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长制度建设着力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2021-08-14

■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闵遥遥



本报讯 作为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试点县(市、区)之一,今年以来,相山区高度重视、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长制度建设,着力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相山区高位推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及时收集反馈意见,迅速召开动员大会。目前,相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长制度已初步建立,区、镇街(开发区)、村(社区)三级环保网格正在织密织牢,各镇街(开发区)环长办已完成挂图挂牌。



以“一张网、双监督、三层级、全要素”为基本架构,以环境专项监督长、环境专项监督员相结合的环境监管体系为基础,设立三个层级环境监督机制。目前,全区划分街道网格10处、社区网格88处,环长制队伍共478人,其中一级监督长2人、一级监督员8人,二级监督长19人、二级监督员45人,三级监督长122人、三级监督员282人。同时,为了加强对环境专项监督员的指导培训,相山区探索“1+N”结对指导方式,即1名区、镇街(开发区)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结队帮扶不少于10名社区环境专项监督员,帮助提高环长制工作人员的环境专业能力和水平。



持续关注群众身边污染环境类、生态破坏类、环境隐患类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容易引发重大环境风险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常态化动态排查,重点排查责任区内苗头性、隐藏性、潜在性和历史遗留性等问题。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进一步规范清理整治。监督责任主体逐项建立任务、标准、时限、责任“四项清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任务,确保立行立改、坚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



建立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管理平台,强化运用,提高有效使用率、信息共享率,做好与市级平台的数据对接、业务协同。同时,加大视频监控、无人机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来源:淮北日报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新闻焦点
  • 热点视频
  • 供应链
  • 留言爆料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