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个“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 为何选择在奉化开
传统“花木村”,绘出让城市向往的现代版“金峨山居图”;“和美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蒋家池头,让老年人乐享“夕阳红”;“风筝村”缪家村,用一只风筝牵出了小村“非遗梦”……一个个乡村的变迁,正是奉化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缩影。
3月11日,宁波市委农村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暨“大美宁波”建设现场会在奉化举行,与会代表兵分两路赴蒋家池头村、金峨村、缪家村、县江(龙潭段)考察。宁波这个“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为何选择在奉化开?今天,就请大家跟着浙江新闻客户端打卡这些“网红村”,探索奉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途径。
莼湖街道缪家村,一只小风筝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走进莼湖街道缪家村,近300米长的风筝长廊,让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曹氏风筝”和村庄历史。该村发挥“曹雪芹风筝”非遗文化优势,通过讲好风筝故事、做好风筝文章、卖好风筝产品,走出了一条非遗致富路,也由此成为了奉化精品线路沿海旅游观光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奉化在“精特亮”创建过程中,根据各村人文历史、地理生态等特点,坚持“一村一策”塑造美丽村庄。坚持以统一的设计串链成珠,比如名山风景线,串联起佛教名山、剡溪风光、天下第一桃园等12个节点,成为全市首批最美“精品线路”。
西坞街道金峨村,排屋成行
“山上绿色银行、山下排屋成行”,是西坞街道金峨村的生动写照,该村已累计投入9000余万元建成333套新房,约七成村民搬入新居。近年来,奉化以“农房改造”为突破,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连续三年打响农房改造攻坚战,每年安排至少1亿元资金和300亩用地指标,通过整村旧村改造、区块化梳理式改造、风貌提升改造和零星改造等4种模式,差异化推进农房改造。莼湖街道章胡村仅用两年时间,通过梳理式改造,完成拆旧60亩、新建联排36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自2011年起,溪口镇沙堤村、上白村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在山水映衬下,成为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农村。截止目前,全区共有148个村实施农房改造工作,累计完成拆旧3459.54亩、239.69万平方米,建新2255.71亩、233.83万平方米,受益农户14272户。
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红色引领,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片区联动发展是奉化抓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法宝。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通过党建共抓、规划共绘、发展共促、治理共管、服务共推等方式,会同金溪片区其余四村,铸就金峨杜鹃主题公园、税务场名人故居、蒋家池头慈孝文化、雷山古村落文化等乡村旅游“金名片”,实现人均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目前奉化已建立“强村带动”“产业纽带”等模式的党建联合体44个,覆盖行政村240个,实现村级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行政村全部清零。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政府补一点、老人付一点、乡贤捐一点、志愿者助一点、菜园供一点”的运营模式,也已成为奉化农村居家养老的一个样板。目前,全区共建成为老服务点316个,助餐服务覆盖所有村(社区)。
不止于此,奉化通过全面开展共建“我们的家园”活动,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把每月15日、28日设为“家园日”,动员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背街小巷整治、垃圾分类督导等文明实践活动,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家园建设,推动93%村庄建成“整洁村庄”。
近年来,奉化已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6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245个,省特色精品村23个,A级景区村庄172个,3A级景区村庄38个。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