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貴州首批“微生態小區”在觀山湖區上線發布时间:2021-06-01 6月1日,貴陽市觀山湖區“6·5世界環境日”暨“微生態小區”上線啟動儀式上,由觀山湖傾力打造的首批“微生態小區”正式上線發布。 活動現場。 首批“微生態小區”分別為金華園A區和遠大美域三期。該小區將以“大生態+大數據”融合建設為抓手,構建覆蓋全區的生態環境網格化精准監管體系,讓居民能夠實時、真實掌握小區生態環境的各要素指標,進而激發起廣大居民對生態環境的共建、共護和共享。 據了解,近年來,觀山湖區堅持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立區之本、發展之基、民生之需。2013年至2020年,觀山湖區地表水綜合達標率從57.1%上升為94.45%,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從97.4%上升為99.2%,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治理的村佔比從22.44%上升到81.63%,區域噪聲在目標控制值范圍內,固體廢物安全處理處置率達100%,全區農村垃圾收運體系覆蓋率達到100%,繼2017年9月獲得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之后,2020年11月又獲得了全國第4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貴州唯一一家持有兩塊“國字號”生態金牌的區縣。 領導致辭。 為了推進“微生態小區”建設,觀山湖區特選取了金華園A區和遠大美域三期2個小區作為建設試點,圍繞“一張網、一張圖、一本賬、一扇窗”打造觀山湖區生態環境精准監管指揮平台,通過分布在小區的各項環境要素採集設備,實時獲取水、氣、噪聲等各類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和評價,小區居民可通過手機APP實現數據的實時在線查看。 “該平台建立起來后,居民不僅能夠及時了解小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優劣變化,同時也是建立居民與生態環境部門直接對話的平台,極大促進了廣大居民對生態環境的共建、共護、共享。”觀山湖區副區長朱明建說。 據悉,由於“微生態小區”建設是一個全新的創新與探索,在國內尚無參照依據和指標體系。為此,貴陽市生態環境局從現行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指標體系中篩選出與居民生活關聯度較高的21項指標作為當前的評價標准。截止目前,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觀山湖分局已經完成金華園A區和遠大美域的兩個微生態小區的試點建設並進行授牌。而這,也是貴州首批上線的“微生態小區”。 現場授牌。 貴陽市生態環境局觀山湖分局局長曹楊表示,接下來,該將繼續推進5個微生態小區的建設工作,發動更多人共同守護身邊的生態環境,讓觀山湖區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真正實現“半城山水滿城花”的美好願景。(文/圖 陶陶)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