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雲港:“河長+檢察長”攜手護水时间:2021-07-21
“這條河現在水清了,過去工業、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質常年黑臭,夏天不敢開窗。”提起家門口河流環境的變化,江蘇連雲港海州區錦屏鎮東山社區居民陳余恩感慨良多。河流環境持續向好,得益於該區推動的環境公益保護與修復的探索。 海州區河湖眾多,水網密布,新沭河、通榆河等14條骨干河道穿城而過,85條鎮級河道及477條村級河道遍布全境,另有6座水庫、8座塘壩。“河長制”、“點位長制”是海州區建立的水、空氣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機制。各“河長”、“點位長”對所屬的鎮街園區的河流和空氣生態環境負責。 為實現河流保護長治久清,當地區檢察院的班子成員作為聯系檢察長,對接全區18個點位長和16個區級河長,構建起檢察機關在河長制和點位長制工作中的司法接入和助推機制。區檢察院還建立起“河長+檢察長”、“點位長+檢察長”機制,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作為“河長+檢察長”、“點位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的落實主體,海州區檢察院與區生態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局三部門通過建立聯合巡查、聯合督查、聯席會議“三聯”機制,對全流域水、空氣和資源進行保護,做到了重要情況及時通報,重大案件及時研究,重點環節及時協商。通過上下聯動、多方協調、常規巡查和專項督查等方式,協同整治涉大氣污染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無縫銜接。 據了解,“河長+檢察長”、“點位長+檢察長”機制實施以來,海州區檢察院協同海州生態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局推動全區濕地受保護面積341.57公頃,保護率達60.84%﹔推動區生態環境、住建局等部門投資2678萬元建成污水整治設施,用於改造污水管網、收集生活污水、改善周邊群眾人居環境。 “一個檢察長對接一條或兩條河,聯系2個點位,下一步還將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機制,形成生態環境與司法保護的閉環管理。”該區檢察院檢察長唐張表示。 (責編:王仁宏、初梓瑞)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