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中国 >>默认分类 >>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科学绿化专题访谈之一
详细内容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科学绿化专题访谈之一

时间:2021-06-13     【转载】   阅读

  导语: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科学绿化进行了系统谋划。什么是科学绿化?如何做到科学绿化?各地在科学绿化方面有什么经验做法、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新华网联合主办了科学绿化专题访谈节目。


  嘉宾:

  尹伟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

  胡长清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太明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新华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绿化”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什么是科学绿化?


  尹伟伦 :科学绿化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科学绿化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绿化和生态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使生态系统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和生产潜力,提升生态建设、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道路。


  新华网: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已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在推进国土绿化的过程中,山东、湖南各积累了哪些科学绿化的经验做法?

  胡长清:湖南注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近些年来,湖南国土绿化不管在理念、措施、树种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主要以提供木材为主,所有树种以追求蓄积量为主,现在以生态建设为主,更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湖南现在更多的是注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这些年,湖南在造林绿化中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转变绿化理念。原来以追求木材蓄积量、木材生长量为主,现在造林绿化注重的是近自然、全周期、多功能。

  二是优化绿化布局。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上升到59.96%,约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倍,现在更多的是进行结构性调整和优化。通过点、线、带、片、面的建设,实现湖南整个生态屏障功能的有效提升。

  三是提升绿化效能。为什么造林,原来是为了木材,现在是为了生态系统,为了百姓致富,为了木材战略储备。另外,在优化过程中还要解决谁来种、怎么种、怎么管等问题。


  王太明:山东把国土绿化工作放到突出位置

  山东省森林覆盖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8.84%提高到目前的近20%,活力木蓄积量由2400多万立方米达到目前的1.3亿立方米。主要做法有:

  一是高位推动。历届省委省政府把国土绿化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林业的政策。

  二是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制定了《山东省国土绿化优良树种推荐名录》,推广使用适应性强、材质好的优良乡土树种。

  三是强化森林抚育。在国有林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一场一策,一场一品,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每年完成森林抚育200万亩以上。

  四是注重管护。对重点工程造林,实行专业队标准化栽植、合同化管理模式,推行施工单位“先栽植、包成活、再结算”运作模式。

  五是以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

  六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七是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新华网:目前,存在哪些制约湖南、山东科学绿化方面的问题

  胡长清:主要问题还是观念转变

  目前遇到的问题,第一个还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过去目标的单一性导致生态效益较低。这些年,湖南在实践中发现,这个理念必须要进行大调整,必须以当下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作为导向,确定造林绿化目标,确定我们为谁造林、为什么造林的问题。

  其次是解决系统集成问题,也就是系统化的问题。造林绿化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工作,它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的整体效益是有影响的。因此,现在必须解决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问题,解决政府、社会与百姓联动的问题。

  第三个需要解决的是科技支撑的问题,包括树种的选择、栽培技术的改进,特别是有效解决各种森林病虫害、有害生物、森林防火的问题。

  第四是解决治理能力提升和管理有效性的问题。在推进造林绿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湖南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王太明:山东现有可用于造林区域的造林难度大

  山东目前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绿化用地的管理不够科学和精准。山东人多地少,是产粮大省,永久基本农田占比高,造林空间越来越少。科学绿化,要统筹考虑国土空间规划、绿化专项规划、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林木适应性等因素,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科学解决“树往哪里栽”的问题,对基层林业技术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现有可用于造林区域的造林难度大。近年来,我省国土绿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已经基本绿化,下一步可用于新增造林的空间,主要是荒山和环渤海地区泥质海岸盐碱地。现有荒山土层瘠薄、山高路远、立地条件差;盐碱地盐渍化程度高,耐盐碱树种少,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三是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山东中幼龄林占78.6%,成熟林仅占21.4%;纯林占比80%以上,混交林不足20%。树种较为单一,平原地区杨树占比90%以上,山丘地区刺槐、松树、柏树、栎类4个树种占到80%以上。森林质量不高,全省森林蓄积量为60.01立方米/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8%,森林固碳能力有待提高。

  新华网:为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湖南、山东如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

  胡长清:将努力打造科学绿化湖南样板


  《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下阶段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湖南作为林业大省,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广泛开展学习。全省林业部门将广泛组织开展《指导意见》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领悟新思想,把握新内涵。

  二是完善造林绿化规划。将《指导意见》的新要求,融入到正在编制的湖南“十四五”及中长期林草建设规划中,对全省造林绿化布局、林种树种的选择,特别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之间进行有效衔接,进一步充实完善。

  三是用好林业政策。现在正在实施林长制,湖南将把科学绿化作为林长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各方面力量,完善制度机制,全面提升全社会造林护绿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四是做好技术指导。“十四五” 时期,湖南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城市和乡村绿化建设,统筹绿化数量和质量提升,紧扣湖南实际和工作基础,在生态廊道建设、“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古树名木保护、乡村绿化、长株潭生态绿心提质、林草融合发展、资金管理等方面继续探索,努力打造科学绿化湖南样板。


  王太明:山东将以林长制为抓手 搞好科学造林营林

  下一步,山东省将以林长制为抓手,压实各级林长责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有关规划。依据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业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专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根据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国土绿化空间,划定造林绿化的重点区域,构建以“两屏、三带、七廊、八心”为重点的国土绿化空间新格局。二是科学合理选择绿化用地,抓好造林绿化落地上图。利用国土三调成果,进行国土绿化空间分析,摸清绿化用地的本底范围。对符合造林要求的地块,落到图斑、落到数据库,作为今后安排造林计划任务的主要依据。三是认真编制方案,搞好科学造林营林。四是科学管护资源。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做好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测报、检疫、防治工作。五是深入推进社会造林。六是做好典型总结和经验推广。

  通过推进《指导意见》落实落地,逐步构建适合山东实际的国土绿化标准和制度体系,推动形成科学绿化、系统修复、绿色发展的新格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山东力量。

新华网: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科学绿化?

  尹伟伦:科学绿化是对整个林草生态建设的高水平顶层设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指导意见》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绿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导文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它将长期影响我国森林质量、功能以及可持续经营,对构筑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绿化是对整个林草生态建设的高水平顶层设计,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按照自然禀赋的差异进行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仅体现在造林上,而且体现在森林经营管理上,体现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上,还体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个生态系统的治理上,保障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流畅通无阻,实现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相结合,提高附加值。科学绿化是今后我国生态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首先,按照国土三调数据,充分利用好林地等绿化用地。绿起来了不等于长起来,造林面积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经营管理,森林的质量就不高。林业在经营的长周期中要不断调整密度,才能使造林初期的高密度得到有效的调整,最后形成一批大径材,发挥长期的高质量的碳汇功能。

  其次,造林树种的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干旱的沙区要以灌木为主,高寒地区要以长周期、耐低温的树种为主,南方要用适应水分条件的长周期的珍贵树种。一些速生树种解决木材需求很重要,但长周期的生态系统需要长周期的珍贵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科学引进树种,科学培育新的良种。另外,有些地区可以适当造一些纯林,但更多的是要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成多树种的混交状态,有效控制病虫害,保证生态系统稳定。

  第三,加强森林经营。造林是基础,但经营是根本。林业要推行精准管理,每一块林地根据树种的不同建立科学经营方案,实现全周期管理,不同树种的经营周期要进行科学论证。要科学制定森林经营方案,保证科学的经营方案能够有效指导每一年的生产管理,提高林地光能利用率和水土保持功能。

  第四,森林要更新。树木的生命是有周期性的,不同树种的周期是不同的,因此树木在走向衰老时要抓紧更新利用,重新形成生机盎然的新森林,才能森林常在,使林地世世代代发挥生产潜力和森林服务功能。当然,还需要加大科技支撑,包括智慧林业、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抚育经营、森林防火等一些现代化的经营措施,从而提升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经营水平,对国土绿化、生态建设以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河长资讯
更多
生态资讯
更多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