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河长制“触角”护一方绿水清波时间:2021-07-30 “每天不去溪边看看,总感觉这一天少了点什么。”7月27日早上10点,57岁的杨大江头顶烈日,走在东溪(福建诏安县南诏段)沿岸“打卡”已有1个多小时。巡河查看水质、清理河道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早已成了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杨大江(右)在打捞河道垃圾。(沈益婷 摄) 东溪作为诏安县的“母亲河”,不仅是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也是下游沿溪两岸(特别是县城一带)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来源,工业用水也全靠东溪供给。从小就在东溪沿岸边长大的杨大江,对这条“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 “以前,没事我就喜欢去溪边散步,那时候走一段路就可以看到倾倒在岸边的垃圾。”回忆起几年前的景象,杨大江直皱眉,总想为“母亲河”做点什么。2018年,随着南诏镇日常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东溪河畔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清澈模样,但倾倒垃圾、偷排污水等现象仍偶有发生。 为守护家门口的这条河,杨大江在散步时就巡河,并把沿途的垃圾捡起来。“边散步边巡河,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保护家乡的河道,我乐在其中。”杨大江始终坚持着守护“母亲河”的初心,风吹日晒、酷暑严寒,使他的皮肤变得黝黑,长期参与河道垃圾打捞工作,使他指手关节粗大,手掌上布满了老茧,可他却乐此不疲。 在巡河的同时,杨大江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去溪边,清理沿岸垃圾。后来,自发巡河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以杨大江为首的民间护河队,目前成员共有10多人,由普通群众、在职职工、退休老党员等成员组成。 民间护河队的每个成员肩负起约1公里河段的日常巡河、护河工作,无论是清晨或傍晚,烈日当空或是寒风呼啸,他们都会沿着东溪河岸流域,一路巡查、保洁、宣传。“一年多来看着溪岸越来越干净,虽然累点却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护河队成员许永泽笑着说。 除了民间护河队,南诏镇还于2018年选聘9名符合条件的群众组成“河道专管员”队伍,严格落实河长制,组织河道专管员每日开展巡河,及时打捞、收集、清运河内及沿岸垃圾杂物,并通过镇河长制微信群及时反馈清理情况和巡河动态。 “现在河水更清澈了,河道环境大大改善。周边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不少群众还主动加入到环保志愿行动中。”南诏镇人大主席许君山说,在镇、社区(村)的不断宣传引导发动下,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治水工作中。除了民间护河队,南诏镇还成立了党员护河队、青年志愿者护河队、生态文明服务队等队伍,构筑起一道又一道“护河墙”。 如今在诏安县南诏镇,像杨大江这样来自各行各业的“护水人”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的足迹遍布南诏各河畔。民间护河与官方护河力量相互补充,共同守护家乡一方绿水,进一步延伸了南诏镇河长制的“触角”,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治理保护,推动形成河湖治理保护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沈益婷)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