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助力河长守护河长清
全椒县“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志愿者50名,志愿者主要来自水利系统职工和中小学生,志愿服务范围主要是全县110座水库和18条中小河流。志愿服务内容主要是组织志愿者利用工作、学业之余参与治水护水知识宣传和护河巡河志愿服务活动。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户外宣传、清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人均服务时长约100小时,成为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的一支新生力量。
打造“五化队伍”,确保志愿服务有力有效
“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成立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却是一支活力十足的志愿服务队伍。一是队员年轻化。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下,除10名为在校学生外,其余全部是水利行业在职职工。二是技能专业化。参与志愿服务的40名水利职工均由水利系统下属水管单位水利技术人员等组成,具有长期的专业的治水护水经验。三是活动公益化。所有户外宣传、清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组织由志愿服务队成员通过内部协调完成,除必要的劳动工具由县河长办负责提供外,所有志愿者均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四是服务常态化。秉承“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宗旨,累计开展户外宣传、清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5000余小时。五是发展规范化。加强志愿者队伍教育和管理,定期邀请县文明办对志愿服务队工作进行指导把关,确保志愿服务工作有序有效规范开展。

河小青志愿者打捞河里垃圾

河小青志愿者打捞河里杂物垃圾

河小青志愿者在襄河边捡垃圾
丰富活动形式,护河清岸绿家园平安
“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结合队员们的业务特点和专业水平,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护河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六进”水法宣传活动。“河小青”志愿者们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等“六进”水法宣传活动近百场次,动员更多人加入到治水攻坚行动中,营造全社会人人关注环保、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全椒是我家”环保微行动。组织“河小青”志愿者们利用上下班、上下学和休息日等时间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环保微行动等,助力全椒文明城市建设。2020年大洪水过后,组织20名志愿者配合开展“灾后净家园守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对襄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内20公里长游步道进行清淤冲洗,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三是开展“河小青”巡河护河志愿活动。针对全县范围内的水库和河流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不定期开展巡河护河行动。近年来,相继配合县河长办开展上石坝水库、马厂水库、黄栗树水库圈圩筑坝拆除行动,累计拆除非法拦坝、圈塘20余处,整治各类“四乱”问题近1000处。四是开展防汛抗旱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防大汛期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组织精兵强将和业务技术能手20名,驻扎一线长达3个月,架设临时抽水泵站12台套,为打通“引江入滁”生命线争取了宝贵时间,有效保障近70万居民饮用水安全。2020年7月抗大洪期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组织18名专业技术能手加入应急抢险突击队,帮助古河镇、二郎口镇等滁河沿线受灾乡镇架设临时排涝机组8处26台套,全力抢排滁河沿线圩区内涝。
设计活动项目,助推志愿服务常态化
襄河是全椒的母亲河,为保护“母亲河”河清岸绿,志愿服务队组织发起了“护‘襄’行动 你我同在”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启动后,志愿服务从成立之初的15人发展到现在的50人,为扩大影响力,举办宣讲报告会10场、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创作宣传顺口溜1则,又联合全县学校,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家长、学生志愿者加入。现在每月会定期开展净滩、巡河等活动,总共开展巡河活动28次,人数达1100人次。
不忘初心撸袖干,奋勇争做逐梦人。全椒县“河小青”志愿者服务队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义不容辞承担起保护家乡绿水青山的责任和使命,持续深入开展治水护水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绿色生态现代化新全椒贡献微力量,做出新成绩!
【来源:滁州文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