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资讯 >>生态头条 >> 这里是“中国春城” 生态、环保,更宜居
生态资讯
更多
详细内容

这里是“中国春城” 生态、环保,更宜居

时间:2021-06-02     【转载】   阅读

掌上春城讯6月2日,昆明市召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生态环境局、市滇池管理局、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春城建设专题进行发布。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婕主持发布会。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020年昆明空气质量优级天数203天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发伟介绍,通过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6年-202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9%、98.6%、98.90、98%、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及以上。2017年-2020年,在国家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中保持在省会城市第五名。2018、2019、2020年优级天数连续3年超过半年。

艾发伟介绍,昆明市不断提高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对能力,预警能力从2015年的2天提升到目前的7天,自2019年5月起每周发布《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提前7天预判空气质量,积极做好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应急防控工作。

2020年,空气质量优级天数203天、良好级天数16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优级天数首次突破20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是2013年国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高的一年。2021年截至4月30日,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9.17%,其中,优级天数24天,良好级天数95天。

2020年昆明市国考(省考)25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优良率从44%提升至80%,劣V类水体比例从16%降低至全面消除。滇池全湖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提升到Ⅳ类,2018年、2019年、2020年滇池水质达到Ⅳ类,滇池水质逐年改善。阳宗海水质从2015年的Ⅳ类提升并稳定保持Ⅲ类。

森林覆盖率达52.62%

青山绘就美丽春城的绿色篇章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明介绍,到2020年底,昆明市森林面积达到1660.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62%,森林蓄积量6057万立方米。较2008年,森林面积增长了22%,森林覆盖率增长7.5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长了54%。

高宇明介绍,2009年,昆明市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每年造林育林达到50万亩以上。2013年,昆明市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2020年,天保工程造林育林335.8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及陡坡地治理166.12万亩、“美丽公路”等面山廊道生态修复10.41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建立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类型的保护地23个,规划面积达到376.65万亩,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有所增加。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监测到林麝、白腹锦鸡、赤狐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观察到的鸟类比保护区设立前多62种。在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种群数量从2015年的31只增至现在的73只。

自1985年冬天9000只红嘴鸥“偶遇”春城昆明,30多年过去了,红嘴鸥已成为昆明的一份子,现在每年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有4万只左右。全市湿地面积达到93.46万公亩,一批风景宜人的湿地公园建成相继开放,成为人民群众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同时,昆明市始终把林草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从1956年的37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89亿元,增长了5080倍,实现了从“木材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推动滇池保护治理迈上新台阶

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Ⅳ类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文介绍,全面贯彻新时代治水方针,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滇池“十三五”规划的101个项目完成96个,完工率95%,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的322个项目完成310个,完工率96.3%;与2015年相比,2020年滇池全湖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好转为中度富营养,今年1至4月,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Ⅳ类。

在开展滇池流域五采区生态修复方面,昆明市在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全面实施“四退三还一护”工程,退塘退田4.8万亩、退房233万平方米、退人3.2万人,拆除防浪堤90公里,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开展滇池草海片区湿地建设和滇池湖滨湿地提升改造,完成了草海片区王家堆等湿地建设2442亩,实施了斗南、宝丰等湿地提升3656亩,完善了古城河、白鱼河入湖口湿地布水系统;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目前已有鱼类23种、鸟类139种、植物303种。

同时,公众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程度也不断提升。百个“市民河长”团队巡河1500余次,550支“爱湖志愿服务队”、8万余名“滇池卫士”“滇池驴友”开展志愿服务300余场,“网格滇池志愿者”处置结案滇池水环境治理案件2000余件。万余市民参与“放鱼滇池”保护生态行动、文艺巡演、公益徒步环滇、滇池保护治理宣传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公众支持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氛围日趋浓厚。

掌上春城记者:杨梦奇

责编:李冬雨

编审:周健军 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

相关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