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焦点 >>默认分类 >>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详细内容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时间:2021-12-05     【转载】   阅读


  中老铁路列车员制服发布

  11月26日,列车员在中老铁路媒体试乘体验列车上展示制服。

当日上午,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客运段为即将开行的中老铁路而设计的列车员制服“丝路花语”首次亮相。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常益长高铁开始铺轨

  12月1日拍摄的常益长高铁黄桥大道特大桥铺轨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飞“阅”矮寨大桥

  这是12月2日拍摄的矮寨特大悬索桥(无人机照片)。

  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境内。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可爱的乡村——点亮大苗山的夜色

  这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锦洞村夜景(无人机照片,8月30日摄)。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积极推进“村屯光亮工程”,在广大农村地区竖起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将大苗山村村寨寨的夜色点亮,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冬季转场

  在新疆赛里木湖畔,来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的牧民在转场(11月26日摄)。

  每年11月份是新疆牧区牲畜冬季转场的日子。11月26日,位于果子沟东侧的三台转场牧民补给点送走今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最后一批转场牧民和羊。与此同时,今年新疆主要牧区冬季转场基本完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冬日驼影扮美沙海

  11月29日,一支驼队在库布其沙漠行进(无人机照片)。

  冬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壮美而静谧,驼队行走其中,构成一幅沙海画卷。

  新华社发(王正 摄)



  冬景如画天泉湖

  11月26日,一艘快艇在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水面驶过(无人机照片)。

  冬日时节,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水上森林”色彩斑斓,美如画卷。

  新华社发(汤德宏 摄)



  阳光运动 快乐童年

  12月1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学生在表演足球操。

  当日,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举行体育文化节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福建连江:冬季“海上牧场”渔耕图

  12月1日拍摄的连江县筱埕镇“海上牧场”。

  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的“海上牧场”,渔民驾船穿梭在一串串彩色浮球和养殖网箱之间,织就一幅海上牧场渔耕图。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均为2020年9月4日摄)。左图为李德旺在讲述自己巡视长城的经历;右上图为李德旺在长城上巡视;右中图为李德旺行走在徐流口段长城上;右下图为李德旺在徐流口段长城一座敌楼顶部介绍发现明代万历年间石碑的过程。

  64岁的李德旺是河北省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口村村民,2008年开始担任长城保护员,守护村子附近的明长城。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曲登尼玛冰川

  曲登尼玛冰川(11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曲登尼玛冰川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岗巴县境内。这里海拔超过5000米,群山环抱、冰湖相伴,景色壮观独特,鲜为人知。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摄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投入运营

  12月2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停机坪,首班海南航空客机通过水门。

  当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中俄合作徐大堡核电站首批俄供大件设备通关

  工人在徐大堡核电站3号机组施工现场作业(11月26日摄)。

  11月29日,“帕兰道夫斯基”号货轮驶入辽宁葫芦岛港,随着沈阳海关所属葫芦岛海关两名关员对其运载的从俄罗斯进口核电设备完成现场监管,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徐大堡核电首批俄供大件设备顺利通关。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九名藏族儿童在福州重获“心”生

  11月25日,在福建省儿童医院病房,护士向康复中的先心病患儿索朗次珍表示鼓励。

  12月1日,9名来自西藏昌都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过20天的免费医治从福建省儿童医院康复出院,他们和家人将在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员的陪护下返回家乡,开始新的生活。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奔跑在云贵高原上的“幸福慢车”

  11月30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的彝族青年比么有呷(左一)与妻儿,乘坐5647次列车至贵州六盘水市转车前往广东省中山市务工。

  2002年5月,内昆铁路云南水富至贵州梅花山段建成并投入运营。2003年,贵州贵阳至云南昭通之间开通了一趟逢站必停的5648/5647次绿皮火车。这趟列车平均时速只有40多公里,沿途经停18个乡村小站,全程407公里的长度耗时需9小时31分。这趟穿行在云贵高原上的“慢火车”,是沿线村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云贵两省铁路沿线农产品出山的“致富快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