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雷锋义务救援队第一批援豫队员圆满完成任务 平安回归
7月25日,巨野县雷锋义务救援队第一批援豫的23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结束灾区搜救行动,平安回归。
下午两点,烈日灼人,在巨野西高速出口处,欢迎的人群早早的就列队等待着。队员马永奎已经在这里等了两个多小时,谈及原因,他的回答很简单,想第一时间向援豫队员们致敬。
在烈日下等待的还有队员谢小梅,和马永奎不同的是,她在等的是她三个孩子的父亲,也是雷锋水域救援大队的教导员张雷。据谢小梅介绍,当时张雷去河南参加救援时,就一句简单的微信“照顾好孩子,照顾好家,我去河南救援了,那边更需要我”。张雷抛下家中一切,毅然决然的奔赴河南灾区开展救援。在这几天里,由于灾区信号常有失联,谢小梅甚至无法和丈夫取得联系。今天听说丈夫要平安回归,她早早的就来到高速出口处迎接丈夫。
两点四十分,一列满载救援器具的救援车队缓缓驶向高速出口,巨野西高速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为救援车辆免去了高速费,并备好了水和西瓜。县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送上鲜花,向他们表示慰问和致敬。
而在欢迎人群的一角,谢小梅却抱着丈夫张雷哭了起来,不住的诉说着自己的担忧。张雷向我们展示了妻子在这四天里每天通过微信进行加油鼓劲,因为信号差,忙于救援,甚至无法给妻子报一声平安,张雷只有把满满的感动放在心里。看到丈夫平安返回,同样身为雷锋义务救援队一员的谢小梅告诉我们,感觉这些队员都太伟大了,真是最可爱的人!
记者注意到,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片片的水渍,不少队员的嗓子也是沙哑的。雷锋水域救援大队队长陶可省告诉我们,在奔赴救援现场以后,救援队员先转战惠济区,获嘉县,新乡市等地,每到一地,都要在高至胸口的水中搜救群众,转移受灾群众。每天只吃一顿饭,常常只能穿着湿衣服就地休息几个小时,凌晨四点起身,继续奋战,用最大的能力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四天多的时间里,他们共转移伤病员62人,转移被困群众3000人次,抢险统计3次,搜救64人。
“暴雨无情人有情,风“豫”同舟渡艰险。河南灾情发生后,巨野23位勇士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开展救援活动。他们真是不怕苦不怕累,展现了巨野的志愿服务精神。”县文联副主席陈香云告诉记者,下一步,希望更多人学习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也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志愿服务中来。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