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 落实“双减”政策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拓新玉屏小学展示手工作品。(摄影:廖国颖)
2021年秋季开学以来,“双减”政策是如何在重庆市荣昌区落地实施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各中小学校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走访重庆市荣昌区部分学校,听听他们怎么说。
“我的课堂作业能够在校完成,家庭作业在延时服务时间由老师辅导完成,现在每天放学回家都不用再做作业,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阅读喜欢的课外书籍。”重庆市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六年级学生吴松珊说。
在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易诗诗和家长郭仕芬也有同样的感受。“‘双减’之后,孩子每天放学不带书面作业回家,孩子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进行课外活动。9点能准时睡觉,早上能按时起床,一整天都精神饱满。”郭仕芬说。
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减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是推动“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让减量后的作业最大化实现自身功效?
重庆市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教师代坚说:“我们把作业分为‘基础作业’‘提升作业’和‘拓展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他们精心挑选作业。同时,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将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让学生可以通过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实现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该校还对作业管理实行每周公示,三到六年级的作业由各年级统筹协调,科学设计高效作业,统一布置再公示。家长可以直观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和完成情况。老师对作业内容和时间也有了更明确的划分,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双减”不仅减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负担,同时也要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为此,重庆市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将特色课程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等进行充分结合,在丰富活动形式和拓展学生兴趣爱好上做好“加法”。
“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设置了个性化延时服务课程,涵盖了舞蹈、手工、科技、美术、音乐、田径、篮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了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的土壤。”该校副校长周勇说,学校坚持每天让学生参与课间大活动、跑操、广播体操、体能训练项目等活动,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
各小学在丰富课程供给上“遍地开花”,中学延时服务也同样不落下。
1下午,荣昌中学演练与辩论社里,学生们神情专注地学习辩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辩论技巧;操场上,老师正带着学生做运动,篮球、乒乓球、武术、跳绳等多种社团活动齐齐展开,整个校园充满欢声笑语。
据悉,该校通过合理安排社团活动,优化学校教学资源,种类涉及文化、艺术、体育、实践等领域,共创建了陶艺社、枫叶文学社、英语俱乐部、机器人社、表演社等社团20个,初中部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在延时服务时间,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在社团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带领,既能培养学生兴趣、锻炼实践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该校负责人说,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学生体育锻炼、阅读分享、社会实践等力度,才是切实地为学生“减负”,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为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荣昌区还发布了《关于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通知》,就发挥学校育人主体作用、持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科学合理布置学习作业、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强化教育常规督查工作五大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在宣传发动、探索创新监测机制等方面下足功夫,系统推进减负提质工作,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具有荣昌特色的‘双减’工作经验。”重庆市荣昌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来源:视界网
来源/作者:网络摘编 视界网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