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监测 >>大气检测 >> 以科技力量实现“智慧治气” 成都高新区持续攻坚 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见实效
详细内容

以科技力量实现“智慧治气” 成都高新区持续攻坚 确保大气污染治理见实效

时间:2021-07-02     【转载】   阅读

20多个高清摄像头实时将工地现场情况进行上传,只需一个手机APP,即可对工地一览无余。这是正在新川创新中心二期施工工地上试运行的绿色智慧工地云平台,也是成都高新区科技助力、“智慧治气”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强化科技赋能、智慧监管,通过臭氧、移动源、工业源、生活面源污染等攻坚行动,实施大气污染源精准治气,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绿色智慧工地云平台

全面全程监控工地大气污染

在新川创新中心二期的建设工地上,一处高达几米的喷淋设备分外引人注目。只见它360度从高空向地面进行喷淋,普通围挡喷淋覆盖不到的区域,均被它所实现。这是成都高新区目前试运行的绿色智慧工地云平台的多维度喷淋控制系统,具有水压、水量、电流监测和调控能力,实现了围挡、移动、高杆、高空等多维度喷淋功能。

“绿色智慧工地平台融合了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技术,除了多维度喷淋控制系统,还包含了空气微站、AI视频监控以及门禁控制系统。”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污染防治处负责人张滔介绍。

记者昨日了解到,在空气微站系统中,具有PM10、PM2.5、N02等主要参数,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气象监测数据;AI视频监控系统可实现扬尘、裸土、湿法、安全、人脸识别等能力;门禁控制系统可监管施工车辆、施工机械进出情况。

“该系统不仅能主动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自动根据工地现场安装的感知设备、污染数值,启动相应科学治理措施,继而实现建设工地管理数字化、系统化、高效华,达到全面全程监控工地大气污染的效能。”张滔表示,该系统数据将同步传至成都高新区环保水务智慧监管平台、成都市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同步监管。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建设工地绿色智慧施工水平,成都高新区制定《成都高新区建设项目“绿色智慧工地”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全面推行“绿色智慧工地”建设,科技赋能空气质量改善。该项推广在全市尚属首创,已在3个建设工地进行安装试运行,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全区全面铺开。

科技手段齐上阵

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和能力

科技创新是治污利器。成都高新区通过科学规划、系统建设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据悉,成都高新区充分应用3D气溶胶雷达扫描、VOCs走航监测等方式,科学研判分析,对敏感区域和异常区域实时加密重点监控,准确探索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源位置。同时,建设大气智慧监管系统,健全大气智慧治理体系,打造智慧应用场景,加快科技治气设备和产品应用,向科技要生产力和效益,以科技手段作支撑来破解环保瓶颈,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智慧化、专业化、现代化、精细化水平。

目前,围绕工地、餐饮油烟、工业污染源三个“靶心图”,成都高新区大气污染环卫降温除尘自动调度系统已正式运行;智慧渣土车管控系统已在5个在建工地进行试点;智慧工地监管项目已建成一个示范工地;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已在汇锦广场试点。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建立重点区域污染源管控清单,集中攻坚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加强机动车污染管控力度,推动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机制。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时序与强度表,分时、分域、分业实施精细管控和“靶向”减排,不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和能力。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先后制定印发了《成都高新区大气污染防治二十条措施》《成都高新区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等5项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分解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协作共治的工作新格局。

本报记者 吴怡霏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实时监测
更多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