及,或者说是在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普及? 黄其励:首先,我提倡公共交通。我们毕竟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一样。比如在汽车的人均保有量上,美国有多少,中国又有多少。我们毕竟有14亿人口,不可能达到人均一台车的规模。从这个层面讲,我支持公共交通,我也提倡公共交通免费,实际有些发达国家已经这样做了。所以我觉得,不是要人人都有车,那不是方向,也没必要。 其次,现有的车怎么提高利用率,为什么一台车只能坐一个人,有4个座位坐一个人太浪费资源,完全可以用经济手段、管理手段、技术手段,让车的利用率提高,像网约车的拼车,用一种方式让拼车人得到好处,被拼车的人也能得到好处,国家也能得到好处。 从理论上来讲,我不主张人手一台车。车是高等消耗品,有条件就买,没有条件不买,不要把它变成必需品。消费还是要适可而止,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钱人买奔驰,没钱人买国产,再没钱买低速电动车,再没钱就靠公共交通,都可以很好地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