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河小青”·共护母亲河!泸州市动员青年助力河长制工作志愿服务行动

2021-08-14

8月12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泸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共青团泸州市委决定在全市联合开展“争当河小青·共护母亲河”活动,以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江河湖库管理保护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据了解,“河小青”是参与母亲河保护行动、助力河(湖)长制工作的广大青年的总称,是河长的助手和工作落地的参与者、支持者、监督者。“争当河小青·共护母亲河”活动旨在广泛动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全市河流、水库、渠道等河(湖)长制涉及范围的志愿服务行动,协助河长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计划到2021年底,泸州市“河小青”队伍覆盖到村(社区)一级,并在队伍管理、机制建设、项目开展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到2022年底,“河小青”队伍达到一定规模,作用进一步发挥,“青春护河”行动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加凸显。

在建设“河小青”队伍体系方面,泸州市将深化“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青年突击队”的建队模式,面向全市招募不少于2300名“河小青”,建立与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体系相对应的四级“河小青”队伍;建立全市河库全覆盖体系,将全市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的118条河流河段、464座水库、7条重要渠道逐步实现“河小青”队伍全覆盖,每一条河流、水库都有一支“河小青”队伍与其一一对应;调动市县两级发改、财政、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交通、水务、农业、林业等总河长办公室成员单位青年团员的积极性,组建“青年突击队”,协同推进本级河流、水库、渠道的河湖长制工作。

在建立工作机制方面,一是构建“河小青”与河长制办公室会议制度。泸州市各级“河小青”与河长制办公室、河长联络员单位将定期开展河湖长制推进工作会议,商讨发现的河库问题、整改意见建议,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监督的重点。二是构建“河小青”对话河长机制。泸州市定期邀请河长参加实践活动,并通过座谈会、现场会等形式向各级河长和相关成员单位汇报工作情况。三是探索跨界河流“河小青”联盟机制。泸州市对跨界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相邻地区建立“河小青”联盟,鼓励跨省、市、县河流流域相关河长制办公室、生态环境部门、团委联动高校、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队伍成立跨界流域生态屏障青年志愿者联盟,组建跨省市县、跨流域、跨区域、跨行业的“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伍。

泸州日报记者 简放鹏




【来源:泸州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新闻焦点
  • 热点视频
  • 供应链
  • 留言爆料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