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资讯
更多
  • 赣州“河长湖长+检察长”,共抓河湖大保护

    为进一步推动“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落地落实,提升河湖保护工作实效,近日,赣州市河长办、市检察院、市水利局联合召开“河长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专题会议,通报了协作机制落实情况,听取了河流水域岸线、

  • 刘建华率队调研高升河河长制工作

    7月2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建华率队到忠义镇调研高升河河长制工作。刘建华一行先后到忠义镇八方碑水库、高升河场镇段、忠义镇污水处理厂、高升河石桅村段、高升河(红光村)国控断面等地,详细察看管网整治、污

  • 泸溪辰溪“河长+检察长” 携手共护沅江水

    (通讯员 向晓玲 李剑)同饮沅江水,共护水生态。沅江干流全长1033公里,泸溪县与辰溪县共管部分为33.5公里。为持续推动泸溪县与辰溪县共管河流的联防联控,3月16日下午,泸溪县检察院、河长办与辰溪县

  • 湘西州召开2022年州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第

    湘西州委书记、州第一总河长虢正贵主持召开2022年州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第1次会议。红网时刻湘西1月13日讯(通讯员 胡士平 周国文)1月12日,湘西州委书记、州第一总河长虢正贵在吉首主持召开2022年州

河长先锋
更多
典型河长
更多
企业河长
更多
政府河长
  • 黄河三角洲的鸟儿“话事人”

    眼下的黄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风凛冽,虽已过了候鸟迁徙的高峰期,但行走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仍可见体型高挑的白色鸟儿直直立在电线杆顶上的鸟窝中,愈发显得卓尔不群。  “那就是东方白鹳,如今已是保护区的留鸟了。”科研人员王安东指着远处的鸟儿说,东方白鹳是保护区的旗舰物种,今年在此成功繁殖115巢315只幼鸟。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最早只是迁徙途经山东东营,2003年开始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筑巢繁殖,至今累计繁殖达1954只。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浙江千岛湖的生态和谐之道

      千岛秀水,一座绿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因千岛湖而声名远播。  碧水从何而来,产业如何迭代,人们因何向往?淳安的实践是:通过推进生态治水、产业转型、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努力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现实图景,走出一条护水与兴水并举、环保与富民共赢之路。  水之源:一湖碧水从何来  “一二,嘿咗”“一二,嘿咗”……隆冬时节,千岛湖的青海岭渔场响起一阵阵捕捞队员的收网号角,群鱼跃起、水花四溅,“巨网捕鱼”蔚为壮观。  “这一网捞出有机鱼1万多斤。”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捕捞一队队长

  • 河滩地变身湿地公园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河滩地实施退耕还湿工程,构筑生态屏障,发展湿地生态旅游,走出了生态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图为11月2日拍摄的生态湿地公园。  肖家鑫高启民摄影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4日 01 版) 资料来源:版权归原作者与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责编:丁亦鑫、李昉)

  • 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景色迷人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东北部闽江入海口,以河口浅滩为主,为闽江流域多年沉积形成的大片潮间沙滩和泥滩。这里是候鸟迁徙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和众多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栖息越冬。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资料来源:版权归原作者与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责编:李昉、林露)

  • 湿地回来了,日子更美了

    芦苇金黄,风吹过,水波潋滟,飞鸟掠过湖面。闲暇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大泉村村民姚恩泽爱到旁边的百泉湖湿地转悠,“每个季节各有特色,湿地美景又回来了。”  在大泉村生活了几十年,姚恩泽眼看着百泉湖湿地因为土地开垦一年年萎缩,直到湖面消失不见。开垦出来的农田使用化肥、农药,污染了周围的鱼塘,好多养殖户干不下去,鱼塘只好闲置。  2015年,呼图壁县提出退耕还湿。听到消息时,姚恩泽有点犹豫:虽说家里14亩地每亩一年收入不到200元,但握在手里的土地要退出去,还是有些心疼。  村干部做工作:你

  • 新生活 就在碧水清波畔

    位于天津蓟州区的于桥水库,是天津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素有天津“大水缸”之称,也是引滦入津工程重要的调蓄水库。天津市水务局监测显示,今年1—8月,于桥水库平均水质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  护好城市“大水缸”  于桥水库南岸杨柳成行、松柏挺立,苹果树、梨树、核桃树等经济林硕果累累。“为了保护好于桥水库生态环境,我们在搬迁村庄的土地上复垦复绿。现在复垦已全部完成,复绿已完成6741.8亩,超额完成任务。”蓟州新城公司董事长王立华说。  “于桥水库又称翠屏湖,库容量15.59亿立方米。”站在水库岸边,于桥水库管理处副处

  • 湖进人退,洱海呼吸更畅快

    远处苍山茫茫,近处洱海清清。  初秋时节,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生态廊道行进,就像走入了一幅山水田园长卷。记者看到,一边是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青山绿水间,游人如织。  “洱海生态廊道环湖129公里,总投资91.91亿元,今年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这条生态廊道将村庄与洱海物理隔离,可以减少人类对洱海水质的污染,既是展示道,也是休闲道、致富道。”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指挥部工程部负责人段能告诉记者,环洱生态廊道建设包括生态修复及湿地建设工程、生态监测廊道建设工程、生态搬迁工程、管网完善工程

  • 四川打响沱江治理成效巩固战

    沱江污染治理对四川省而言,是骨头中最难“啃”的。近年来,沱江流域水质改善明显。虽然打好沱江污染治理攻坚战已经落幕,但沱江治理成效巩固战的号角却刚刚吹响。创新五大举措,建设美丽沱江回顾过往,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岳东看来,沱江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景象,得益于沱江流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推进,突出流域特色,持续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在建设沱江生态廊道方面,以沱江干流、石亭江、釜溪河、濑溪河等主要支流为骨架,以沿江水库、城市河道、公园景观水体为

  • 湖南发现罕见的大面积华南五针松天然古树群落

    技术人员近日在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进行自然资源调查时,发现大面积集中连片华南五针松天然古树群落。这是迄今为止在湘西南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广、株数最多的华南五针松天然古树群落,在湖南范围内也属罕见。  5日,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技术人员深入开展自然资源调查时,在海拔1100米至1490米的崇山峻岭和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发现了这个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华南五针松天然古树群落。  华南五针松为松科松属裸子植物,是我国特有树种。据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自然资源管理处副处长、林业高级工程师杨相伦介绍,经实地勘查与调绘,该群落分布面积达

  •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创新高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抵达该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1717只,创造了该保护区自1990年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吴太平介绍,从11月20日开始,每天抵达保护区的黑颈鹤数量逐渐增加,11月25日至27日,日均增加300只以上。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自建立保护区以来,这里逐渐成为黑颈鹤在云贵高原上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近年来,

  • 内蒙古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野生马鹿增长到3400多只

    11月27日在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野生马鹿。新华社发(宿海东 摄)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生马鹿已由10年前的1000余只增长到目前的3400多只。入冬以来,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内,随处可见野生马鹿的踪影。近年来,当地森林公安部门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对林区广大居民进行爱护野生动物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关爱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11月27日在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野生马鹿。新华社发(宿海东 摄)黄岗梁林场场长陈万明介绍,随着生态环境的

  • 民间河长助力河湖管护(人民眼·生态文明建设)

      无人机的声响惊动了对方,他们强作镇定,强词夺理。廖芬义正辞严:“我们是这一河段的民间河长,无人机拍的照片已传给公安部门,你们必须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听罢,对方随即驾船离开。夜幕降临,对岸不远处的河湾隐约有小船停靠,传出交谈声。在湘江湖南省永州市经开区河段,廖芬示意大伙儿停下脚步,使用无人机升空查看、拍照,借着船上的灯光,船头散落的电线、网兜清晰可见——有人正准备电鱼。提起河长,很多人会首先想到担任河长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湖南,还有一批来自社会各界的民间河长,他们参与河湖巡查、环保宣传、环境

  • 孟津黄河湿地黑鹳“扎堆”成风景

    初冬季节,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又成群出现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简称“孟津黄河湿地”)。它们连续多年在这里越冬,已成为这里的“常客”,给黄河湿地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黑鹳属鹳形目、鹳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3000只左右,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属于国宝级珍禽。其体态优美,颈、脚很长,嘴和脚红色,周身羽毛除胸腹部为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黑色羽毛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变化多种颜色,绚丽夺目。初冬时节,成群的黑鹳或出没于黄河核心岛上,或现身于绿色麦田中,或翱翔在湿地上空。在

  • 守护美丽河道

    日前,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茅岩河上,当地村民在清理漂浮物。  近年来,张家界市严格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着力保护茅岩河水资源生态环境。在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监督、管护的基础上,常态化对河道上的落叶、枯木等漂浮物进行清理,保持河道畅通和水面整洁。  吴勇兵摄(新华社发)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3日 04 版) 资料来源:版权归原作者与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林露、李昉)

  • 草场生态好 生活变模样(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9月的泽库草原,一望无垠,牛羊欢畅。湛蓝色的天空在远处雪山映衬下显得格外纯净,美丽的格桑花清香四溢。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养殖基地不远处,是青青的辽阔草场,放牧员正忙着给小羊羔和母羊分群。  “追溯体系建设已完成,牛羊全部打了耳标,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它们吃哪儿的草,放牧员是谁。”拉格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格日多杰介绍,这个曾经只有36户牧民、74头牦牛组建的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探索出牲畜草场折价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产品统一销售、用工按劳取酬、收益

  • 江西九江做好“水”文章加快“绿”发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拂晓,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小艇拨开细浪,缓缓驶向江心。把舵的船家名叫张传国,是江西九江湖口县双钟镇渔民,已在长江上漂了40多年,祖祖辈辈打鱼为生。  今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水域开始了为期10年的全面禁渔期。老张和往常一样,还是天不亮便起锚出港,只不过,手中拿的不再是细密的渔网,而是单筒望远镜——从“靠江吃江”转为“靠江护江”。“护江员”张传国的身份之变,折射着九江这座城市的发展之变。  一江清水护江豚  碧波浩渺的鄱阳湖与滚滚长江在湖口县交汇,为“水中大熊猫”——长江江豚的洄游迁徙提供

  • 凌海:湿地版图有序延展

    在这里,红色和绿色是主色调——离北京最近的3万亩红海滩汇聚成一片红色的海洋,与此相连的5万多亩绿色芦苇,不时随风掀起阵阵苇浪。不远处,22公里长的鹤泉湖河道里,游艇穿梭往来,成群的鸟儿在低空飞翔。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这是修复后的辽宁省凌海市大凌河口滨海湿地向世人呈现的独特风景。  21世纪初,用海规模扩大,海洋工程增多,导致原有河口滩涂被割裂,天然潮沟连通性受损,滨海湿地成为人迹罕至的枯水荒滩。近年来,为强化大凌河口湿地的生态修复,凌海市拆除人工堤坝3670米、

  • “五水共治 ”还富春江一片山青水碧

    周兆木 郭雨白鹭悠然展翅,绿道蜿蜒绵长……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江街道的洋浦江畔,成了富阳人朋友圈里的新“网红”。洋浦江是富春江在春江街道范围内的一条支流,曾经水污染事件频发,如今这里江水清澈,两岸风景优美,成为附近村民赏景散步、休闲运动的好地方。在春江街道工作人员章犇眼里,这是近年来富阳区综合治水工作的成果。春江街道辖区内有重点河道14条,全长33.6公里,流经造纸工业园区的各条渠汇总后经洋浦口流入富春江。近年来,春江街道通过全面腾退传统高污染企业、实施“污水零直排”工程建设、常态化整治维护等措施

  • “智慧黄河”已覆盖黄河干流

    远程控制重要闸门开关,实时察看水库水量,统筹调度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信息化技术为黄河水量调度装上智能“大脑”,并已覆盖黄河干流。近日,河南省政协委员、黄委会信息中心副主任寇怀忠亮相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委员通道”时,公布上述消息。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黄委会作为“母亲河”的大管家,从2013年起,提出建设“智慧黄河”的目标。现在黄委会已经建立了先进的黄河水量管理调度信息化系统。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实时察看水库、闸门的运行,掌握水

  • 新疆生态补水助沙漠边缘重现候鸟“天堂”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9日电(记者孙哲、丁磊)入秋后,天山北麓的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迎来大批候鸟迁徙。近年来,当地管护部门持续开展生态补水,今年已完成近1500万立方米生态补水,湿地水域面积不断增加,沙漠边缘一度萎缩的湿地再现生机。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护面积达111平方公里,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邻近乌鲁木齐、石河子等新疆主要城市,地处世界候鸟迁徙“3号线”(东非西亚线,候鸟从蒙古国进入新疆跨越青藏高原进入印度洋半岛,飞跃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是天山北坡重要生态屏障,对保护流域安全、绿洲稳定和构筑生

  • 太湖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

    江苏省近日召开2020年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总结会,深入分析太湖水质藻情,总结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今年在严峻藻情及特殊形势的双重考验下,太湖实现了连续13年顺利完成“两个确保”(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任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费志良介绍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提早启动应急,强化监测预警,优化指挥机制,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应急防控期间,太湖累计安全供水9.35亿立方米,打捞蓝藻201万吨,产出藻泥8.7万吨

  • 宁波东钱湖:好生态引来好项目

    近日,位于宁波市东钱湖畔的宁波院士中心正式启用,首批12位院士入驻,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走进宁波院士中心,湖光山色一览无余;登上新建的观景塔远望,碧波荡漾的东钱湖尽收眼底。周边树木葱郁,山坡野花竞艳。  仅仅一年多时间,宁波师范学院荒废的旧校舍,就“蝶变”成集“产、学、研、居、养”多功能于一体的宁波院士中心。项目既保存了原有建筑风貌,又赋予了智慧功能和时代特征。作为“创智钱湖”战略规划落地的首选项目,宁波院士中心将为东钱湖腾飞成为智力之湖、活力之湖、动力之湖,为宁波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 汾河这样重现清流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境内黄河流域面积9.7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2.2%,占全省面积的61.9%,被誉为“华北水塔”。作为母亲河,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黄河第二大支流。  过去,汾河曾因污水直排、过度开发,导致水体污染严重,甚至出现断流。如今,汾河之水清如许,沧桑巨变怎样实现?记者日前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2020年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山西,沿着汾河上中下游,探究当地如何治水,使汾河重现清流。  涵养水源、引黄入汾,让水量丰起来  从太原市出发,驱车往北3小时,扎进吕梁山北端,就到了忻州市

  • 新疆呼图壁县退耕还湿—— 湿地回来了,日子更美了

    芦苇金黄,风吹过,水波潋滟,飞鸟掠过湖面。闲暇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大泉村村民姚恩泽爱到旁边的百泉湖湿地转悠,“每个季节各有特色,湿地美景又回来了。”  在大泉村生活了几十年,姚恩泽眼看着百泉湖湿地因为土地开垦一年年萎缩,直到湖面消失不见。开垦出来的农田使用化肥、农药,污染了周围的鱼塘,好多养殖户干不下去,鱼塘只好闲置。  2015年,呼图壁县提出退耕还湿。听到消息时,姚恩泽有点犹豫:虽说家里14亩地每亩一年收入不到200元,但握在手里的土地要退出去,还是有些心疼。  村干部

  • 水产养殖场关了 入江水清了

    在群山之下的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长冲社区,草木葱茏,一个个鱼池里栽着莲藕,几只白鹭翱翔其间,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产生大量黑臭养殖废水的渔场,是当地河流的重要污染源。”江津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张利剑说。长冲社区位于长江一级支流璧南河旁。当地山下原有一个小煤窑,关停后竟涌出了温泉水,水质达到2类。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村民开始利用温泉水养殖热带鱼,规模逐步扩大到养殖户69户、水域面积492.5亩,年产罗非鱼等苗种1亿尾、商品鱼197万余公斤,一度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热带鱼养殖基地。但

  • 世代长江“水上漂”渔民上岸十余年的坚守

    在江苏泰州,陈伟的祖父辈一直靠打渔为生。本该是世代“水上漂”的渔民,到了他这一辈就变了。陈伟早早就“洗脚上岸”,这十余年来,他曾多次个人出资放养鱼苗,以一己之力反哺长江,守护“母亲河”。  陈伟今年50岁,自小在江边长大,对长江有着独特、深厚的感情。现在,只要一有空闲,陈伟总会来到江边走走看看。虽然过去几十年,儿时在江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一直是他脑海里的美好记忆。  “以前只要选好水口、支上扳罾,最简单的捕鱼方式都能有收获,乘船出江的乡亲们,每次归来更是鱼虾满舱。”陈伟回忆说,“直到后来,生态遭到破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