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走进美丽乡村,看剑阁乡村振兴中巨变的化林村!时间:2021-06-12 化林村位于剑阁东南边缘,地处嘉陵江西岸,距剑阁新县城约85公里。 ▲美丽乡村剑阁化林村 化林俗称化林院(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建立化林乡苏维埃政权,民国时期属昭化县龙凤乡,解放后1950年成立化林乡,1952年拆乡并入央溪乡,1992年拆乡并镇,划归鹤龄镇,全村现有13个居民组,566户,总人口1987人,现有共产党员50人,全村人口分布于三山、六沟、十八窝。 ▲ 山坡上的水库,滋润着田园, 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从乱石坡平整出来的人造小平原,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更是老一辈共产党员干部和民众扎根基层战天斗地铸造的革命丰碑 六十年代初,全村人在化林村党支部书记张正桃一班人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学大寨人、走大寨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勇拼博、向穷山恶水开战。四战铜钱梁,三治九曲山,两战郑家窝,一改三仑山连续奋战十多年, 在一个“山高坡陡石头多,十年九旱缺水喝”的穷山沟里,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田、改土、开展山、水、田、林、路全面综合治理,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存留下来的化林机械房验证着在那个落后尘封年代对生产技术的渴望 ▲ 化林村的礼堂还保持着原有的模样, 这里记录着历史,见证着辉煌 ▲ 化林接待站遗迹留存, 可以预见那个年代人们战天斗地的疯狂, 各地前往学习交流化林经验的向往 七十年的化林从新办社队企业,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大队有自己的车队和企业,粮油综合加工场,队办企业年收入占全村总产值的比值提高34.6%,使化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化林村的文化历史纪念馆 化林人民改造穷山沟的事迹引起了全国各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多次头版头条宣传报道化林先进典型,被制成模型代表四川在全国展览,化林大队曾先后获得中央、省、市、县以及外省赠给的锦旗48面,奖状145张,全省各地在化林召开各种大型会议共11次,到化林参观学习人数达30余万人次,被周总理在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誉为“四川大寨” 化林多次被中央、省、市评为“文明村”及“环境优美村庄”等称号,如今的化林正向着全面小康迈进。化林村的发展不光是一个时代的铭刻印记,更是广元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这是一种精神,更是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在‘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活动中,鹤龄镇以大抓项目建设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突破9.4亿元,正在用化林精神引领我们新的实践新的创造,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