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北京俩60多岁的驴友被困野山,蓝天队员紧急救援时间:2021-07-02 导 读 6月27日下午,两名六十多岁的老人被困在以险峻著称的“红螺三险”野山中。17名蓝天队员经过近4个小时的搜寻,赶在雷雨到来前,将老人营救下山。万幸两位老人仅仅是迷路,身体无碍。跟小九一起了解一下事情经过吧。 雨中紧急救援 ![]() 6月27日,北京气象预报有雷阵雨。 16点50分,一起救援任务摆在了蓝天队员面前:两名60多岁的老人在爬山时迷路,不敢下山,困在了野山中。 ![]() 接到任务后,在社区给居民培训安全急救知识的、为幼儿园消杀的、进行水域救援训练的,以及山野拉练的17名蓝天队员纷纷集结。 ![]() 最先接到报警的周口店派出所的杨建民副所长初步判断,两位老人可能被困在了房山著名的户外探险地:“红螺三险”。 蓝天队员介绍:“红螺三险”是明清时房山八景之一。名字由来一种说法是因山势像海螺盘旋而上,还有一种说法是山顶的洞里有一块像海螺一样的红色石头。因为山中有三处特别危险的路段,分别被命名为“红螺一、二、三险”。 ![]() 经过进一步分析,两位老人极有可能被困在了“红螺一险”,4名蓝队员作为第一梯队开始上山,后续队员也陆续向野山中进发。 18点55分,三名蓝天队员找到了两名被困的老人,万幸的是老人只是迷路,身体无大碍。简单休整后,队员开始护送老人下山。“山中天气多变,夏季的大雨说来就来。下山途中,天空黑云压低,隐约传来闷雷声,大家不敢耽误,好在到达山下后走出了乌云笼罩区域。”蓝天队员说。 ![]() 20点02分,蓝天队员将两名老人安全护送到山下,老人的亲人早已在山下等待。事后经了解,被困的大爷67岁,大妈63岁,北京人,慕名来房山爬山,因为迷路被困野山。 蓝天队员提醒,房山的野山不仅凶险万分,山里的野生动物也不少,野猪和野猴子经常出没,不少驴友在“红螺三险”发生意外。 山上的路大多都是以前的山民放羊或者上山砍柴、采药时趟出来的。现在的村民大都已经不再上山,这些羊肠小道也就逐渐被杂草和藤条覆盖,如果不是有经验的山民,很难辨认。而且这些道路随着山势蜿蜒,十分崎岖难行,加上这一带的山脉错综复杂,岔路口非常多,即便是驴友在沿途做了标记,也非常容易迷路。 山里天黑的要比平原地区更早、更快,由于山里没有可见光源,很难辨别地形,寻找道路。 多次有驴友在此发生意外 ![]() 2017年冬,5人因迷路被困“红螺二险” 2018年,两位老人被困“红螺一险”的一条小道上。其中一名老人被救下山后感慨万千,“我去过泰山、华山、黄山,今天看来那都不叫山,只有房山的山才叫山,上去就下不来了!” 网络上有网友曾经分享自己攀登“红螺三险”的经历,直呼后悔。 ![]() 毕竟这些驴友都平安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其实在这里不仅有驴友曾经受伤,更有人殒命于此。 2015年,一名外地来房山爬野山的女子,在“红螺二险”被野猴子踩落的石块砸中腰部; 2020年,一名男子命陨“红螺三险”附近的一处悬崖。 ...... 警方总结五大被困原因 通过多次救援,房山警方总结出五大登山遇险原因。 第一,微信、QQ群随意组团,缺乏专业领队。随着微信、QQ的普及,之前网络上的户外探险论坛已经将阵地转移到其中,组团穿越更加随意。这种出游方式缺乏必要的组织,成员间更是缺乏了解和信任,没有相应的默契,一旦遇险,极易失去控制。 第二,仓促上路,缺乏装备、补给。抱着游玩的态度参加这类探险性质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冒险。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对未知情况估计不足,加之缺乏登山穿越必备的专业装备和食品补给,一旦遇险极易有生命危险。 第三,盲目自信,缺乏体能、专业素质。 第四,随意更改线路,缺乏统一规划。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也必须在登山穿越前规划好路线。如果在期间临时改变线路,加上对时间的把握不足,极有可能因此而迷失,造成危险。 第五,外地游客不熟悉情况,遇险说不清位置。在以往的救援行动中,其中大部分是外地游客,有些游客根本不熟悉当地情况,不清楚上山的村名。救援人员无法判断其上山路线,给救援行动带来极大阻力。 除了以上五点提示外,房山警方还着重提示,千万不要轻易带孩子参加这类高危险性的活动,儿童本身体能和对环境的耐受力相对较低,如果看管不严极易发生危险。 我们无法预知悲剧哪天会到来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背后是一个家庭 因此 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珍爱生命,远离野山! 毕竟由于山势的阻挡 手机可能随时没有信号 如果正好赶上遇险 那才是真正的求救无门 转发 提醒身边的朋友吧 ![]()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 编辑:慧儿 值班主编:彭菲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