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华外交官参访北京民生工程 点赞美丽中国时间:2021-05-31 5月27日,外交部组织140余家驻华使馆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在北京参加“培植中外友谊林、感知北京新发展”活动。驻华外交官们共植友谊之林,共鉴北京发展,点赞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朝阳区金盏森林公园,驻华外交官们为树苗培土、浇水,并为各自所浇树苗配挂国家或机构名牌。随后,他们共同为“驻华使团友谊林”揭幕。 西班牙驻华使馆参赞费尔南多·布加略认为,驻华外交官们种下的这片“友谊林”是国家间友好关系的体现。“我们相互理解得越深刻,越有利于国家间的合作。” ![]() (图为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为树苗培土、浇水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 (图为驻华外交官们共同为“驻华使团友谊林”揭幕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埃及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赞叹中国政府在植树造林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都用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着世界。”他说,这样的植树活动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代表着中国外交官和驻华外交官力促双边关系发展的共同努力。 在朝阳区金盏东村,驻华外交官们来到了当地的文体娱乐中心。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索马里驻华使馆一等参赞兼副馆长赛德·加马·米乐手执毛笔,写得不亦乐乎。他先后写下“索马里、中国”和“为了中国和索马里友谊”两幅书法,并笑称自己苦练毛笔字很久了。 赛德·加马·米乐说,中国和非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与非洲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中国是索马里真诚友好的朋友。我写下这两幅字,就是想表达两国之间的友谊。希望索中友谊不断深化,进一步拓展双边友好合作。” ![]() (图为索马里驻华使馆一等参赞兼副馆长赛德·加马·米乐写下毛笔字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 (图为叙利亚驻华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 (图为驻华外交官们的书法作品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在文体娱乐中心一层的乒乓球台前,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饶有兴致地和同伴打起了乒乓球。 路易斯·施密特赞叹朝阳区金盏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2014年我第一次来到这个村时,条件还没现在这么好。我感受到了中国在城市建设中所贯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图为驻华外交官们在金盏东村文体娱乐中心打乒乓球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在参观完金盏东村的民生情况后,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说,令他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设施实实在在地惠及了民生。“中国政府始终注重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恭喜你们!你们做得非常好!” 在胡萨姆·侯赛尼看来,中国的发展不局限于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而是整个国家的共同发展。“在我到过的中国每一座城市,我都能看到不同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人民为推动国家进步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奇迹’。祝贺我们的中国朋友取得的伟大成就。” ![]() (图为驻华外交官们在北京市未来科学城展厅参观 新华社记者成欣 摄) 自1986年第一次来北京留学以来,哥伦比亚使馆一等秘书卢秋已在北京居住了三十余年。这期间,他目睹了中国在经济、教育、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留学时,当时整个留学生宿舍楼只有一部公用电话、一台电视。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取得了长足发展。5G等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使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在北京市未来科学城展厅参观时,西班牙驻华使馆参赞费尔南多·布加略表示,近些年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西中两国有很多可以深化合作的领域,如生物多样性、知识产权保护等,西班牙也非常有兴趣同中国合作。” 记者:成欣、孙楠 编辑:郭宝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