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访谈 >>默认分类 >> 专访丨洪涛:低碳转型亟待多方合力
企业访谈
更多
  • 步步联数科风控运营团队拜访青岛华融企业做

    2021年11月13日下午,通过核心创始团队对业务模式的介绍及系统平台操作的演示,四川商投欣盛股权投资及青岛华融实业几位领导对步步联自行研发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方案有了清晰、全面的认知,并表示高度认可

  • 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访谈录|即发集团杨为东: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中国纺织行业的短板在哪里?即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即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为东直言:是创意设计。而为了寻求突破,即发集团独辟蹊径,研发出“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颠

  • 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我们要聚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政府工作报告以人民为落脚点,这坚定了大家信心。中房报记者 苗野丨两会报道20份个人提案,12份联名提案,3份社情民意,这是翟美卿履职十三届政协委员以来交出的成绩单。这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详细内容

专访丨洪涛:低碳转型亟待多方合力

时间:2021-06-02     【转载】   阅读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洪涛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中国的低碳转型进程已经提速,相关的企业和行业应当如何把握住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国际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主任洪涛认为,低碳转型需要多方合力,政府应在低碳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稳定社会预期,其中碳定价是影响企业去碳化程度和引导未来投资的标杆;企业在制定长期战略时应考虑到低碳发展的成本,并借鉴跨国公司的碳管理经验;行业协会逐年更新“领跑者制度”,公开业内碳足迹标杆,促进企业向更低碳足迹的持续行动。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碳定价在推进减碳中的作用,国际上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是否有借鉴意义?

洪涛: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碳价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在推进减碳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将有望出现先慢后快的加速上涨的态势。从国际经验看,碳定价是影响企业去碳化程度和引导未来投资的标杆,合理的碳价将有利于激发企业减碳的积极性。此外,较高的碳定价也将指引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和产品升级,企业将加大在相关技术上的投入。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在促进低碳发展中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具体应当从哪些方面着力?

洪涛:中国在国际社会承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相关行业将加速向低碳发展转型,在促进低碳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将发挥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线图,即长期能源战略及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明确各阶段脱碳目标,保持政策强度与连续性,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控排企业提供确定性预期。

二是制定中短期低碳的施工图,即能源环境类规划,提出明确的约束性与预期性指标,加强执法严控非合规高碳项目部署。

三是积极培育碳市场、各类能源市场,有序推动金融参与,提供碳定价,引导企业低碳投资导向,降低去碳边际成本。

四是积极扶持低碳技术、先进能源技术的原始创新与基础研发,出台激励政策加快这些技术降低成本,缩短这些技术从研发到规模部署的时间。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参与主体的企业,应当如何及时地调整措施应对未来的变化,着力点应当如何调整?

洪涛:要实现“3060”的目标,企业要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的进展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注点不同。在碳达峰前,企业担心的去碳化政策强度及能源可获得性;部分地方政府则已担心“未富先绿”,显现出“抢高峰”的冲动,尤其是已有一些地方政府提前部署高碳排放、长周期、重资产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在完成碳达峰后进入到碳中和的碳净减量阶段,碳定价将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公司应借鉴跨国公司的碳管理经验,尤其是低碳绿色供应链。如进行企业碳足迹测度与管理,采购绿色电力,参与碳市场,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降低产品线的碳成本。未来,中国企业应未雨绸缪制定长期战略,重视碳管控和碳减量。企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碳管控,生产运营的碳足迹管理,包括监测管控、核算评估、持续改进等。同业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行业协会可研究制定并逐年更新“领跑者制度”,公开业内碳足迹标杆,促进企业向更低碳足迹的持续行动。

长期战略,考虑未来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即碳定价增长带来的成本。

热点链接

● 圆桌丨5G开启工业智能制造新局

● 视点丨张厚明:锻造产业链共同体重塑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

●焦点丨科技创新“揭榜挂帅”要去行政化

● 绘蓝图、明路径布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焦点丨广东农信聚力打通农村金融“毛细血管”

●时报时评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找准三个“抓手”

监 制 丨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