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动产学融合 探索“未来睡眠”大生态

2021-05-2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困扰当代人的睡眠问题主要有三种:睡不着(入睡困难)、睡不好(夜间多梦、醒来累)、睡不够(起床困难、白天犯困)。

推进社会性睡眠问题的解决,始终是睡眠医学持续努力的方向。近日,亚洲睡眠医学会2021年学术大会(ASSM 2021)暨第十三届中国睡眠研究会年会在京召开,在会议举办的健康睡眠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睡眠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睡眠障碍的治疗对策进行了探讨。

“睡眠有恢复能量、清除人体代谢废物、增强免疫力、巩固记忆、促进生长发育等五大功能。”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介绍,良好的免疫力,源于优秀的睡眠。而睡眠障碍,则会引发包括高血压、慢性病、免疫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癌症。

黄志力认为,治疗睡眠疾病除了通过药物之外,还需要一些物理治疗,包括通过瑜伽、音乐、芳香疗法等身心治疗,也包括床垫、室温、光线、湿度对睡眠环境的营造等。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睡眠问题,需要睡眠医学和睡眠产业的共同发展。“理工医的交叉融合,育教研的协同创新,才能开创中国睡眠产业不断升级的新局面。”黄志力说。

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十分普遍,其中睡不好是亚健康状态中最突出的表现,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睡眠障碍治疗过程中具有很大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原局长孙涛指出,几千年来,中医的艾灸、推拿、按摩、针灸等手法,对于改善睡眠都起到了良好效果。而中药制剂善于系统性调理的优势,对于改善睡眠、调整身心也有着显著作用。他表示,中医药和养生保健在睡眠健康市场中有着巨大优势和广泛发展前景,希望中医药界能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共同改善国人的睡眠问题。

“睡眠医学与睡眠产业融合或许是解决睡眠社会问题的方向。”慕思集团总裁姚吉庆提出,睡眠产业和睡眠医学的融合需要解决提高睡眠质量和提高人们健康睡眠意识两大问题,需要整合睡眠医学领域的治疗、诊断、调理、康复等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让睡眠医学与睡眠产业互相促进,打造出睡眠大生态。

此外,与会专家还认为,健康睡眠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塑造睡眠场景,打造睡眠生态是未来发展趋势,无论是医学领域、睡眠产品,还是监测系统、医疗器械及其他产业,融合才能够实现这一愿景。(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新闻焦点
  • 热点视频
  • 供应链
  • 留言爆料
  •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