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中国 >>默认分类 >> 高考作文辅导138:扶贫攻坚,成就美丽中国
详细内容

高考作文辅导138:扶贫攻坚,成就美丽中国

时间:2021-06-16     【转载】   阅读

01原题呈现

原题在线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摆脱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硕果累累。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大约8亿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样。当然,也有个别地区的扶贫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须要继续完整。

非洲某国的中学生来贵校游学,他们很好奇我国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借鉴到自己的国家,你作为接待的负责人之一,需要写一个发言稿,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受和认识。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02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审题指导:

一、说起贫困,考生可以想到贫困是什么、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关联,互相起作用的。但结合考题,考生必须分析出来,这则材料的情境任务是向来自非洲的游学中学生介绍“中国式减贫”的经验,即介绍中国“扶贫攻坚”如何取得这样傲娇的功绩的,也就是着力点应该是“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再细读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脱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力的领导,科学的方法(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重实效的精准扶贫,科学的管理体系,人民的勤劳奋斗等。考生可以立足一点说透彻,也可以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两三点写得稍微全面。

当然,材料本身也提到了问题的另一面:扶贫不到位的地方是客观存在的。写作时尽量有思辨与分析,不必面面俱到,但也不能过于片面。

二、弄清楚一些概念,如:“精准扶贫”。从“脱真贫”来分析,“精准”的含义是针对真正贫困的人来服务,不能让人混水摸鱼占用扶贫资源,做到“脱真贫”,让真正的穷人脱贫;其二是针对贫困的原因,进行切实有效的扶贫,而不是单纯的只是给钱、给物,做到“真脱贫”,真正的脱贫,自己具备脱贫的能力,而不是一直靠外界的帮助。

写作驱动任务指令如下:

1、写一篇发言稿

2、给来本校交流的非洲某国中学生交流时使用

3、交流自己的见解、感受和认识;

友情提醒: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发言稿要有具体的题目,要有称呼和结束语。

优秀作文标题:

《扶贫攻坚,成就美丽中国》

《脱贫攻坚,志在必得》

《扶贫=扶志+扶法》

《打赢扶贫攻坚战,助力百姓幸福来》

《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

03下水作文

名师下水作文

扶贫春风起 神州共芬芳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 丁智会

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们:

你们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非常欢迎各位非洲朋友到我们学校参观、交流!有不少朋友惊叹于我国近几年扶贫取得的巨大成效,我很乐意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感受和认识。

以人为本重民瘼,精准扶贫策略高。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策略得当。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减贫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十八大以来,我们习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强调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精准扶贫是我们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策略。2015年,习总书记在云南视察时指出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以前的扶贫过于粗放,扶贫基金的发放如“天女散花”,导致“年年扶贫年年贫”,还滋生了“关系扶贫”“扶富不扶贫”等社会不公正现象。精准扶贫正是对以往粗放策略的矫正,要真扶贫、扶真贫。非洲朋友们,正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精准扶贫,做到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扶贫效果才非常显著。

但愿苍生俱温饱,一片丹心为扶贫。我们的扶贫干部牢记扶贫使命,不辞辛劳。

我们国家有很多可爱的人,他们为了完成祖国赋予的使命,不辞辛劳,一片丹心。比如望江县的扶贫干部周钢针,2019年他倒在村部的休息室,再也没能醒来。生前他常骑摩托车到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帮助贫困户蒋某申请低保,帮助做手术的贫困户柯某打扫卫生……新化县扶贫干部李柏平带着笔记本走村串户,了解每一户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帮助患先天性脊柱炎的郭某到医院接受专家会诊和治疗,帮助精神病患者秦某解决危房改造和诊治问题,帮助因贫困而辍学的肖某走上复学之路……非洲朋友们,正因为有这些朴实的、心中装着村民的扶贫干部,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才成绩斐然。

造血扶贫为长策,因地制宜合力生。我们的地区与政府形成合力,活力无限。

非洲朋友们,我们国家有些地区的贫困程度可能是你们难以想象的,四川凉山的阿土勒尔村被人们称作悬崖村,他们通往外界的通道是由17根藤梯组成的,条件之恶劣可想而知。国家给这个村子修建了钢筋结构通道,实现了通讯信号覆盖,又引导村民利用村落的峡谷、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开放,村落的不少年轻人都积极参与,让村落的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不少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以养殖、大棚蔬菜、林果、大蒜、旅游、光伏等等产业板块来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非洲朋友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当地资源或贫困户自身条件,为他们找到适合的发展之路,才是摆脱贫困的长久之策啊。

非洲朋友们,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我们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策略,体现了中国文明共享、惠及天下的诚意。愿扶贫之春风遍及全球疾苦之地,愿”“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美丽图景早日在全球实现!

谢谢大家!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草木心

各位来自非洲的朋友们:

你们好!

首先,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中国!这里的山水会为你的到来而绽放光彩,这里的人民会为你的到来而露出热情的微笑!了解到你们想知道我国为什么会“大体量”脱贫,请允许我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告诉你!

2020年是中国脱贫致富的关键年,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承载着亿万人民梦想的全面小康即将迎来梦想成真的时刻。这样伟大成就的取得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唯有一以贯之的国家设计,才能产生巨大的推力,带领人民摆脱贫困!

《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人民生活富裕一直都是中国人的期盼,国家把这件事推到国家层面,从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到当前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走向富裕成为中国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共同富裕的路上,国家不允许有一个掉队的!“天下之大,黎元为先”正是这样一群有情怀的国家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

唯有甘于奉献的科学家,才能让中国在奔向小康社会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得以大体量脱贫,甘于奉献的科学家们作出巨大贡献!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以90多岁的高龄仍然奋战在新型水稻——海水稻的研究前沿;当非洲蝗灾肆虐时,中国早已摆脱蝗灾的威胁,中国生态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技出根治蝗灾的办法。“天下之大,黎元为先”正是这样一群甘于奉献的科学家,助力中国人民摆脱贫困!

唯有深耕基层的党员干部,才能激发中国人民发挥才智,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富裕!

“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异地搬迁等不同形式精准扶贫!耶鲁大学高材生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他说:“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广西百色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用年轻的生命书写对祖国的热爱!“天下之大,黎元为先”正是这样一群深耕基层的干部,为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加上最强注脚!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誓言。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让我们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航程中,以梦想为岸、以团结作帆、以奋斗划桨,书写更加壮丽的扶贫史诗。

希望我的所思所感能给你们一些帮助!

谢谢你们的倾听!

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

郑州市上街实验高级中学 郭鹏源

亲爱的来自非洲的同学们:

大家好!

再度热烈欢迎你们,交流中,你们对我国取得的“大体量”脱贫表示好奇,并愿意借鉴真经,让真经在非洲乡村遍地生花。那我就粗谈“脱贫攻坚”的一隅拙见,希望有益于诸位立志改变国家贫穷现状的年轻人,实现你们“赴中取道谋真经,对标强国谋未来”的愿望。

立下愚公移山志 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党和政府:因时因势而谋,因地制宜施策。

梦想如星辰大海,征途如万里苍穹,即使艰难,也会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见真章。贫困问题,早已绵亘千年。为历史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党向全国人民立下了军令状,政府印发脱贫攻坚规划,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独创了异地搬迁脱贫、转移就业脱贫、生态保护脱贫等多种方法,从多方面实化细化相关路径和措施。从土地革命时“分天地”,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到而今让全民富裕的脱贫攻坚战,我党和政府始终把百姓生活放到首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做事在人,成事亦在人,我们有大美青年:贫困不消除,扶贫不止步。为帮助更多人脱贫,我国的一批批青年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施展才华,挥洒汗水,服务乡亲。领袖不到16岁插队到梁家河,与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改变革命老区贫穷落后面貌发力;在河北正定,他大刀阔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举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他提出经济大合唱、弱鸟先飞等观点,组织推动闽宁对口帮扶、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创新举措;现在又亲自部署、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与全国人民一道向贫困发起总攻。

不可否认,扶贫攻坚在我国早已蔚然成风,眼下更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贫困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更有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他们在贫困面前不绕道,不回避,而是创新驱动,迎难而上。朋友们,“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货”,正是万千他们化为实现“大体量”脱贫的中流砥柱,才让贫困无所遁形,终让富裕悄然而至。

脱贫的根本之策、必由之路是产业扶贫:畅通产业链,打开增收路。

“惠在于因时,机在于应事”,美团定向为52个未摘帽贫困县提供5万个骑手岗位,为他们提供美团大学30多门针对性培训课;“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大同唐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张顺宝从规模种植黄花菜第一人到全村种植户达70多户到整个大同县,“大同黄花”逐渐成为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陕西柞水县多举措推动木耳产业化,小木耳成了增收致富的“金耳朵”。如这样,以产业才能助一方百姓走向真正富裕,以产业才能推动扶贫问题的根本解决。

人穷志不短,贫困者也要彰显内生动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立志改变贫困面貌。眼下非洲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普遍贫困,在此谨希望中国经验可以助你们早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好,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遇语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河长资讯
更多
生态资讯
更多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