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共找到相关的 文章11365条 信息
  • 践行“两山”论 打造大美“煤都”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漫步在素有“煤都”之称的神东矿区,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披着新绿的小镇近在眼前,几只苍鹭与沙鸥飞来飞去嬉戏觅食。图为俯瞰神东住宅区  “苍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前在矿区难得一见,近些年矿区生态环境改善了,连苍鹭也接连飞来观光栖息。”已经在大柳塔镇丁家渠新村干了40多年村支书的刘巨林说,“我敢说,神东矿区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窗口,神东就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煤企典范。”  从公司办公楼出发前往大石公路旁的丁家渠新村大约有10多公里,这里属于神东

    2020-11-30

  • 地球为何每26秒脉动一次?60年来仍是未解之谜

    每隔26秒,地球就会脉动一次,很具规律性。但其脉动微弱,人体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过去60年来,世界地震学家一直在对“地球脉动”进行追踪和研究,但其成因仍是未解之谜。  1961年6月6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杰克·奥利弗在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通过纸质记录仪,第一次记载下了“地球脉动”,每26秒跳动一次。  1980年,美国地质学家使用地震仪,初步确定“地球脉动”源头在南大西洋或赤道附近某个地方。北半球的夏季,“地球脉动”微震强度会有所增加。  同一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加里·霍尔科姆称,在

    2020-11-28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专家谈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理念革新到伟大实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生动有效实践的显著特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最大的国家。与国际相同发展阶段相比,目前是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从理念到实践的历史性成绩,证明了人与自然必须也应该可以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自然财富,关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对自然界的压力、干扰等问题,实现天人合一。生态文明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建设生态

    2020-11-27

  • 为旅游业注入文化灵魂 ——冶力关大景区建设侧记

    “如果冶木河是你心中的牧歌,我将为你饮下这爱的誓言,一路追寻;如果白石山是你坚定的守望,我将化为一块岩石,与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是甘南本土诗人对冶力关的赞美。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说起冶力关,也不吝赞誉之情:“去冶力关吧!享受大自然给予人类无私的馈赠。”近年来,临潭县委、县政府抢抓甘南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甘肃省20个大景区建设的有利契机,立足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依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三方面,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服务功能,为加快大景区发展步伐,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坚实

    2020-11-26

  • 西南监督站组织川渝应急监测联动演练 开展联动演练 锤炼铁军本领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是核安全的底线工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应急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辐射监测部门的应急处突能力,确保西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近日,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组织重庆市和四川省辐射监管部门开展辐射应急监测联动演练。本次应急演练以西南监督站发现放射性废水泄漏,可能流入周边河流为假设场景,通过不编脚本、不提前通知的方式检验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做好应急监测。重庆市、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局)接到情况通报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应急监测人员前往设

    2020-11-26

  • 河长湖长是干啥的?来看看人民日报怎么说长,你知道吗?

    “2018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1009个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消除比例为95%。国家地表水评价1940个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即Ⅰ至Ⅲ类断面比例为71%;劣Ⅴ类断面比例为6.7%,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这是生态环境部刚刚公布的一份“成绩单”。这个成绩,跟百姓的感受是一致的:各地水生态确实在好转,河沟里黑乎乎、臭哄哄流水少了,河水湖水在变清。碧水保卫战,跟蓝天保卫战是一个道理,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治理,让被污染的江河湖水变清;二是管护,让已经变清水不再被污染。一江清流、一湾碧水源远流长,治

    2020-11-26

  • 宁夏持续推进“六项措施” 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我们的责任。“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一系列工作部署,以美丽新宁夏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实施国家、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逐年增强。2019年  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9%,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较2015年增加6.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5.6%; 2020

    2020-11-26

  • 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知识共享网络——以应对气候变化红树林保护知识与实践为例咨询服务招标公告

    各有关单位: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作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发展态势良好。当前,东盟国家城市化速度快、规模大,生态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给海洋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红树林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红树林的繁茂叶片能够进行活跃的光合作用,其出色的固碳能力对于缓解当前大气二氧化碳总量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东盟国家沿海分布着超过425万公顷

    2020-11-26

  • 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 吴晓青出席两会记者会并答记者问

      3月8日,两会新闻中心邀请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就“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中国环境报记者邓佳摄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秋蕾北京报道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8日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出席,并就“加强环境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吴晓青首先代表环境保护部向新闻界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向参加记者会的女记者和为记者会辛勤服务的女同志致以节日的祝贺。  吴晓青说

    2020-11-24

  • 怒江大峡谷的草果红了

    怒江大峡谷雨季刚过,三河村傈僳族脱贫户李兴明家忙着起新楼。眼瞅着草果产季将近,李兴明站在院里,催促工人加紧施工。“草果熟了,就没空管盖房子咯。”62岁的李兴明和其他村民一样摩拳擦掌,想在草果季大干一场。三河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鲁掌镇。怒江州地处中缅交界地,98%的土地是高山峡谷,是中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三河村,因有三条发源于高黎贡山的溪流穿过而得名。山高谷深,交通不便,光照不足,自李兴明记事起村里房前屋后、陡坡悬壁,只要是能种的地都种着“苞谷”,也就是玉米。在这里,一亩精耕

    2020-11-24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