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他们冒死越境前往莫斯科,为了……时间:2021-06-19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在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绿树掩映着一栋白黄相间的三层建筑,它曾见证中国共产党的一段风云岁月。 2013年,中国向俄罗斯租下了这幢楼,租期49年,俄方每年象征性收取1卢布租金。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与这栋楼结缘的呢? 1985年8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一次遇险与脱险的经过》的文章,作者是邓颖超。 邓颖超和周恩来1928年赴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篇文章讲述了他们在大连遭日军盘查、凭急智脱险的经过。中共六大为何在莫斯科召开? 当时,由于蒋介石反动军阀叛变革命,国内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国内已经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共产国际这时了解到蒋介石集团背叛了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共产国际决定中共六大可以在莫斯科召开。 因为带着孩子,便于掩护,党组织决定让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先留在哈尔滨护送其他代表过境。他们的女儿瞿杜伊是这样回忆这段经历的:“有代表过去的时候,妈妈就让我叫他们‘爸爸’,掩护他们过境开六大。后来我觉得奇怪,就问,妈妈、妈妈,我怎么那么多的爸爸?” “全国各地的代表,除一部分由上海乘轮船经海参崴到苏联外,其余大部分由上海经大连到哈尔滨,从满洲里和绥芬河越境。”——中共六大代表 唐韵超 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为了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140多名中共代表不远万里来到莫斯科郊区五一村,召开了中共六大——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中共六大正式召开。当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幕之后,《国际歌》的旋律响彻会场。 许多代表在赴会或归国途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们的革命伙伴没有因此却步。 代表们开会的建筑后来遭遇大火,严重损毁。在中俄两国政府的携手努力下,这栋建筑早已修葺一新,建为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在莫斯科郊外静静地向世人诉说中国共产党人那段艰辛却炽热的革命岁月。 监制:关心国 金学耕 统筹:徐海静 赵宇 闫珺岩 桑华 记者:谢剑飞 叶紫嫣 李东旭 任军 陈露 脚本:周天翮 剪辑:周天翮 编辑:马晓燕 沈浩洋 陶冶 李麟寅 金正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钱中兵 】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