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 美丽乡村建设 奏响“田园新乐章”时间:2021-06-23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为此,我们连续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并在“空港融媒”App、“双流发布”“双流政事”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从各个层面反映双流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讴歌伟大新时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在历史的进程中 双流农村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从沼气建设、土坯房改造到新农村建设 再到乡村振兴,农产量、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很多人都开始羡慕双流人的乡村生活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前双流区要做的就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01 焕然一新 从土坯房到新农村建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逐步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连续三年粮食大增产,农民开始注意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1980—1985年全县农村改造、新建房屋的农民4万多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5%左右。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宽、搞活,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改造和新建房屋的人越来越多。1994年开始,双流开启全面奔小康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年81.6%的农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 21世纪初,根据中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提出统筹“三个集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计划全县新农村建设分三步进行,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积极、稳妥地实施。 ◆第一步,县和镇抓好中心村和小康村示范点; ◆第二步,3年内完成面上1000个村的整治任务; ◆第三步,用5—8年时间把全县所有的村建成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循环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5年以来,双流区紧紧围绕“小、组、微、生”要求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黄水镇云华新村、永安镇双坝村、黄水镇扯旗社区等21个幸福美丽新村已交房入住,永安镇景山村、梨园村,彭镇常存村、柑梓社区,黄龙溪镇响水村大拆、小拆6个幸福美丽新村已建成,大河村、川江村等7个幸福美丽新村正在加紧建设。 王鸿明 摄 幸福美丽新村陆续建成投用,村民们陆续搬入新居,完成了向“城市人”的转变,居住环境等各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如今,双流幸福美丽新村正朝着“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新农村新生活阔步向前。 02 民富村美 乡村振兴工作得到省市认可 走进吴家染坊,不远便看到一处古色古香的木结构建筑,“吴家染坊”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是美丽新村吴家染坊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的乡村产业,通过独具特色的林盘风景,社区推动开展吴家染坊织染文化主题集市,是全力推进乡村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漫步吴家染坊小区内,所到之处花香四溢、草木环绕,“堂前微田园,屋后小花园”已是小区居民生活的现实写照。居民朱霞丽是最早搬入吴家染坊小区的住户之一,随着小区绿化环境提档升级,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小区居住环境太好了。门前不仅有碧树绿草,还有小花园,太巴适了。”她坦言,现在小区环境好了,再加上吴家染坊的文化创意,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分享着社区发展治理带来的红利。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双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中心任务,聚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空港花田、华侨城农创园、云华新村、汇众农业……一个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亮点项目正在乡村田野渐次呈现,成为了农民朋友的“聚宝盆”。 黄水镇云华社区毗邻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这也让云华社区居民纷纷返乡创业,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家住云华社区的赖婷婷两年前选择回村用自家房屋开了一家中餐馆。“以前一年纯收入10多万元,现在一年纯收入30多万元,比在外面打拼强多了,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赖婷婷说,如今的生活她很满意,最关键的是能照顾家中老人小孩,一家人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 “我们的居民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他们主要通过房屋出租、就业创业、集体分红等多途径增收致富。2020年,社区人均年收入3.8万元、集体年收入是220万元。”云华社区负责人说,除了通过与当地农商文旅项目的结合,壮大集体经济,除了每年分红增收外,还结合本地各类农业项目的落地,拓宽就业渠道,以及盘活集体闲置资产等多途径给农民致富增收,实现了让村民“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愿景。 2021年2月召开的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宣读了《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扬2020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的通报》,双流区上榜2020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这也是双流连续6年获得省委、省政府表扬的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也是全省、全市唯一一个连续6年获得先进的县(市、区)。 03 新使命 齐心协力奏响“新田园”乐章 2021年4月,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双流区农业农村局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来源四川日报 2016年8月以来,区农业农村局系统思考、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全区干部职工400余人次开展对口帮扶,累计拨付到位扶持资金4080万元、示范基地建设补助238.8万元,帮助实施完成65个项目,引导区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到对口帮扶镇村建立农业示范基地1000余亩,指导完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一般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帮助打造特色中医馆2个,帮助建成对口帮扶村标准化卫生站6个、村级活动阵地5个、推进2个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助推简阳市11个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达到小康水平,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验收,圆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助推简阳市荷桥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局,脱贫攻坚的胜利为开好新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双流当前要做的就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断夯实脱贫攻坚成果,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像那些脱贫攻坚英雄一样,全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去,齐心协力奏响“新田园”乐章。 瞿锋 摄 2021年4月,中国航空经济之都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暨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会召开。会上提出要主动适应乡村振兴双流表达的新变化,遵循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融合的城乡关系演进规律,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农村由功能单一脱离城市的边缘地带和城市中心的“溏心蛋”转变为延伸城市形态的广阔腹地;农业由保障生存、模式粗放的传统产业,转变为跨界融合、品牌生成的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现代产业;农民由依附土地价值的社会身份,转变为还原市场价值的社会职业,高质量推动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城乡融合发展。 如今的双流 一幅幅壮阔的新村画卷已经铺展 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随处可见 双流乡村的未来 将会越来越美好 记者 | 梁娟 编辑 | 刘婷 审核 | 谢刚 余淼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