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讯
更多
  • 曾伯怡督导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整

    新冷水江3月8日讯(郭渺洋)7日,冷水江市委书记曾伯怡带队来到中连乡,督导曾家冲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好生态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曾

  •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3月份企业服务日活动

    3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以召开座谈会形式,组织开展3月份企业服务日活动,倾听企业呼声、解决企业问题,助推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办公室、宣教科及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参加会

  •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赴支队调

    3月8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宋仁昕赴支队就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副局长方军,驻市监测中心及局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支队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

生态产业
  • 陇上江南橄榄绿

    56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将油橄榄从异国他乡引进中国,并亲手种下第一株油橄榄树,架起东西方文化和科技交流桥梁。  56年后,位于秦巴山区深处有“陇上江南”之称的甘肃陇南市,60多万亩油橄榄群山披绿,成为“中国油橄榄之乡”。油橄榄在这个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地方扎根壮大,不仅惠及当地44个乡镇的40多万名群众,成为脱贫致富支柱产业,还让国产高品质橄榄油飘香国内外。  立冬后,草木逐渐凋零,苍翠的油橄榄却在陇南市武都区桔柑镇贺家坪村傲然挺立;喜获丰收的村民潘让平,正在给树苗修剪、施肥……  20世纪80年代,“舶来品”

  • 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达6800万亩

    (记者朱佩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日前在河南省光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6800万亩,高产油茶林1400万亩,茶油产量62.7万吨,油茶产业总产值达1160亿元。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政策支持持续加大,油茶种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今年,中央财政将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纳入支持范围,国家林草局发布了《油茶产业发展指南》,15个油茶主产省份印发了省级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和管护。2019年以来,共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364万亩,许多地方茶油亩产量提高4至10倍。各地通过创新油茶

  • 江西浮梁:绿色生态造福百姓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在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同时,始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前,浮梁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4%,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空气质量全年保持优良。浮梁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图为绿水青山间的生态茶园。资料来源:版权归原作者与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责编:丁亦鑫、李昉)

  • 中国向“30·60目标”迈进,绿色金融能做什么?

    中国官方已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中国向“30·60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绿色金融能做什么?事实上,“30·60目标”不仅规划了碳中和计划时间表,也为中国能源革命设定了总体时间表,为中国金融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2020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近日在京举行,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绿色金融与30·60目标”主题进行交流,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主持了上述讨论。资本市场要更注重绿色。中国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指出,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对减

  • 大理 如何既保环境又保增收(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在云南大理,依托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一三产融合发展,当地群众生产经营有了新思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新的注脚,为农民增收开拓新的途径。11月的大理,天高云淡。大理荣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的水稻基地早已完成收割,只剩成群的水鸟在长满蚕豆的稻田里悠闲觅食。“慢下来”做生态农业的荣江公司,种豆不收直接还田、稻田养鱼是为肥田、田间养鸭是为除虫,看似“不赚钱”背后,是单单大米的亩产值就能突破万元。就在5年前,大水大肥种大蒜,洱海流域“万元田”很常见

  • 绿色产业活力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曾经的东山县,生态脆弱,发展滞后。如今的东山县,生态改善,走上绿色发展新路。上世纪50年代,在时任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带领下,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历经14年,种下8.2万亩木麻黄。经过几十年接力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已从0.12%增长到27.86%。绿起来的东山县,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生态+”发展路子,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渔业海上牧场焕发生机前楼镇下西坑村,养殖户许波山指着自家的养殖区,边比划边算账:“过去用的是泡沫浮球,一粒15元,使用寿命一般3年。现在改用塑胶浮球,一粒53元,政府补贴35元,使用寿命10年以上,

  • “花越卖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

     下午4点多,云南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人头攒动。  全国近七成鲜切花在斗南交易。110多个大类,1600多个品种,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的交易量、交易额、现金流、交易人次连续多年居全国同类市场之首。  有谁能想到,这个如今堪称中国花卉市场风向标和花卉价格晴雨表的花卉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还只是个散卖鲜花的街市呢?  “花农们切下花打捆,挑着扁担和箩筐叫卖,商贩们推着自行车来收花。”20多年前的场景,华明升至今难忘:在斗南村一条单独划出来的街角,花农、商贩将这个小市场挤得水泄不通,一捆捆、一摞摞的花,摆在街边卖。  

  • 老矿山种出甜甜的梨

    “快尝尝,今年刚下的,咬一口,甜掉牙呢。”辽宁省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村民张学春笑着端上一盘黄里透红的南果梨,“没想到咱这地方还能种出这么好的水果。”  小平房村曾以村办工业发达远近闻名。依托当地铁矿资源,上世纪90年代,小平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学余带领村民建起了3座铁选厂、一个球团厂、一个铸造厂和一个综合汽车队。到2012年末,小平房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1.8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1.5万元。  但几年前,小平房村却主动关停矿山转向发展绿色产业。为啥有钱不挣搞转型呢?  “村子富了,村民有钱了,小平房村甩

  • 真还绿 “榛”发展——吉林通化烧锅村见闻

    这几天,想在拥有5000多亩榛子林的烧锅村找几颗零散的榛子,着实不易。“自打9月榛子‘下山’,就一直供不应求。”烧锅村党总支书记戴振武说,村里产的榛子八成以鲜果榛子卖出,两成留下准备加工成榛子产品,目前已经“下山”的30多万斤榛子早早销售一空,带来了近300万元的收入。红火的榛子产业并非一蹴而就。烧锅村地处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西北部的安口镇,这里林地多、耕地少,还是县城水源地所在。2010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烧锅村开始退耕还林。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保护生态效益的同时怎么能留住经济效益?经过多方考察,2010年

  • 从两捆花苗到百亿元花产业:广西横县以花富民强县之路

       ▲大图:广西横县茉莉花田(9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  本报记者曹祎铭摄   ▲小图左:横县茉莉花(9月15日摄)。                           本报记者王念摄    ▲小图右:横县一茶厂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直播销售茉莉花茶(9月14日摄)。          本报记者曹祎铭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念、王军伟、曹祎铭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这首曲调优美、极具中国风的《茉莉花》,不仅在我国广为传唱,还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  1965年,周恩来总理率

  • 青海湖畔,一个村庄的“产羔季”

      ▲在青海省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一只小羊羔跟随羊群在达日杰家的草场上(11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一只、两只、三只……  达日杰清点着出生的羔羊。  初冬时节,一场小雪浸润了青海湖北岸的草原,披着薄纱的草原草色金黄,这里成为母羊产羔的大“产房”。  达日杰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的藏族牧民。他家的草场距离青海湖不远,这几日正是母羊集中产羔的时间。达日杰守在草场上,为出生的羔羊做简单护理。产羔季里的宁夏村,牧民开始忙碌起来。  “已经有200多只母羊产羔了,还有10

  • 河南项城:“红绿结合”重绘乡村致富经

    时至初冬,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的水牛刘村内,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把红色旅游和绿色经济结合起来,城里的游客既可以在村里的蔬菜大棚采摘绿色反季蔬菜,也可以到村史馆了解水牛刘村的红色基因。”水牛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克中介绍说。  水牛刘村是典型的豫东大平原上的农业村。全村三千多口人,以前经济来源主要是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较差。  水牛刘村虽穷,但却拥有辉煌的“红色历史”。1939年6月,项城第一个共产党的党支部在水牛刘村秘密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水牛刘村

  • 青海绿色转型育出新机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骆晓飞、解统强、李劲峰  眼下,来自三江源的“绿电”穿越重峦,源源不断送往中原大地;柴达木“聚宝盆”工业废料变废为宝,远销海内外供不应求;登上青藏高原的大数据产业方兴未艾,一批大数据项目相继建成。  我国生态大省和资源大省青海,近年实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育新机、谋新篇、开新局。清洁替代:“绿电”引领能源变局  占全省面积超过55%的三江源地区,无论工业生产还是居民生活,在100天内全部使用清洁能

  • 在城市生态岛看垃圾“大变身”

    听江水滔滔、享习习江风、赏翡翠绿带……每逢双休日,在江苏省泰兴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的虹润湿地公园、四桥港风光带、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处,游客看过江景,往往又会被生态廊道拓展区的田园风光迷住。  美丽自然生态、美丽宜居城市、美丽田园乡村、美丽人文、美丽绿色发展……围绕五大专题、55个题目,江苏省泰兴市正持续推进以长江大保护为统领的全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河岸共治、江河联动,让江水奔涌  9月份出台的泰兴市民生幸福十大行动重点任务清单(2020-2022)提出,2020年建成泰兴滨江污水处理有限

  • 从“以水为患”到“因水而兴”

      ▲驻马店市新蔡县“五湖四带”生态水系景观(10月20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郑州11月18日电(记者王丁、王圣志、孙清清)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南省驻马店市,雨水充足、沃野千里,被誉为“中原粮仓”,却也在历史上饱受水患侵扰。近年来,这个洪水多发之地统筹推进水生态修复和水利建设,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朝着从“以水为患”到“因水而兴”的方向迈进。“洪水招待所”告别“十年九涝”  白鹭盘旋湖面、野鸭游弋水中,岸边柳树摇曳,行人踏着彩色步道环湖而行,这是记者在驻马店市新蔡县东湖看

  • 死磕“地球秃疮”,“碱痴”让盐碱地变“鱼米之乡”

     “碱痴”蔡云楼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科学家都没攻克的难题,这个“土老板”咋能“整明白”,这就是在“整景儿”;也有人说,这个“土老板”有点“虎”,投资好几亿元在盐碱地里“打水漂”,有钱“烧”得飘了;还有人说,这个“土老板”有能耐,治好了“地球秃疮”盐碱地,还让“穷五家子”村翻身成了“鱼米之乡”……  ▲2020年8月21日,蔡云楼在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仓库内。组图均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邹大鹏摄  ▲2020年8月21日,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包装大米。  ▲2020

  • 三峡大坝旅游区—— 高峡平湖 魅力十足(工业旅游)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启泄洪深孔泄洪。  郑家裕摄(人民视觉)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了综合效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自古以来,三峡就以其壮美景色而闻名,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是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三峡大坝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自2014年9月25日旅游区对国内游客免门票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1500余万人次。  主题游

  • 冯三涛: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创业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浪潮中,一批批创业创新的年轻人勇立潮头,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常态背景下,一批批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聚合汇集。家住徐州的冯三涛和冯江涛就是当代青年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中的成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浪潮中,一批批创业创新的年轻人勇立潮头,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常态背景下,一批批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聚合汇集。家住徐州的冯三涛和冯江涛就是当代青年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中的成员。万众创新 创业初体验打小就爱研究生意经的冯三涛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努力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在路边摆

  • 渤海生态攻坚下的山东水产业:莱州、龙口何以殊途同归

    山东烟台下辖莱州、龙口两个县级市。这两个相邻又紧靠渤海的城市,其产业结构中,水产养殖业均占有一席之地。但近年来,两市水产业有了迵然不同的命运。  在莱州,水产业越做越大,越来越高端并走向世界;在龙口,水产业一直小打小闹,难成规模,清理整治后几近消亡,而其他主导产业迅速升级换代,整个城市经济向绿色转型。  这些,是已持续三年、即将收官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带来的新变化。9月23日,渔民们在莱州市太平湾朱旺村西侧岸线岸滩赶海。摄影/章轲  明波水产与朱旺村的故事  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

  • 山东:构建大环保格局,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硕成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下达山东省生态环境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共9项,截至2019年底4项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其余5项指标均达到“十三五”序时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4.3%,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增加12.8个百分点;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同比持平。  展望“十四五”,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

  • 为旅游业注入文化灵魂 ——冶力关大景区建设侧记

    “如果冶木河是你心中的牧歌,我将为你饮下这爱的誓言,一路追寻;如果白石山是你坚定的守望,我将化为一块岩石,与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甘南本土诗人对冶力关的赞美。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说起冶力关,也不吝赞誉之情:“去冶力关吧!享受大自然给予人类无私的馈赠。”近年来,临潭县委、县政府抢抓甘南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甘肃省20个大景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依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三方面,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服务功能,为加快大景区发展步伐,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坚实

  • 按生态功能安排产业布局 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发展方向 厦门模式探索发展新路

    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厦门市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生态文明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事实证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给厦门带来的不仅仅是漂亮的城市、舒适的环境,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用生态功能区划来安排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夏季傍晚,消暑纳凉的人们徜徉在厦门市筼筜湖畔,夜间觅食的夜鹭轻轻掠过湖面。欣赏过筼筜湖美景的游人们也许想象不到,20年前,这里却被称为“放在厦门厅堂上的马桶”。  “厦门在环保方面曾经走过弯路。”厦门市环保局局长谢海生告诉记者。他指着窗外波光

  • 海南要求以发展生态产业和节能减排为主线 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中国环境报讯 《2011年度海南生态省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出台。《通知》指出,海南省要以发展生态产业、节能减排、治理城乡环境污染为主线,坚持生态立省、环保优先,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加快退化土地治理与生态恢复重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低碳生态人居,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打好基础。  《通知》要求,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完成66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目标。对现有城市公共照明系统中达不到节能指标要求的照明设施采用关闭、拆除、安装节电器、监控系统

  • 山东省发展绿色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

      25日下午,省环保厅组织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7届“绿博会”相关情况。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董秀娟出席会议并介绍相关情况。  第7届“绿博会”由山东省环保厅和青岛市政府联合主办,主题是“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将于11月9日-11日在青岛举办。  本届绿博会以“服务供需双方、提高对接效率”为特色,以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政策研讨、环保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环境保护现代服务和管理模式推广等为主要内容,认真结合山东省环境瓶颈问题解析,突出市场需求,为参展企业和“十三五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