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外资砸钱抢占中国水务市场污染事件却频发,中国反击稳定基本盘时间:2021-06-24 文 | 华商韬略 吴苏 芯片卡脖子引起中国加速反击,但很多人不知道,饮用水也有卡脖子威胁! 两个月前,全球最大水务集团威立雅正式吞并“老二”苏伊士环境集团。法国两大百年巨头合二为一,成为水务和固废两大领域的全球冠军,年营收达到450亿欧元级别,相当于3500亿元人民币,每天狂揽近10亿。 重点是,两大集团控制着全球近3亿人口的用水需求,其中,中国是主要市场之一。 2014年,媒体曝出,仅仅是威立雅就已在国内近一半的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为4300万中国居民提高服务。近些年的发展,加上苏伊士未公开的份额,保守估计,中国近1亿人用水与他们有关。 你可能疑惑,用水这么关键的领域,外资怎么渗透进来的? 据媒体报道,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2002年之后,相关部门开始鼓励社会资金、外资参与水务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此后,外资又被允许进入水务市场,威立雅、苏伊士等跨国巨头纷纷趁势“抢滩”,拿下数十个城市的供水市场。 关键在于,威立雅不讲“武德”,采取最粗暴的方式抢占中国水务市场:疯狂砸钱! 2002年,上海自来水浦东公司和威立雅签约组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城市自来水公司,中方报出的股权转让评估价为7.6亿元,威立雅直接给出评估价的2倍。 媒体直呼:“这让中方各界诸多人士惊诧不已,也迷惑不解。” 很快,“钞能力”打法接连上演。 和兰州供水集团签署45%的股权转让意向性协议,同时竞标的苏伊士旗下中法水务报出4.5亿元,国内公司北京首创报出2.8亿元,而威立雅一上来就砸出17.1亿元。 威立雅这一招也被当时的竞争对手“抄作业”。扬州自来水股权转让招标,转让49%的净资产,中法水务以8.95亿元的投标独占鳌头,报价为资产价值的5倍左右。 跨国巨头动辄以3到5倍的价格竞购中国水务资产,地方欣喜若狂,不仅增加了城市收益,还引进了外资。 面对地方的“短视”,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原会长李振东一针见血:“外商今天高溢价收购供水资产,明天都要成倍地赚回去!” 现实正是如此残酷,钱还没捂热,掌握供水主动权的跨国巨头便大肆“回抽”。媒体透露,自威立雅1997年进入天津获得第一个项目起的10多年时间,天津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先后上调8次,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0元,水价上涨近5倍。 不止涨价掘金,水安全问题也频现。 媒体盘点了威立雅历年违规事件,包括:2007年,青岛威立雅水质超标,涉嫌向自来水管道排放污水;2008年,上海浦东威立雅临江水厂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此后上海浦东威立雅因违反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被多次罚款;2013年,海口威立雅水务白沙门污水处理厂被查出出水粪大肠菌群数超标;2014年,兰州威立雅被爆自来水苯超标,而苯在常温下是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 最讽刺的是,威立雅水务中国官网曾喊出口号:“致力于让中国居民享受到接近西方自来水的品质!” 不时爆出水安全问题后,威立雅等巨头悄悄在中国踩下“刹车”,中国大力反击,不仅对威立雅等公司进行严格监管和监督,还以央企、国企等方式牢牢控制并扩大水务基本盘。 整体而言,中国饮用水安全的命脉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不过,中国水务市场体量庞大,跨国巨头仍伺机而动。换句话说,水资源战争,中国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去年9月,苏伊士亚洲高级副总裁孙明华称将“扩大在华发展,未来的重心将落脚在成都重庆”;今年3月,苏伊士亚洲水务运营总裁范晓军又表示:“未来苏伊士将以中国为基础,打造法国以外的第二个中心。” 跨国巨头从未停止对中国水务市场的进击,中国丝毫不能松懈,需要提高警惕,稳扎稳打,掌控市场,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避免被卡脖子。 参考资料: 1.威立雅何以吞并苏伊士,成为更大的全球冠军,界面新闻 2.威立雅的中国“水生意”:高溢价收购拷问系统维护质量,每日经济新闻 3.渗入中国水管的外资:兰州水污染或致外资刹车中国业务,北京青年报 4.苏伊士亚洲高级副总裁:扩大在华发展,未来的重心将落脚在成渝,封面新闻 ——END——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