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全国主流媒体西安看全运采访团走进西安企业,探寻创新“密码”时间:2021-07-31 陕建集团十四运会场馆建设 7月29日下午,全国主流媒体西安看全运采访团一行来到西安陕建集团,只见工作者不畏高温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守护在场馆一线。 据了解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各类场馆设施共53个,其中新建30个、改造提升23个,分布在陕西省13个市区。陕西建工承建了其中的23个,包括陕西省奥体中心体育馆、西安市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咸阳奥体中心、延安新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铜川市体育馆等项目。同时,还承建了全运村、西安火车站北广场、西安北客站枢纽工程、西安奥体中心周边市政道路、西安市体育中心外围提升改善道路等配套工程。 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3月,是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51亿元,旗下拥有国际工程承包、建筑产业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钢构制作安装、商混生产配送、工程装饰装修、古建园林绿化、物流配送供应、地产开发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旅游饭店经营等产业。 近年来,陕建取得科研成果数百项,获全国和省级科学技术奖88项、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21项,国家和省级工法611项、专利802项,主编、参编国家行业规范标准90余项。先后有72项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93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3项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9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 陕建坚持省内省外并重、国内国外并举的经营方针,遵循“为客户创造价值,让对方先赢、让对方多赢,最终实现共赢”的合作理念,完成了国内外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国内市场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际业务拓展到28个国家。 隆基绿能:“绿色创造 助力零碳未来” 7月30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全国主流媒体西安看全运”采访团一行来到西安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股份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为使命,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理念,聚焦科技创新,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分布式解决方案、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隆基股份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日本、德国、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泰国等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隆基股份加入RE100、EP100、EV100倡议,持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能源革命,为建设“零碳地球”“绿色地球”贡献力量。 该公司作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光伏企业,2020年,隆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45.83亿元(数据来源:2020年年报),位居《财富》中国500强第300位,《福布斯》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第839位。隆基股份品牌价值402.16亿元,位居中国能源化工制造业第7位。2020年,隆基股份实现硅片出货量58.15GW,实现组件出货量24.53GW,均位列全球第一(数据来源:2020年年报)。隆基股份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以科技驱动生产力。截至2020年年底,隆基累计投入研发79.63亿元,累计获得专利1001项。隆基股份研发的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持续领先世界纪录,隆基股份研发的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21%,刷新世界纪录。隆基股份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获得多项国际、国内重要荣誉。曾荣获RETC光伏组件指数突出成就奖,连续多年获得mV莱茵“质胜中国”奖,曾荣获全球光伏组件可靠性积分卡TOPPERFORMER奖,曾荣获PVMagazineTest*高发电量奖和PVSEC特别贡献奖等。 2019年12月,隆基股份入选上证50样本股;2020年9月隆基股份被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2020年,隆基股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被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评为AAA;获评PVTech组件“可融资性”唯一AAA等级;获评BNEF财务健康指数第一;获评BNEF100%“可融资性”组件品牌。在资本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隆基股份提出“SolarForSolar”模式,在为全球创造低成本清洁能源的同时,践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理念。从2015年开始,隆基股份布局中国云南和马来西亚古晋,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实现以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隆基股份策划在光照资源丰富、同时临海又有落差的地方,将光伏和抽水蓄能相结合,形成以光伏电力驱动光伏制造的产业模式。秉承“可靠、增值、愉悦”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隆基股份将推动“绿电+绿氢”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让更多人享受绿色能源,助力绿色低碳的能源变革进程。 深度链接: 西安市聚焦打造“6+5+6+1”现代产业体系,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针对我市产业结构不优、二产占比低、龙头骨干企业少、产业链培育不足等问题,出台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实施意见》和22条支持政策,提出到2022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2%,形成5个以上千亿元产业集群。深入实施11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兑现奖励资金15.01亿元,推动“6+5+6+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今年围绕“6+5+6+1”现代产业体系,安排产业重点项目278个,数量是去年的1.72倍,年度计划投资1851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的47.9%,占全市重点项目近“半壁江山”。先进制造业项目2020年投资增长56%,2021年上半年增长53%。 在6大支柱产业方面,全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三星二期、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中兴科创产业基地、陕汽扩能、法士特、隆基电池、吉利新能源汽车、华天慧创、众邦电缆等122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三星二期、中兴科创产业基地、法士特年产20万台S变速器智能工厂、陕汽扩能等项目今年将竣工投产,释放产能400亿元以上。在5大新兴产业方面,充分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积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双向发力,全力推进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一期、铂力特智能工厂、中电科20所现代导航产业基地、三角防务、海康威视、巨子生物等18个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硬科技产业集群,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蓄势赋能。在6大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全力抓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国际港、国际会展中心、华为西安研究院、中兴通讯西安研究所、西安比亚迪研发中心、中粮丝路国际总部、绿地全球贸易港、招商局丝路中心、五矿金融贸易总部、华润万象城等重点项目,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今年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围绕打造“一核两极三板块”,持续推进中央文化商务片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易俗文化旅游片区、曲江电竞产业园、华侨城欢乐谷、恒大童世界、融创冰雪世界等39个文化旅游项目,加快建设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编辑:马秋芳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