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长”齐聚一堂·共护成华幸福河湖
“双河长”齐聚一堂
共护成华幸福河湖
全面推行河长制5年来,成华区在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
为落实“双河长制”,进一步提升官-民河长之间的联系,2022年3月3日,成都市成华区召开了“双河长”交流座谈会,成都市成华区河长办、各街道河长办、成华区第四届民间河长及绿氧一起参与交流学习。
图:会议现场
#01
民间河长认真
履职“四员”职责
成华区第四届民间河长已完成对成华区15条河道,共90次的实地巡查,累计巡查时长270h,巡查466.26km,共发现水环境问题99处。
你知道经过官-民河长双重的守护
成华区部分河湖面貌
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吗?
一起去看看吧~
方家河
羊叉河
十陵河
在守护河湖的历程里
民间河长也有许多心声想要表达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民间河长的心声~
民间河长心声
李坷
首先要感谢河长制的推广,感谢绿氧的组织,让我们民众能够一起参与河流治理当中来。我是2020年8月加入的成华区民间河长的队伍,今年是任民间河长的第二个年度,今天很高兴与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从我们省开始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的实施,到今年省河湖长制条例的颁布,这两年我切切实实地看到了身边河流环境的变化,比如新建了很多山水生态公园、湿地、沿河的绿道公园等,也看到了随着排污管网建设、排查、清理等工作的展开,河流的黑腐问题在逐步减少至消灭。看到水清岸绿多了,河边跑步散步的人多了,河边的欢声笑语也多了,我觉得这个场景,正在向习总书记说的“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这样的场景在发展。
河湖除了新建的这些,很多一直以来穿流于城镇的小河、渠、堰的管理,河岸两边的规整和绿化,也非常重要。就像十陵河是一条水流量不大的河,甚至在手机导航地图上没有它的全貌,在成华区内它从北湖生态公园蜀龙立交起,南下至圣灯公园民兴路,再转东南穿过东三环,至二仙桥东三路流向龙泉驿区。短短的几公里,沿河有小桥有绿道,也有还有待打理的荒地杂草区,它穿过了约5个居民社区,仅是它流经的理工东苑周边常驻就有约6万人(数据来自网络),所以河虽小影响并不小。在巡河的过程中,它曾经出现过红虫、黑腐臭、不合规排放、河道垃圾等问题,经过河长办及相关人员共同治理,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没有再发生,并且有3段正在打围进行河道治理工程,非常期待治理工程完工后,它的新面貌。
我想河湖的治理不是短时间的,更是需要大众参与和长期维护的事情,城市建设、人口流动、季节变化、各种突发事件等都可能会对河流产生影响。民间河长们除了每月巡河、细心观察、拍照记录、发现问题并上报之外,还参与绿氧组织的主题宣传活动等,比如我们的“《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走进北湖”等,履行宣传员、巡查员、监督员、评论员四员的职责。与官方及专家河长的交流使大家得到成长,发现问题更准确、解决问题更快、更好。
巡河并不是件特别轻松的事情,冬有三九夏有三伏,有的河段处在建设中总有坑洼泥泞、杂草蚊虫,民间河长们推着自行车迈着双脚与河流共同走过了四季。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它描写了一群执着的青年在塞罕坝建林场,奉献青春把荒漠变绿洲的故事,里面有一段话感动了无数人,他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想,之所以我们能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也是因为我们热爱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热爱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于他们当年千万倍,只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图:民间河长-李珂
#02
争做河湖“守护者”
共建成华幸福河湖
民间河长在巡河路上走的每一步
都是他们对河湖的付出
他们秉持着对河湖的热爱
常年奔走在各个河岸旁
图:民间河长巡河查河
图:民间河长向公众宣教护河知识
在护河的路上
他们每个人用自己微小的力量
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成为河流的守护者
守护成华的美丽河湖
“双河长”交流座谈会,是为成华区河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广纳真知灼见,完善优化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尽快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为实现“成华幸福河湖”贡献力量!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