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科之声专访华侨企业家张巧珍:做链接北欧与中国的桥梁时间:2021-07-21 【本期专访人物】 张巧珍,瑞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北欧深圳总商会会长、深圳港华集团总裁、北欧(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巧珍1984年南下深圳创业,2009年到达瑞典,开启瑞典投资创业历程。 2009年,张巧珍女士被授予“建国60周年共和国建设百名功勋人物”荣誉称号; 2015年11月,张巧珍女士联合在瑞华人企业家及瑞典企业家创立了瑞中企业家协会,并在2017年11月,成立了北欧创新中心; 2018年5月,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为张巧珍女士颁发了特殊贡献奖; 2019年10月1日,张巧珍女士受邀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观礼,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20年10月14日,张巧珍女士受邀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
【前言】 在张巧珍女士30多年的创业历程里面,科技创新让她难以忘怀。在以高福利高收入著称的北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寒冷的冬天,殊不知,北欧的科技发展水平同样走在世界前列,著名的诺贝尔奖、宜家家居、爱立信、诺基亚、Opera、Linux、Skype等等。同样,北欧地区的医疗设备、医学研究水平也是首屈一指的。 作为一名时刻心系祖国的华侨企业家,十多年来,张巧珍女士通过多种渠道为国内引进了种类繁多的高端技术的医疗器械以及相关设备,有效解决了国内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多方的奔走让她有了在国内投资医疗大健康的想法,再加上去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她的想法直接落地——北欧(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7月13日下午,中科之声·科企纽带采访组一行专访了张巧珍女士,听她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以下是采访实录,有删减: 中科之声:您是行业的佼佼者,您选择布局医疗健康领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贵司又是如何布局相关产业的? 张巧珍:我在北欧这段时间,看到当地高度发达的医疗体系,就想着怎么样才能为国内提供支持,初期我们主要是引进高端医疗设备提供给国内的医院以及卫生主管部门,并成功实现了技术引进。 2020年初的疫情,我们组织当地华人华侨积极为国内捐献口罩等防护物资,这让我有了在国内投资医疗大健康领域的想法,在与家人沟通后,家人也特别支持我的想法。于是,我们与国内主管部门沟通,当年2月份就在位于坪山的深圳公共卫生战略物资生产储备基地建造了133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投入2.5亿元,生产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护物资,高峰时期生产人员超过2000人。
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生产车间部分空间用于生产技术引进的医疗设备,并逐步过渡到全设备生产。 中科之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您如何看待行业的科技创新?贵司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如何?有哪些研发成果? 张巧珍:科技创新是任何行业都面临的问题,行业要发展,必须要创新。比如我们现在做的口罩这块,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聘请了专业的技术团队,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先后研发出了十多种不同种类的口罩,有吸尘的,可降解的,可水洗的,有些口罩戴着可以长达8天时间不用更换。当然了,实现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我们研发的高科技材料加持。 我们最新研发的富氧机,富含负离子,对人体有益,目前已经在坪山基地生产,并小规模投放市场。 中科之声: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健康”引起了医疗界、管理部门和舆论的高度关切,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支撑服务作用。您如何看待医疗健康互联网化。 张巧珍:因为我们的业务有部分是在北欧地区,不仅仅是与国内,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都离不开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进行成交,这是现在以及未来的大趋势。在国内,我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每年我们还会参加进博会、高交会,并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品牌宣传,促进销售。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科之声:我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您如何看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疫情期间,贵司有哪些公益爱心之举呢? 张巧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正值国内春节假期,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等各类医疗物资紧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组织北欧公司和国内公司员工积极投入口罩等医疗物资的抢购中,由于物资紧缺,采购成本较高,但是我们仍然是不计成本的采购,然后运往武汉前线。当时由于民用航线基本中断,物流体系基本上不通,我们就用直升机从宝安机场空运过去,由于直升机一次性加油续航能力在500、600公里左右,前后花了2天时间才将医疗物资运到当地。 同时,我们还在深圳本地捐了一部分物资给到儿童机构。
中科之声:这批物资采购成本大概有多少? 张巧珍:当时我们是不计成本采购,也没有测算成本,事后,我们估算了一下采购成本,大概在3、4000万左右的样子。后来有人跟我说,你们找红十字会开具捐赠发票,可以抵税。我说不用了,本来就是做好事,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 后面,我们也有收到部分捐赠机构寄送的感谢信,觉得做了这个事特别值得。通过这些事,也是让我们决定在国内投资医疗大健康领域,让普罗大众真正能享受投资带来的红利。
中科之声:“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您对医疗健康行业前景看法如何? 张巧珍: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这么说没有问题吧。大健康领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有助于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也能鼓励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投入,比如你们今天来采访,站在科技领域来看大健康,就能说明国内对该领域的重视。 同时,作为一个华侨,我们在国外切身体会的是,要将我们国内的中医推广到国外去,首先就是要在国内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加大对中医的投入力度,有了国家政策的战略支持,相信这方面很快就能实现,让中医也能像西医那样造福全人类。 中科之声: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贵司未来战略规划布局方向如何? 张巧珍:刚刚我们提到产品布局,随着防护用品的需求下降,我们的重心将回到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中,为国人提供优质的医疗器械产品,未来我们将会加大该领域的投入,比如我们的研究机构,招募更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加入到我们的团队,研发更优质的医疗产品。 中科之声:您下个月就要去瑞典了,提前祝您一路顺风。 张巧珍:好的,谢谢。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