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三江口镇: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兴义市三江口镇围绕林业、早熟蔬菜、水果产业做文章,充分发挥生态产业优势,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4月,位于三江口镇三江源枇杷基地迎来丰收,这里的枇杷品质好、口感佳,不断吸引着云南、广西等周边客商前来购买。
“这里的枇杷口感真的好,我们一个星期要来拉5次每次都是五百多斤。”来自云南的水果批发商王连连声称赞兴义三江口的枇杷。

当地群众在基地采摘枇杷
三江口镇三江源枇杷基地管理员林选财说,今年枇杷产量在12吨左右,明年挂果的将会更多,将有更多种植枇杷的农户在山旮旯里赚钱。
三江口镇纬度低,海拔低,日照时间长,种植出来的水果,成熟上市早,个头大,甜度高,2016年,依托石漠化治理项目,团结社区种植枇杷80亩,让石旮旯穿上绿衣服,结出致富果。
种植水果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目前,三江口镇枇杷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500亩,同时,小米蕉、甘蔗、青柚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累计超过3000亩。这些产业,既绿了山头,也鼓了群众的钱袋子。
山头绿起来了,树木茂盛起来了,三江口镇通过招商引进的木材加工车间,每天机器轰鸣。断木、开片、压制、成型,各环节有序进行,每天将有超过4000张杉木生态板芯从这里出厂。

远眺木材加工车间
据兴义盛江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用辉介绍:加工厂设计的规模是年产100万张生态板芯,每天消耗原木120方左右,每天可生产成品4000到5000张。
长期以来,因为家乡没产业,没有就业落脚点,过去一段时间,土生土长的三江口镇团结社区村民陈国林只好丢下老人和孩子,四处奔波,到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务工。2019年11月,家门口的木材厂开工生产,他便立即返回家乡,成了一名断料工人。
“家门口有这种厂,可以在里面干活,可以照顾到家里面,照顾到老人、小孩各方面。在我们这种地方来说,有五六千的工资已经不错了。”

断料一角

开料一角
在木材加工厂,像陈国林这样上班的本地村民有100多人,随着厂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在广西南、湖南、湖北、福建等地都有销售渠道,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文用辉说,为了更大地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在9月份扩建厂房、增添设备,在年底投入生产,力争达到年产160万张生态板芯产品。
三江口镇是兴义市的林业大镇,全镇林业面积10万亩,可砍伐面积6万亩左右。该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带领群众深化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匡奇燃
编辑 段源兴 刘义
编审 陈俎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