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最美乡村!番禺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满满幸福感

2022-03-12

一湾碧水,波光粼粼,

河涌边绿草滋长,红花绽放;

远处,亭台楼榭,村民悠闲自在,

好一幅美丽乡村画面。

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番禺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绿水青山”之中,推动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村落如一个个温婉的女子,描眉画黛、涂脂抹粉,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乡村不仅环境美了,乡风淳了,乡村振兴的路子也越走越宽了。

一村一景

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丹山村

一幅幅红色革命事迹、文化习俗、家风家训的墙绘让人眼前一亮;沥青道路宽阔整洁,道路两侧建筑立面粉饰一新;山脚因地制宜修建了休闲栈道,村民在此漫步……

沙墟一村

沙墟涌水清岸绿,花岗石栏杆沿河而立;沙墟公园翻新了地面,增添了灯光球场,新建了岭南特色乡村公厕,打造了特色党建文化长廊,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升级改造后的沙墟公园水榭亭台纵横交错

甘棠村

法治公园内绿树掩映,芳草萋萋,一个个法治宣传典故散布其中;青莲池中,水质清澈,鱼翔浅底,景色迷人。

茭塘东村湾口坊公园百年老榕自成一景

一个个乡村如施了魔法般,

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十三五”期间,番禺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种花草、修绿道、建公园、砌公厕……各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昔日的污水塘成了荷塘景观和主题生态园,藏污纳垢的闲置地成了小型绿化休憩区。

如今的番禺乡村,

水流宛转绕芳甸,

村景如画入梦来,

行走在美丽的乡村就如徜徉在靓丽的景区。

突出特色

美丽乡村具岭南味

沙湾街北村

步入沙湾街北村,庄重静谧的留耕堂、曲韵悠长的三稔厅、岁月斑驳的车陂街、印记历史的文峰塔……古色古香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岭南气息迎面而来,仿佛时光倒流,梦回从前。

沙湾北村是有800年历史的沙湾古镇核心区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该村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突出岭南文化的特色,让村民们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石楼镇大岭村

石楼镇大岭村有着900多年历史,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深入推进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把对古村落的保护融入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以历史为美,以人文为重,致力于岭南文脉的延续。

“一村如一景,一村一特色”。

番禺区坚持因地制宜,

先后完成近40个美丽乡村特色策划方案,

坚持留住绿色、留住乡愁、

留住空间,

大力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品质提升工作,

以“绣花”功夫修缮岭南古建筑,

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治理

美丽乡村华丽蜕变

沙头街汀根村

沙头街汀根村以建设文明乡村为着力点,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长廊和具有龙狮、祠堂、乡村元素等特色的文化墙,打造村民精神家园和文化生活圈。

焕然一新的汀根村公园

2020年,汀根村进入了市美丽乡村考核的前三名,并获得“省文明村镇”称号,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番禺区强化城乡融合治理与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实现华丽蜕变。同时,番禺区结合第二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的建设,在坑头村—新水坑村—旧水坑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实施4个连片建设项目,提升打造了番禺首个城乡融合型美丽乡村群。

花丛掩映的新水坑村村道

产业兴旺

美丽乡村日渐富饶

石楼镇海鸥岛上人流如织,游人们或骑自行车环岛,欣赏狮子洋和红树林,或在农场采摘岭南佳果蔬菜。这个美丽的小岛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旅游胜地。

海鸥岛位于莲花山下,狮子洋之滨,四周珠水环绕,岛上有沙南、沙北、江鸥和海心4个行政村,是广州市珠江流域最大的生态岛屿。

海鸥岛

针对这一特点,番禺区美丽乡村办和石楼镇政府开展整体策划,结合全域旅游和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将海鸥岛4个村连片策划打造大而强的“湾区绿心、翡翠海鸥”水乡特色休闲农业型美丽乡村群。改造后的海鸥岛成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前来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

群众满意

美丽乡村提升幸福

汀根村村民权叔开心地说道

“我们村真的大变样了,以前到处是脏乱差,现在不仅环境卫生干净了,公园、活动室、健身器材、公厕这些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水平真的提升很多。”

住在沙墟村的阿伟表示

“我在沙墟住了十多年,现在是最好的沙墟,之前考虑搬走,现在都舍不得走了。现在大家有休闲锻炼的地方,有接受思想洗礼的地方,文明素质也提升了。”

番禺区美丽乡村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近年来,沙湾街迈进全国特色小镇行列;

石楼镇大岭村和石碁镇大刀沙村入选全国绿色村庄;

大岭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文明村镇;

7条市级美丽乡村入选广州市“最美乡村”;

7条市级美丽乡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60条市级美丽乡村。今年番禺区将继续推进2022年7条市级美丽乡村和12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番禺融媒记者 何洋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新闻焦点
  • 热点视频
  • 供应链
  • 留言爆料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