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企业家》一周年回顾时间:2021-06-05 为了深度挖掘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宣传好济南市本土的优秀企业,济南交通广播从2020年6月12日起推出大型融媒体访谈——企业家,通过企业家专访、融媒体传播,挖掘企业家群体不同寻常的创业故事和创新思路。截止今天,我们已经采访了43位在济南经营创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家,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时值《企业家》开播一周年之际,我们盘点了一年中受访企业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语,从中了解济南企业家的不凡情怀。 01 最喜人的蜕变 疫情是过去一年绕不开的话题,不少企业在疫情的寒冬中不幸倒下,而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经历了疫情的磨砺与淬炼,有了强身健体的意外功效。就像这些年一直高歌猛进的开创,疫情的到来给他们提了个醒。突如其来的资金压力和人才需求,让他们开始认真审视过往,做减法、做聚焦、做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就像开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伯虎所说,坏事有时会变成好事,冬天过去就是春天。 周伯虎:因为从疫情开始发生,政府跟社会各界对于我们这种民营企业的关注程度还是非常高的,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包括从防疫物资开始,到各种扶持基金,再或者是给一些这种资金上的支持,我觉得这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信号。就是说我们在这种营商环境下,在政府的在这种支持下,其实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信心,我觉得这是可能其中原因之一。第二我觉得让我更认清了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企业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反思的机会,我觉得是非常受益的,这是真实的一个感受。我自己做了很多的批评和反思,原来我一直忙于扩展,现在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觉得这些都是在这个期间带来最大的改变或者是受益点。第三个还是要看准方向,未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个领域,包括我们做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这些产业或者这些行业里面,它是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所以说我觉得未来还是要选择能够和整个社会或者是整个经济大趋势发展要跟上节奏的方向。我能够活下来,还有非常大的一个增长,主要得益于这三个点。 02 最宏大的愿景 打造餐饮品牌集群;打磨城市名片;让鲁菜进军长三角,进而走遍中国;布局22城共享中央厨房,打通中餐供应链的传统顽疾。山东凯瑞商业集团董事长赵孝国,这个被称为不太像济南人的老济南,一系列的大手笔离不开他对家乡的挚爱。低调务实,又饱含情怀,赵孝国一如自己的鲁商前辈一样,正在用实干为山东人扬名立万。 赵孝国:我是一直努力的想让山东的济南的企业,能让更多的人瞧得起。因为近几年我认为社会上对于山东这种有意无意的“黑”有点多,在这一点上作为山东的企业家,我有的时候就心里不安或不服气。你看今天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山东总量排第三。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山东并不落后。为什么这么发达的一个省份,这么美好的一个城市,别人还诟病我们?我们一定要检查我们自己。我不论到哪里,我都说我是济南人。别人说你会不会离开济南?我说我不会。因为这个城市养育了我,我对她有感情。包括我做的泉客厅,我就想给这个城市一张名片,我就想做一个济南空中的会客厅,让全国、全世界的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城市。他们也有人讲原来章丘的孟洛川他们怎么去闯北京,去做瑞蚨祥。我说一个时代,总归得有一个时代的人去做这个事情。我说真正的建制的把鲁菜成集团化进入长江沿线的,你们记住,是一个济南人叫赵孝国;第一个把中国的餐饮店把全国铺起来,一定也是我。只有对这座城市有着深深的爱,你才能有动力。 03 最动人的情结 工业是一座城市经济的根基,但似乎又不太容易被普通人感知。但就是在这个不是这么显山露水的领域,有一批像华凌电缆总经理王兆波这样的济南企业家锚定工业强市的目标,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根基,在平时为城市建设、发展增砖添瓦,在疫情这样的关键时刻迅速转型,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既体现一个企业的底蕴,又展露一座城市的底气。 王兆波:我们这代人看到了济南工业辉煌的时刻,济南的 工业基础原来是非常好的。正因为中间有那一段时间对工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后来济南部分很好的产业没有留下来,很遗憾。 我们这 一批比较早的民营企业,在做每一个产品的时候,还是遵循济南市老工业的传承,创新、做质量、弘扬工匠精神,我们传承了济南的工业的元素。 一个城市的发展没有工业基础,这个城市是不活跃的,城市整个的利税,大部分是靠企业纳税。这一届政府 孙书记提出来打造的工业强市,对民营企业来讲,信心也是满满的,动力也很足。有好的政策,再加上时间节点也很好,现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 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迎来了很好的发展历史机遇期。 04 最温暖的初心 一个大事件是否一定源于一个大目标?有时未必。因为一次偶然事件的触动,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振用医者仁心开始了新生儿缺陷筛查的产业化之路。大医治未病,冯振和他的团队正用现代科技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至高境界转化成现实。要想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一颗饱含温暖的初心。 冯振:实际上我觉得任何尖端的技术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普通老百姓。实际上我也是靠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进入这个领域。我毕业以后工作的第一家医疗机构,我承担的第一个项目就研究耳聋基因在新生儿当中的发病率。结合这个项目我跑了17个地市的聋哑学校,其中在济南市有一家土屋路的聋哑学校。我做活动当天早晨起来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家长在门口等,走的时候都快黑天了,他还在门口等。我就问他,我说你为什么还没走?他说我第一天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来,我不知道孩子在里面的整个状况是怎么样的,生活能不能适应,老师对他怎么样。我给他说肯定是没问题的,学校都有很专业的老师,但正说着他整个人就不行了,哭得泪流满面。 05 最提气的叫板 从红海游进蓝海,把夕阳变成朝阳。郭志强的创业经历像是一出《绝境求生》的真人秀。面对行业巨头的轻蔑,山东世纪开元董事长郭志强一拍桌子,拍出了相纸行业的大洗牌,也拍出了世纪开元的辉煌未来。 郭志强:可以给你讲一个小段子,当时我们最早是只做柯达的,我们的原则是只用最好的相纸。后期我们已经占了柯达出货量的非常大的比例,我们就给柯达谈政策。柯达还比较牛,觉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时他分管民用市场的总监跟我说,郭总你柯达卖得好,不是因为你世纪开元卖得好,是因为我们柯达的品牌牛。我在上海嘉里中心,我拍着桌子把盘子都拍飞了,我说我告诉你,世纪开元说你柯达是好品牌,你就是最牛的品牌,我世纪开元说富士好就是富士好,说乐凯好就是乐凯好。中间又经历了富士,也重复的发生这个故事。后来我们用乐凯替代了富士,成为现在中国人认为最好的一个相纸。实际上倒不是说我们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更重要的说实际上是我们更懂用户,因为我们这几年积累了超过1500万的个人影像用户,我们最了解中国的用户他是需要什么的影像产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真正说你背后到底相纸是什么品牌,这还只是一个原材料,其实用户并不care背后相纸是哪一家的,他更信任的是世纪开元。 06 最励志的定位 保安和安保一个简单的顺序之差,却有着迥异的内涵。七兵堂从成立之初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别人眼里看家护院的小生意,在他们眼里是保家卫国的大事业。正像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总裁马永群说的,世界这么大,我们想去看看。这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一群安保人逐梦之旅新的开端。 马永群:还是源于一份情怀,一份梦想。我们自从公司创立之初,当时就定下了安保梦至全球,平安天下,中国兵,扬威世界,安保梦。这是我们随便一个队长都能把它诠释出来的一个梦想。七兵堂自从创立之初,一定代表的是济南的安保、山东的安保、中国的安保,我们能走出去,也能发挥像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一样的安保公司,能为国家分忧解难,而不是认定我就在家看家护院。咱背后是咱自己的国家,我们被国家培养的这批人有着热血情怀,因为这片情怀是大家有的共同的经历,所以无论哪里的战友都有这份热血,都想着去做这份事业。 07 最勇敢的尝试 在行业过热的时候进入,然后又突然遇到市场饱和,这是一个企业家最怕遇到的场景。在国内发展遇阻的情况下,鑫衢集团董事长王玲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经过简单的考量和比较,将目标大胆地锁定未知但具有潜力的海外市场,也为众多民营企业的发展拓宽了视野和思路。 王玲玲:因为有句话叫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在一个偶然的朋友聚会当中,听从非洲回来的一个朋友说光伏行业在非洲非常有市场。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非洲太阳大,我觉得还是相信的力量,勇敢的走出去的第一步。第二个也是因为自己那个时候相对比较年轻,甚至说没有什么退路可言,所以考虑着不如去试一把,是这样的一个前提和想法。不管今天是在西非建厂,包括我们在东非肯尼亚这边建厂,总是想以这个国家作为一个大本营,辐射周边的非洲国家。 08 最独特的应对 去年央视315晚会爆出“农药养殖海参”后,关于对海参质量问题的质疑甚嚣尘上,而面对危机,金鲁源海参总经理李宝叶的临危不乱成功转危为机。 李宝叶:当时315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 我心里是很明朗的,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没有事的。我给我市场部的经理打电话,说我们 最晚的一批海参化验是什么时间?他说我们这春参出来的, 3月25号出了一批, 我说你把检验报告发给我,他说李总你放心,我们全是合格的。我说那就放心了。第二天我就跟省市相关领导打电话了,我说我看到报道挺可怕的,别把这个行业给毁了,我们家那么大的库存, 你们赶紧过来检测。他们当天就抽检了我们十几家店,省市区三级联动。 他们抽检以后,为了保证我们的权威性、准确性, 我把我们的20个产品全部送检, 他们抽检的是化验26个指标, 我要求我们检全项36项,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我最近也要把这个数据公布给消费者,大家去看一看。这次检测,检测费加上我们的产品,花了20多万块钱, 但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只要人不丧良心, 赚钱就要对品质严格去控制。 09 最可喜的走红 黄焖鸡的爆火把济南杨铭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路推上了风口浪尖,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杨晓路却并不意外,因为他对一个宏大的命题做出了精准回答:使中餐标准化。继承传统的工艺,融入现代化的运作,很多像黄焖鸡、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一样的中餐美食都可以成功出圈。而对济南的美食来说,借助这波风潮,重新审视和梳理自己的脉络,用现代人的眼光和口味重塑新鲁菜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方面,黄焖鸡开了个好头。 杨晓路:其实我还真没感觉自己是网红,把我推到风口浪尖后,反而使我心态更加平静了。因为我们杨铭宇公司一直以一颗平常心做良心企业,把我们的菜品,把我们服务质量放到第一位,才能得到这么多老百姓和食客的喜爱,才能获得国民小吃的美誉,在全国三大小吃中拥有一席之地。这些让我感觉这10年的心血没有白付出,心里非常地欣慰,非常地感动。越是这种情况下,我更应该带领我们公司的所有同仁,把好食品安全关,做好我们的店面巡查工作。越是这个时刻压力越大。 10 最长情的陪伴 薛记炒货林立街头的门店就像我们身边的邻居,从薛记炒货品牌创始人薛兴柱本人的大头像到更迭的全新VI系统,泉城百姓都看在眼里,见证着这个品牌的发展。而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薛记一直用匠心塑造他们的产品。从用家传手艺炒制的瓜子,到网红奶枣、锁鲜栗子,薛记一直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速度不快但步伐稳健。 薛兴柱:我们是做体验式的,让顾客有体验感。我们门店是绝对的有烟火气,进店以后首先你闻到的是栗子的香味、腰果的香味、五香花生米、锁鲜枣仁派烤出来的香味。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我们也不说零添加、无添加,我们压根就不添加。比如说薛记的瓜子,我们是0531的工艺,零添加、五炒制、三挑剔、一精选。我们是按这个程序按这个标准去做的。2021年9月30号,我们在济南要达到百店,这是我们团队从上到下一起定下的目标,到2022年我们计划开到120到150家店。我们要为我们的薛粉提供方便,开在社区门口、开在商业街,离你最近的地方,离你最方便的地方,你出门来买薛记的东西,不超过一刻钟。 采访后记: 一年的时间很短,仿佛一转眼,我们济南交通广播的《企业家》栏目就将迎来开播一周年的时刻;一年的时间很长,在过去一年的每一个周末,都有《企业家》清晰的印记。过去的一年很艰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济南的企业家无一例外的受到了巨大的考验;过去的一年很温暖,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悉心助力下,众多济南企业不仅度过了寒冬,而且借势完成了转型升级的目标。来日方长,未来可期,从新旧动能转换、工业强市,到强省会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南的企业家正面临多重的重大政策利好,正是奋发有为,阔步向前的好时机。济南交通广播《企业家》栏目将会一如既往忠实记录这些优秀企业家奋斗向前的历程,将他们全方位展现给济南市民。也希望借助这些企业家的成功经验,激励和启发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洪流,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