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访谈 >>默认分类 >> 人物专访 | 于复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企业访谈
更多
  • 步步联数科风控运营团队拜访青岛华融企业做

    2021年11月13日下午,通过核心创始团队对业务模式的介绍及系统平台操作的演示,四川商投欣盛股权投资及青岛华融实业几位领导对步步联自行研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方案有了清晰、全面的认知,并表示高度认可

  • 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访谈录|即发集团杨为东: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中国纺织行业的短板在哪里?即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即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为东直言:是创意设计。而为了寻求突破,即发集团独辟蹊径,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颠

  • 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我们要聚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以人民为落脚点,这坚定了大家信心。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两会报道20份个人提案,12份联名提案,3份社情民意,这是翟美卿履职十三届政协委员以来交出的成绩单。这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详细内容

人物专访 | 于复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时间:2022-03-01     【转载】   阅读

个人简介

于复生,男,山东建筑大学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216班班主任。博士后,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市泉城特聘专家。现任山东建筑大学机电研究所所长,TRIZ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创新方法及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机电精密测量与控制、TRIZ创新方法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近几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省科技攻关、省创新工程、省教育厅科技基金、建设部发展基金、山东省重大科研项目(JMRH)等多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位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7件,著有《TRIZ工程题解与专利撰写及创造性争辩》等著作、编著17部;承担企业横向课题及科研开发40余项。先后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机械厅科技进步奖10余项。于复生教授的机器人特色教学及专利创新等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济南市电视台、《生活日报》等媒体报道。

躬身力行,一切为了学生

于复生老师自2000年来校后,即参与了学生管理工作,担任了两个班的辅导员。伴随着20年来学校的高速发展,于老师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分别在08年、13年、17年各担任了一个班的专业导师,2018年以来担任了26名同学的“全域导师”。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开展创新讲座、专利撰写、摄影比赛等活动,强化了同学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多次带领同学们参观解放阁、济南战役纪念馆,为英雄山革命烈士扫墓,让同学们认识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来科技报国。

于复生老师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每年都组织开展科技引领活动,从创新方法、SolidWorks、单片机、ARM、VC++到手机安卓编程,出谋划策并积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竞赛。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电子科技大赛、创客大赛等等,都留下了建大学子拼搏的风采,获得奖项百余项。在没有专项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于老师个人出经费,连续支持了五届世界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最有科技难度的Robocon比赛,指导一届又一届的参赛选手从省16强一步步奋力拼搏到全国二等奖。

尽心尽责,为了一切学生

适逢2021年学校推行班主任责任制,于复生老师在聘任班主任后在第一时间深入宿舍,与每一个学生亲切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基本信息并与每一位同学合影留念,把这些信息和合影都收录在班主任手册中,为同学们留下进校后最青涩的回忆。

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于老师采取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假期中曾驱车赶往潍坊、新泰、济阳等多地开展家访,尽量让每一个同学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当好参谋;对学有余力和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主动邀请其加入开放实验室,学习和参与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锻炼其科研精神。从三维模型到机械加工,从电路仿真到焊接调试,从简单的验证实验到独立开发,他以大量的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对有价值的创新方案进行提高完善,指导学生制作样机,并在此基础上发表科技论文、撰写发明专利,与企业开展合作。自2008年以来,指导同学们为企业成功开发二十多个小项目,指导同学们撰写发明专利上千件;其中2019年毕业的范国隆、高壮壮等同学在校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都超过了70件,且80%都得到了授权。当时在实验室带过的学生,毕业后创办的公司有的年产值已过两亿元,成为行业龙头,大部分同学都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骨干。

爱生如子,为了学生一切

“平时老师比学生忙,但大一的学生比老师忙。”这是于复生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由于大一学生早上要跑操,晚上要统一上晚自习,在新生入学适应期这段最需要老师指导的时间里,很难找到与学生共有的空闲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于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空余时间作为工作安排的基准,在学生的空余时间里,他推掉外面邀请的项目评审等工作,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与同学们交流谈心。

在这段时间中,于老师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宿舍,和同学们朝夕相伴,参与各种新生活动,将更多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他不仅关心着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对于思乡心切的同学,他会私下和他们的父母沟通,让家长多和孩子联系交流;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他耐心开导,帮助他们逐步消除压力;对因琐事产生矛盾的同学,他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化解矛盾······正是因为他对学生的真诚相待和无私奉献,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至今仍然与他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于老师收到的祝福短信不计其数。

“教育是把灯点亮,而不是把篮子装满。”于老师说:“作为一名大学生班主任,职责要求我们要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优良班风的培养者、协调关系的艺术家、班级管理的设计师、创新创业的指导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但是,我们必将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勇往直前,一定做好这几种角色,不辱使命。因为,学生是我们的未来。”

来源:学在建大

原标题:《人物专访 | 于复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