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讯
更多
  • 曾伯怡督导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整

    新冷水江3月8日讯(郭渺洋)7日,冷水江市委书记曾伯怡带队来到中连乡,督导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好生态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曾

  •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3月份企业服务日活动

    3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以召开座谈会形式,组织开展3月份企业服务日活动,倾听企业呼声、解决企业问题,助推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办公室、宣教科及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参加会

  •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赴支队调

    3月8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赴支队就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副局长方军,驻市监测中心及局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支队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

生态文化
  • 福州高新区:崛起的“生态文化之城”

    双龙村位于大樟溪畔。福州高新区供图福州高新区,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可谓“海西智力之谷”;境内拥有“一环两水六湖”,“生态滨江之城”实至名归。近年来,高新区在发展的同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及人文历史发掘,一座翠旗衍秀的“生态文化之城”已然崛起。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美“一环”即五虎山、旗山、十八重溪等外围自然山体构成的生态背景环;“两水”即乌龙江、大樟溪两岸的滨水绿地与生态绿地;“六湖”即南井湖、南通湖、尧沙湖、乌龙江泄洪湖等四大蓄洪

  • “学党史 感党恩”--邓州新媒走进生态旅游小镇韩营村

        学党史、感党恩。4月30日,邓州市委网信办组织本地20余位新媒体从业人员走进生态旅游小镇杏山区韩营村,参观南水北调引丹会战历史场景和美丽乡村靓丽风貌,现场开展党史教育宣传活动,促进参加活动人员对党史的了解,提升了大家对深入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      青山环抱,绿水相依,在充满乡土气息和现代交融的韩营村里,杏山管理区主任鲁庆军带领参加活动人员逐个展点给大家娓娓解说。              在南水北调引丹会战指挥部旧址,看着当年奋战在工地一线的群众们居住的草棚和蜗居,简陋的厨房

  • 贵州以党建引领着力建设生态文化村

    到广袤的乡村寻找诗和远方——贵州以党建引领着力建设生态文化村3月18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印发《关于宣传推广北京市平谷区独乐河镇北寨村等128个生态文化村先进建设经验的通报》,我省镇宁自治县高荡村、锦屏县雷屯村等7个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紧扣“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兴旺、人与自然和谐、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生态文化村要求,自2009年以来,贵州各地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和民族特色村落,保留特色乡村传统文化,培育良好乡风民风。截至目前,全省获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的“全国生态文化村”已

  • 边台生态文化公园——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九台区边台生态文化公园坐落于长通路与迎宾路交汇处,是以“阡陌乡野,品读百年根脉”为设计理念,以保护生态用地为目标,以柳条边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多功能开放性公园。边台远瞻园、边台湿地公园、边台迎宾园与边台生态文化公园,紧紧包围着我区的南出口,成为我区城市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边台生态文化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约13万平方米,人工湖约2万多平方米,园路约2万多平方米。公园内设1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笼式足球场,2个停车场,2个水冲公厕、1个公园展示厅、1座管理用房及边台、牌楼门、长廊等。公园整体设计

  • 山西娄烦打造有特色、有看点、接地气的乡村旅游“嘉年华”

      4月27日,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暨第三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之一的杜交曲镇下石家庄村启动。娄烦县及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及负责人,农民代表、驻村队员、县文艺界代表、旅游企业代表等共700余人参加活动。  娄烦县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以来,该县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提出打造汾河流域生态景观带、环库水乡休闲观光区、特色乡村旅游体验区、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区、绿色生态旅游康养区的“一带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旅游+”模式,加大产业融合

  • 西安楼观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华服乐章·漫游楼观”活动

    注意。大概有许多人都有古风情节。看到古装剧,总会被仙气飘飘的各种古装迷恋得睁不开眼。所以,在万千旅拍的照片中,中国古风也因此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风格之一,毕竟有哪个女孩心中没有古风梦呢?五一节假期,由西安楼观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举办的“华服乐章·漫游楼观”活动,诚邀广大影迷到楼观游园打卡、拍华服,感受绝色福地美景,体验一场沉浸式的旅游拍摄之旅,留下一段直观的旅途之美。身着汉服,来楼观景,处处美。建筑景观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红墙黛瓦,亭台楼阁,流水树影,青草自馨,古韵悠悠。古建筑群,花海,竹林…处处风景

  • 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工作会议在嘉善召开

    为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方案》落实落地,4月26日,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圈工作会议在嘉善县召开。本次会议由示范区执委会牵头组织,上海市、浙江省、苏州市、嘉兴市、示范区两区一县文化和旅游部门,以及示范区内10家古镇、乡镇参会。会议由示范区执委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部部长曹雪娟主持。会上,曹雪娟部长通报了古镇建设方案近期有关工作事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长三角办主任骆文斌通报了长三角古镇一体化大会工作情况,各参会部门、镇作工作交流。【来源:市文化广电旅

  • 【工作动态】水净河美,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4月25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岭主持召开乐山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分析及美丽河湖建设工作会。四川省乐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各派出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科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全市一季度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了当前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探讨了乐山打造美丽河湖的初步想法,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工作。        赵岭指出,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总体较好,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要继续夯实基础,坚持项目引领,强化能力建设,统筹推进水

  • 山东:多措并举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助推建成农村“美丽花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4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乡村生态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三五”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积极推进清洁取暖改造、秸秆禁烧,助力蓝天保卫战取得良好进展。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切实做好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保障。不断提升农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利用水平,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下降,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了解,“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提出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

  • 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黄仙明就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答记者问

    4月26日下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4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会上,通报2020年度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环境质量状况。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黄仙明就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答记者问。南方日报: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农村污水治理列为十大民生实事,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如何推进?有何举措?黄仙明: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省政府将农村生活污水作为十大民生实事,要求新增1000个以上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厅将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治理率为重点,

  • 市生态环境局 专项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

    为切实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办事难”问题,4月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通过走访调研、自查自纠等方式“内外”结合开展问题梳理,该局聚焦审批效率、办事服务、索要证明、违规收费等10项典型的群众“办事难”问题,进行深入整治。组成6个调研专班,集中时间分别对22个镇(办、场、园、区)以及全市35家重点企业普遍反映的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办事难”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问题台账。严格整改销号。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等“四个清单”,按月开展调度,对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

  • 「环保督察」合力推动 切实整改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杨峥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艳  自4月初以来,随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深入推进、下沉,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林草局等省级各部门及州市有关单位结合督察转办举报件要求,成立工作组深入到案发地区进行调研督察,压紧压实反馈问题的整改责任,合力推进整改落细落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必备条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除了超乎想象的修复成本,被污染了的土壤,饮水、空气、食物,反过来还会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当前,有的

  •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原标题 |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最美生态护林员群像扫描  核心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中西部22个省份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生态护林员110.2万名,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  他们有的巡山护林,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有的利用产业扶贫政策,一人致富带动全村增收;有的脱贫之后从护林到造林,用绿色反哺大山……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遴选出王明海等20人为最美生态护林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

  • 大雪诗意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2月7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里的“荔”可不是“荔枝”。《说文解字》曰:“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薤,荔也。”可见“荔”指马薤,一种根系发达、耐低温的植物,在北方地区能正常越冬。贾冰吾《松雪瑞鹤》。来自人民网书画频道“人民美术馆”这一时节,下雪的次数增多、雪量增大。洁白淡雅的雪不仅浪漫多姿,还有着很强的文学意韵,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 从古人旅游中看游历的价值

    古代文人热衷于漫游名山大川,凭吊历史遗迹,徜徉在山水之间,陶醉于田园风光之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古代文人在旅行途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赋予大自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传统的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借鉴、传承发展的地方。  古人的旅游是一种深度参与、全身心投入、慢节奏享受的文化体验过程。这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衷于通过旅行来丰富人生体验、寄寓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现代人的旅游,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脚步过于匆忙,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慢慢体验和享

  • 植物画家曾孝濂:为“生命”作画

    把时间和空间揉碎、搅拌在一起,高山之巅,荒漠深处,水底土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一路步履不停,为你缓缓展开生命的壮丽图景。它逆流而上,到达35亿年前的中国,窥见植物从海洋细胞开始爬上陆地,从匍匐卧倒到站立起来,进化出嫩芽,绽放开花朵,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天堂;它深入密林,记录茶苗经历百年长成参天茶树,探秘翠竹在地下攻城伸出竹林,凝望林中野果成为盘中之餐;它踏遍平原,撞见大豆被人发掘种子,杂草演化扩张为稻田,遍地花朵捧起装点家园;它寻隐都市,眼前桑叶被蚕咀嚼织出华丽篇章,园林植物带人重返诗

  • 荀子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在其诸多着文学理论中表达了他的一种朴素的生态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开源节流,谨其时禁,王法赋政”。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优化国土开发,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生态制度”的核心理念,就是对这种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在理论上的继承、升华和光大。“天行有常”与“优化国土开发” 荀子《天论篇》记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梁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腻则天不能祸……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

  • 奔流千里 跨越千年 ——观“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

      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都畿水利图》(局部)。  运河蜿蜒延展,文物在“河岸”上一一展示,两边如帆、如水的展墙上呈现着图表、图片、说明文字等辅助信息……大运河因何而建?它对中国历史乃至当下有何影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文化内涵如何阐释?观看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和河北博物院共同推出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就可找到答案。  这是国博首次通过展览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

  • 中国古代怎么搞环保? 舜曾设世界最早的"环保部"

    其实,环保是中国古人一直很重视的问题,中国古人最早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设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还进行了最早的“环保立法”。  古人如何重视环保?  ——不重视环保“不可以为天下王”  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由中国古人提出来的,这在中国先秦时候的史料上很容易查到。  在古代早期,保护环境被提到政治高度。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荀子》一书中第九篇《王制》, 专门谈如何做国家领导人。里面说,“草木荣华滋

  • 环境史学家:今天的雄安在北宋已被“构造”

    若不以人为主角书写历史,一条河流、一个平原也有书写和创造历史的可能。2017年4月,波士顿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张玲的著作《The River, the Plain, and the State: An Environmental Drama in Northern Song China, 1048–1128》(《河流、平原、政权:北宋中国的一出环境戏剧,1048-1128》,获得美国环境史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颁发的2017年度最

  • 古代北京河道是如何管理的?

    北京正全面推行的“河长制”,近来引发了人们对提升河湖管理水平的关注。根据最新发布的方案,河长制实施范围包括全市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425条河道、88座水库和41个湖泊都将设立河长,共设立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河长5920名。其中,五大河流和市管河湖增设12名市级河长,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的永定河河长由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工担任。历史上的北京水网密布,河湖众多,古代是如何管理京城河湖的?元代设都水监明初设都水司清初设都水分司郭守敬元代曾任都水监:“掌治河渠并堤防、水利

  • 湖州桑基鱼塘:穿越2500年的生态农业“活化石”

    桑基鱼塘: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高中地理有关生态农业的范例。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桑基鱼塘,是浙江湖州的桑基鱼塘,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其系统内的“塘浦圩田系统”水利工程比公元前256年开始修建的都江堰还要早200多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农业模式。2014年5月,“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因势利导,古老智慧的结晶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目前主要集中在湖州市南浔区

  • 地球为何每26秒脉动一次?60年来仍是未解之谜

    每隔26秒,地球就会脉动一次,很具规律性。但其脉动微弱,人体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过去60年来,世界地震学家一直在对“地球脉动”进行追踪和研究,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  1961年6月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杰克·奥利弗在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通过纸质记录仪,第一次记载下了“地球脉动”,每26秒跳动一次。  1980年,美国地质学家使用地震仪,初步确定“地球脉动”源头在南大西洋或赤道附近某个地方。北半球的夏季,“地球脉动”微震强度会有所增加。  同一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加里·霍尔科姆称,在

  • 深山畲乡“绿水青山”里的高水平小康路

      ▲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山后家庭农场,当地群众展示新采摘的柑橘。新华社发(李肃人摄)  新华社杭州11月19日电(记者方问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景宁干群“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决胜全面小康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生态涵养畲乡风情  初冬的景宁,依旧绿成一片,深深浅浅,铺天盖地。眼下正是番薯成熟的时节,身着鲜艳服装的当地农民,点缀在漫山遍野的高山梯田里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